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138天不烂一定“有鬼”?你该了解水果的成熟和保鲜是怎么回事了


作者:徐妍斐
编辑:徐妍斐
时间:2017-11-18 10:15

最近,网上出现了“猕猴桃添加防腐剂三月不烂”的说法。

据称,苏州出现了消费者购买的猕猴桃在家中存放138天后仍未变质的情况。

而周到君购买的猕猴桃,放在家中也是多日毫无变化。

这不禁让人有些奇怪,同样都是汁水充足的水果,为何水蜜桃容易烂,猕猴桃不容易烂?

其实,这可能是猕猴桃经过了特殊保鲜处理有关。

本期顾大咖,为大家邀请来了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保鲜加工研究中心副主任乔勇进研究员

给大家介绍水果保鲜的秘密~

不同的水果保鲜寿命有很大不同,因此可保存期限也有很大差别,有的可以保存几个月甚至是十几个月,有的则仅仅几天,这其中还是有比较复杂的原因,其中乙烯这种植物激素也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水果的成熟需要乙烯参与,对于水蜜桃、猕猴桃等呼吸跃变型水果则通过乙烯吸收剂应用可以延长水果的保鲜期限,保存时间长的猕猴桃除了适宜贮藏环境条件外,可能就是经过了这种处理。

除了猕猴桃外,其他水果保存期限也与乙烯密切相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保鲜处理可使猕猴桃长期不烂

乔勇进研究员介绍,相对来讲,猕猴桃还是一种比较耐贮存的水果,如果没有病原菌侵害,且保存条件相对适宜的环境中,那么就会不容易腐烂。和其他水果会很快腐烂相比,猕猴桃较长时间放置后的问题可能是有一个脱水的问题。这些表面上看并无异样,但是用手一摸,皮肉有些松软了,果肉组织含水量下降,水的丰润度不高,口感也也变差了。

猕猴桃涂138天不烂就扣上“防腐剂”的帽子,属于一则食品安全谣言。国家食药监总局科普,猕猴桃在0℃ 冷藏的条件下,不添加防腐剂可放置6到8个月不变质。对于室温下长时间不腐烂的猕猴桃,多半是采摘成熟度不高,一般8成熟,同时进行了特殊保鲜处理,如1-甲基环丙烯处理,该保鲜方式安全可靠,对人体没有危害。

乔勇进研究员表示,如今进口的猕猴桃由于贮运时间较长,除了严格控制采收期外,通常经过乙烯吸收剂或抑制剂的保鲜处理。乙烯吸收剂是氧化乙烯,把环境中的乙烯含量降低,以防水果后熟过程太快;另一种乙烯抑制剂,是一种乙烯的生物竞争性抑制剂,阻止水果产生乙烯自身催熟。目前市场上有时候也有涂抹一层东西给猕猴桃保鲜,那是一种涂膜保鲜剂,主要是起到保湿和防除害的作用,当然还可以起到微气调作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猕猴桃采摘的时候一般8、9成熟,有时候如果7分熟的时候就采下,那么后熟就很慢。因此如果消费者不想买到长期不熟不烂的猕猴桃,可以在购买时就尽量挑选一些成熟度高些的,这时果实营养丰富,风味口感好。

水果要成熟需要乙烯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均需要植物内在激素调控,水果的成熟过程也离不开乙烯。所有的水果都会自身散发乙烯,但不同水果、不同时期的乙烯释放量都是不同的,对乙烯的敏感度也不一样。比如苹果和水蜜桃,后者对乙烯更敏感,因此熟得更快也更难保存。

因此,水果贮藏中不建议不同品种水果混放,这样它们之间会彼此催熟,使得贮藏期变短。比如,如果梨和桃果放在一起,梨子释放的乙烯会更快地催熟桃子的呼吸,让桃子更快成熟腐烂,保鲜期缩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相反,如果想要催熟偏硬的猕猴桃,也可以将它们与苹果或梨放置在一起,这在柿果传统催熟中经常使用,将柿果与梨等放在一起,柿果会很快脱涩成熟,这种方法到今天一直使用。

在现代种植业中,为了方便保存运输,水果的成熟期需要严格控制,并采用相应的保鲜技术,否则贮运风险很大,容易造成采后损耗和损失。比如,现在香蕉采摘的时候都是青香蕉,运抵销售地时才进入催熟库催熟,再上市销售,否则黄熟期采收的香蕉是很难运到我们餐桌的。

现代技术让果实更好吃

水果是我们主要食品资源之一,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质营养、有机酸和糖类等多种营养成分,还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花青素、皂甙等功效成分,同时营养美味,给人以色香味的自然体验,但对于植物来说果实只是种子的载体,需要通过果实把种子营养丰满,保护种子播撒出去。繁育后代,只有最后果实烂掉或被食果动物消化掉,种子释放出来,完成历史使命。

从我们品尝营养角度讲,我们需要更加肥厚丰润的果肉,为此,现代人们为了更好地享用水果,就通过现代育种技术,比如生长调节剂处理和三倍体技术等,让种子少发育或不发育而果实膨大,满足人们的品尝消费需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水果消费上我们也需要抓紧食用 和“水果”抢营养

乔勇进研究员指出,水果的保鲜期限有长有短,不同种类的水果保鲜期不一样,同一水果的不同品种保鲜期也会不同。一般来说,从采摘到消费,水蜜桃的保鲜期在20-25天,黄桃可达30天以上,巨峰葡萄有3-4个月,大樱桃60-80天……

一般水果在9成熟的时候采摘,1-3天天即达到最佳品尝期。贮藏水果一般8成熟采摘贮藏为多,经过贮运环节,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消费者购买是水果整个产销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大部分水果货架期期间已是最佳营养风味期,买回家后应尽快食用。这是因为,水果虽然离开了田间枝头,但作为植物生命体依然是“活”着的,也在不断呼吸损耗营养,它自身消耗得越多,留给我们消费者享用的就越少。因此,就像消费者在和水果“赛跑抢营养”一样。

但是,也有少数水果,采摘后必须经过后熟才能达到最佳风味,最为典型的柿子,采摘的时候青而涩口,通过放置后熟达到甜软的风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