实地走访徐汇五大站,无障碍电梯“障碍”重重


作者:李洁
编辑:李洁
时间:2017-11-02 22:47

日常出行,地铁作为较便捷的交通之一,是不少人的先行选择。近日,小编路过陕西南路地铁站,一个特殊的设备引起了注意。

其实,大家不难知道,这个是专门为行动不便的坐轮椅出行的乘客使用的,但在地铁站并不多见。

在我们印象中,轨道交通为了方便坐轮椅、推婴儿车、行动不便及携带大件行李的乘客乘坐,专门设立了无障碍电梯。

可大家有注意到么?那些无障碍电梯也有一些Bug和不良现象,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这些事儿!

小编日前走访了徐汇区的5个地铁车站,分别是上海体育馆站、徐家汇站、上海图书馆站、常熟路站、肇嘉浜路站。

虽然这五个站都设有无障碍电梯,但不少出入口较多的站台,并不是每个口都有。调查期间,小编发现不少无障碍电梯的位置并不算便利,甚至有几部距离出入口有几十米。即使在车站内,也有个别无障碍电梯的位置不容易找到。

在常熟路和徐家汇站,连接站台与站厅的无障碍电梯,在站厅层是位于车站中控室里面,想乘坐需先按中控室门口的电铃,尽管门上有无障碍的标识,但不断有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进出,让人望而却步。当然地面上也有不少入口则相对容易找到,像上海图书馆站,一眼被发现。

同时,每个车站又分为站台层和站厅层,站厅层又分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普通乘客从车站出来,需要先从站台层至站厅层,经过闸机刷卡后,再通过楼梯或扶梯到达地面,反之亦然。同样,通过无障碍电梯进出站的乘客也需要经过闸机再换乘一次无障碍电梯。因此,无障碍电梯是否位于付费区内外,成为通过无障碍电梯能否全程自助的一个分界点。

在10号线上海图书馆站、9号线徐家汇站、7号线常熟路站,连接站台层和站厅层的无障碍电梯,在站厅层是位于付费区内,因而无需工作人员前来帮助,可以自助上下,然后通过闸机后,再自行乘坐电梯到地面。

那像肇嘉浜路站等一些能上下直接换乘,即无需先到站厅再下到另一条线的站台,不过这样的换乘方式只有楼梯或扶梯,还很少有垂直的无障碍电梯。

如果推着轮椅,需要先从一条线的站台通过电梯到站厅,再到另一条线的站厅层乘电梯到达站台层,这中间至少要请工作人员帮忙一次。相同的是:肇嘉浜路站(7、9号线)、上海体育馆站(1、4号线)、徐家汇站(1、9、11号线)都是这样。

乘客胡先生刚从外地回来,大包小包的乘坐自动扶梯时差点栽跟头,小编询问为何不坐无障碍电梯时,他表示之前有为了方便乘坐过,然而发现并不那么便利。要么是需要走很长一段路,要么是使用电梯需要找工作人员,“其实这既浪费时间,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胡先生说道。

无障碍电梯的本意是方便老弱病残孕等需要帮助的人,年近八旬的吴老先生称,手扶梯不仅拥挤而且运行时的颤动让他觉得不安全,“我们可经不起摔。”

然而根据观察,中青年人同样是乘坐无障碍电梯的主力,一些乘客到站后不是急着寻找扶梯的方向,而是“熟门熟路”地径直走向电梯口,门一开便匆忙跨入上行离开。除了自动扶梯人多拥挤外,乘坐无障碍电梯与自动扶梯所用的时间也有着不同。

无障碍电梯的设立无疑是给出行的大众们提供了更加全面,更加便利。其实,地面上一部分位置冷僻不易被发现的无障碍电梯入口,主要在市中心地区,且在建造年代较早的线路上,一些较新的线路,地面无障碍电梯则大多采用了玻璃房的形式。

当然,面对不良的现象,需要我们大家相互监督,共同改正了!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