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一波有温度的展览接踵而至。巴金故居推出的“萧珊百年诞辰纪念展”,再现了巴金妻子萧珊的多面色彩,两人的真挚通信暖哭观众;《日光云暖•2018俞中保艺术展》表现了绘画的诗意。朵云沙龙举办的印石通宝•昌化鸡血石巡展以罕见珍品带来新年开门红。位于宝山顾村的龙现代艺术馆举办开馆首展,宣告一个新地标的诞生;王洪吉山水画作品展,呈现了多幅巨作。《海上画坛·情系徐汇》画展暨笔会,将为艺术爱好者带来惊喜。
时间:1月8日起持续数月
地点:巴金故居(武康路113号)
今年1月8日是巴金夫人萧珊女士百年诞辰,巴金故居策划主办的“萧珊百年诞辰纪念展”在巴金故居开展,以纪念这位武康路113号“心地善良”的女主人。
■萧珊在西南联大读书时留影(摄于1939年)
“我自己最亲爱的朋友,一个普通的文艺爱好者,一个成绩不大的翻译工作者,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她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巴金先生曾在散文《怀念萧珊》中如是形容妻子。
萧珊常年以照顾家庭、协助巴金处理出版事务为重,常常让人们忘记其翻译家的身份。其实,作为颇有灵气的翻译家、多次组稿的刊物编辑、思想进步敢做敢为的现代女性,萧珊的灵魂有着多面色彩。故居餐厅里有一架钢琴,正是萧珊用自己第一部翻译作品《阿细亚》的稿费购买、赠送给女儿李小林的礼物。
■萧珊译屠格涅夫《初恋》手稿
■萧珊译稿
现场照片墙集中组合了各个时代巴金一家的合照,萧珊的一生,就在一帧帧影像中变迁、定格。她和家人的生活点滴,则在萧珊的日记、致儿女书信中,一点点组合丰富起来。
展览现场展出了上世纪60年代萧珊创作的未刊稿和未完成稿,不少资料是第一次面向公众展出,包括《萧珊自传》《王平和苏强》《外婆的故事》《我怀念城门公社》等,记录着融入新社会、紧跟时代脉搏的萧珊在创作方面的眼光和努力。手稿端丽娟秀的文字、遍布稿纸的圈叉涂改,诉说着一个译者的心血,有的译稿上面还有巴金修改和增补的手迹。
■巴金一家
■巴金与萧珊
八个展柜的篇幅重点展出了萧珊的著译作品,多为手稿及刊物影印件。如抗战时期的随笔作品《在伤兵医院中》《在孤军营中》《沪港途中》《在海防》《滇越路上》等,记下与民族共艰危的经历,洋溢着坚定乐观的精神。上世纪60年代的散文《幸福的会见》《在刘胡兰烈士的故乡》,描写药店营业员劳模事迹的散文《亲人》等,以富有个性的笔调写出萧珊对新社会的理解,反映了她融入社会生活的经历。萧珊的译作有屠格涅夫的《阿细亚》《奇怪的故事》《初恋》以及普希金的《别尔金小说集》等。
从活泼鲜丽的青年到沉稳端庄的中年,再到凝重疲惫的60年代,展览精选多幅萧珊的珍贵历史照片,配以同时代作家描述她的文字展出。
■萧珊给巴金的照片
■巴金致信萧珊
巴金与萧珊的爱情生活,在两人的信件中可一窥端倪。“我的心里永远有你。……在任何情况下我要做一个值得你的爱的人。”(1952年巴金致萧珊)“当我寂寞的时候,当我想念你的时候,你会特然的站在我的前面。”(1952年萧珊致巴金)他们的爱情,转化为家事的安排、对孩子的叮咛、在工作上的交流,融于整个家庭生活,化于无形。
萧珊60年代的就诊记录旁,是巴老《怀念萧珊》的手稿,淡蓝色的笔迹记录着两人经历的风雨,抒写对亡妻的深情,使人动容。
时间:1月6日至1月10日
地点:泓盛空间(延安东路34号上海电信博物馆六楼)
展览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等机构联合主办,上海资深文化人祝君波担任策展人。
展览推出了俞中保以“日光云暖”为题的油画展,展出作品64件,全面展示了他的人物画与风景画。其中有12幅取材于美国哈德逊河谷,是他与妻子于2017年夏季在那里采风后的新作。作品色彩绚烂,风景如画,有着诗一般的灵动。
■俞中保油画《命运打击乐》
■俞中保油画《黄昏中的帆船》
俞中保生于1962年7月,自小酷爱绘画,后入华东师范大学接受专业训练。1987年他的作品《妻儿心》荣获中澳青年作品展一等奖,并被澳大利亚阿来代尔艺术博物馆收藏。曾师从陈逸飞先生学习人物画,形成自己写实与现代技法融合的艺术风格。他的油画人物造型准确,又传达出一种朦胧的氛围。俞中保具有中西方传统艺术的功力,同时又具现代派绘画底蕴,他的作品引起美术界、收藏界的关注,先后被美国里根总统图书馆、梁洁华艺术基金会、上海汪道涵藏书馆、香港饶宗颐文化馆等机构收藏。
时间:即日起至1月11日
地点:朵云沙龙(南京东路422号5楼)
