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来稀肉”终获清白:同批次猪五花肉抽检合格!专家:猪肉里不会有那么长条的寄生虫


作者:徐妍斐
编辑:徐妍斐
时间:2017-08-31 11:06

还记得之前网红烤肉店“喜来稀肉”被公众号爆五花肉里有“长条寄生虫”,喜来稀肉激烈反击控诉对方敲诈,然后监管部门介入调查的那件事么?

现在,监管部门的调查结果出来了,同批次五花肉送检全部合格,算是还了喜来稀肉一个清白。其实,猪肉里已知的两种可能存在的寄生虫,都是很小的,不会有那么长的“成虫”形态。

月初的“长条寄生虫”风波

8月初,网红烤肉店“喜来稀肉”被微信公众号“上海好白相”爆猪肉里疑似出现长条寄生虫……长而弯曲,据该消费者反映,拉都拉不出来。

面对指控,喜来稀肉反映十分激烈。在其微信公众号上连发三文,称喜来稀肉说图中的“寄生虫”是猪血管,并且表示传播消息的自媒体有敲诈嫌疑。

8月2日晚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连夜对“喜来稀肉”吴江路店开展检查。经初步调查,上海摄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吴江路分公司持有有效营业执照和餐饮服务许可证。

当时,吴江路门店对同批次的五花肉暂停销售,全部封存留样,并进行抽样检验。

现在,静安区市场监管局调查,有了最终结果:通过对“喜来稀肉”吴江路店的同批次猪五花肉进行抽样送检,经第三方检验机构检测,检验结果判定为合格,未查见旋毛虫、囊尾蚴。

猪肉里会有长条“钩虫”么?

旋毛虫、囊尾蚴是什么?猪肉中可能出现像当初“爆料”图片中那么长的“钩虫”么?

其实,早在去年6月,国家食药监局就对“猪肉钩虫”的传言进行过专门辟谣。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病理与公共卫生学教研室佘锐萍教授、北京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高级兽医师曹克昌等一批专家查看网上流传的“猪肉钩虫”的相关图片,确认大部分都是猪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纤维、肌腱以及筋膜等结构。因为这类物质有些本身看起来像虫体,所以导致没经验的消费者会把这些猪肉的成分误认为是虫子。

现有的资料表明可以感染猪的寄生虫病大约有20多种,其中虫体可在猪的肌肉组织中寄生的只有2种,一种是猪囊尾蚴病,另一种是旋毛虫病。这两种病均属于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也是猪肉卫生检验的必检项目。

1、猪囊尾蚴病

猪囊尾蚴病的病原体是寄生于人体肠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猪带绦虫又名有钩绦虫或链状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其幼虫为猪囊尾蚴,又名猪囊虫,主要寄生于猪、野猪和人等的肌肉,包括心肌等器官组织内,引起囊尾蚴病。

肌肉中的囊尾蚴呈半透明的白色、乳白色、淡黄色的囊泡或米粒状,故有“米猪肉”之称。

2、猪旋毛虫病

猪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小肠,称为肠旋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骨骼肌),称肌旋毛虫。人、猪、犬等多种哺乳动物均可感染。人感染来源于摄食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旋毛虫包囊的猪肉或其它动物肉。

旋毛虫成虫细小,呈线形,白色,肉眼几乎难以辩认。寄生于骨骼肌中的肌旋毛虫幼虫更小,虫体最长不超过1mm, 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其结构。显微镜下,在肌肉中生长的幼虫常呈卷曲盘绕状,故称为旋毛虫。旋毛虫幼虫在肌肉中生长20天以后可形成包囊,开始包囊很小,最后可长达0.25-0.5mm,肉眼可见。6个月后,包囊开始发生钙化。包囊幼虫的生存时间,随个体而不同,可能由数年至25年。

如何规避感染这两种寄生虫病?

1、从源头上杜绝接触病原体。购买猪肉时应在正规的猪肉销售市场和点或店购买经检疫合格的猪肉,不要在无证照、无资质的销售点或店购买猪肉,以免买到未经检验的病猪肉。

2、家庭切菜板要做到生熟分开,切过肉的菜板一定要充分洗刷干净,再用开水冲洗。

3、改变吃生肉的饮食习惯。

4、外食族们注意尽量避免在没有资质的路边小摊或没有卫生保障的餐馆用餐。在时间许可的前提下,最好自己做饭吃。

5、烹饪肉食品时一定要保证熟透。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到目前的研究为止,除了引起疯牛病的病原——朊病毒以外,所有的寄生虫及微生物均可以通过高温处理后被灭活,寄生虫一般在80℃以上即可灭活。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