昌化鸡血石协会副会长、印石通宝项目负责人姜四海,以“四海寻石”的契机,携100余件顶级珍宝来到朵云轩,开启“印石通宝——昌化鸡血石巡展”第一站。
■整组大红袍鸡血石章
昌化鸡血石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宝石。鸡血石与寿山石、田黄石、巴林石并列,享有“四大国石”的美誉,自古以来就被作为印玺、宝玺的章料。
昌化鸡血石“润、细、腻、温、结、凝,”其质地之细腻、温润、通灵,色泽之丰富、娇艳,不仅为印之良材,亦承载深厚的文化积淀,潜移默化、传承千年。
■现场探讨印石文化
■展品
展览中不仅有鸡血石中难得一见的整组“大红袍”,同时收藏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印石文化的发展之路。
《清墨 •王洪吉山水画作品展》
时间:即日起至1月15日
地点:上海博源美术馆(世博大道1368号世博源4区B01)
展览由上海书画院、刘海粟美术馆主办。
上海书画院画师王洪吉,自幼酷爱书画,几十年来在艺术领域耕耘坚守。他将平面设计等其他视觉艺术的表现技法化为己用,丰富了画面的创作语言。此次展览中,展出他的数幅大作。
■王洪吉作品
■王洪吉作品
上海书画院前任执行院长乐震文评价王洪吉的作品:他能够将北方的地貌,以南方人特有的水的品质去理解。正因为这股舞动的水,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很安静不浮躁的心灵状态,即便是炉火纯青的技法也无法超越、不可复制。
时间:即日起
地点:龙现代艺术馆(宝山区菊盛路709号)
建筑面积达12000平方米的龙现代艺术馆,日前在宝山顾村镇落户,并迎来开馆首展。
与传统艺术馆的不同之处,“龙现代艺术馆”除艺术品陈设、普及外,还致力于培养观众的艺术审美观,拉近高端艺术品与大众之间的距离,让普通百姓也能在生活中分享大师名家的作品。
■龙现代艺术馆
该馆汇集了包括著名画家陈佩秋、林曦明、韩敏,著名书法家周慧珺,玉器大师宋世义、刘忠荣、洪新华,陶瓷大师秦锡麟、刘远长、张松茂,紫砂大师吕尧臣、汪宣仙、李昌鸿、鲍志强等大家在内的各门类的艺术精品。
■展厅现场
“龙现代艺术馆”由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肖燕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曹静楼、景德镇首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三位大家担任顾问。
“龙现代艺术馆”设有“龙现代艺术研究院”,由原上海艺术研究所所长周兵担任院长,由国画大师陈佩秋担任名誉院长。
时间:1月19日至1月21日
地点:云洲古玩城会展中心(大木桥路88号)
由著名策展人施平策划,上海云洲古玩城、海上画家艺术网举办,汇集了韩敏、林曦明、车鹏飞、王克文、韩伍、韩硕、苏春生、丁申阳、戴小京、陆亨、程多多、刘蟾、吴越、吴超、刘小晴、周根宝、金义安、龙纯立、刘汇茗、马明玉等40位书画名家作品。
■马明玉《山色高处好》
笔会期间将举办《上海画上饶》签售活动。每天还有两场书画抽奖,给艺术爱好者带来惊喜。
时间:1月19日19:00
地点:虹梅庭公益服务中心(桂林路406号1号楼)
上海电影译制厂著名译制导演、影视演员孙渝烽、曹雷将携新书《银幕内外的记忆》亮相。
孙渝烽的代表作有《佐罗》、《风雪黄昏》、《莫斯科之恋》、《死里逃生》、《望乡》等。曹雷曾为《非凡的爱玛》、《爱德华大夫》、《国家利益》、《总统轶事》、《最后一班地铁》等多部影片配音。
现场,他们将为读者分享老一辈演员、上译厂同事们的工作和生活的点滴,展现一个时代的记忆。
时间:1月18日19:00
地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展示中心(陕西北路600号)
2018年陕西北路网文讲坛开年大戏,邀请了天蚕土豆做客,与读者面对面。
天蚕土豆,本名李虎,1989年出生,人气最高的中国网络小说作家之一,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被称为“坐拥2000万粉丝、月入千万的明星网文作者”,每一部作品都热销各大阅读渠道,并且长期雄霸各大榜单,常年上榜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并且成为2017年中国福布斯精英榜唯一上榜的网络作家。
本次活动特邀嘉宾为纵横中文网创始人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