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季 |“小学体育老师难招” 因为健身馆和学校抢人吗?


作者:李星言 摄影:陈征
编辑:杨青霞
时间:2017-11-15 22:25

“现在小学体育老师有点难招,是因为当健身教练收入更高吗?”这段时间正处招聘季,各区陆续发布中小学师资招聘计划,而一位校长的疑惑也引发了不少共鸣。

小学校长头疼体育老师难招

“现在体育老师真难招!”闵行区七宝实验小学校长王瑾感慨,最近正值教师招聘季,作为一所相当重视体锻运动的学校,该校很希望再招一位体育老师补足缺口,但王瑾发现有难度。

“这两年市场冲击比较大,各种健身场馆和体育运动类公司遍地开花,据说不少体育系毕业生会选择去当健身教练或是相关的市场工作,可能当体育老师收入相比不算很高,这大概是毕业生不太愿意来应聘的原因吧”,王瑾猜测。

记者调查发现,相比语数外等“主学科”,体育教师的整体岗位数并不大,但“愿意当小学体育老师的人不多”,成了不少校长共同的烦恼。

杨浦区上理工附小校长丁利民今年的招聘名单上,体育老师就占了两个名额。作为上海市小学兴趣化体育改革的试点校,该校准备将“三课两活动”改为“四课一活动”,也即每周把原来的三节体育基础课增加为四节,此外,因为学校一贯重视体育运动,所以早晚还有各种训练,所以虽然已经有9个体育老师,但还是不够。该校最近去教师专场招聘会上求贤,却乏人问津,她甚至还向上师大详细地打听了“四年前从杨浦考到上师大的学生有多少”,以此来推测可能会有多少家在杨浦的学生愿意回来任教,但得到的信息也不乐观。

嘉定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则透露,在参与2018学年教师招聘的34所小学中,就有15所小学要招聘体育老师,将近半数,迎园小学、上外嘉定外国语学校等学校此次甚至就只要招体育老师。但是否能如愿招到,有校长坦言,心里没底。

“现在健身场馆越开越多,对体育生的需求也很大,薪资更高,这会不会是体育教师招不到的原因呢?”,一位小学校长猜测。

毕业生调查:收入不高,责任大,小学体育老师不是首选

小学体育老师难招,真的是因为健身场馆在“抢人”么?记者发现,校长们的这一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一般而言,华师大、上师大体育师范类专业的沪籍本科生、非沪籍研究生,以及体院的毕业生等,都是每年应届毕业生里应聘小学体育教师的重要来源。

小倩(化名)去年从上海体育学院毕业,好几个同学都当了体育老师,但她权衡再三,还是到一家健身房当起了跆拳道教练,目前月收入是2万多元。“健身教练起薪比较低,有些还不到5000元,肯定不如体育老师,但一旦积累了客户,收入增幅比较大,月收入2-3万不稀奇,做得好月入5万多都有可能,比小学体育老师的收入就会高很多,而且健身教练虽然没有寒暑假,但时间相对也比较自由”,小倩表示,其实同学们的毕业去向很多,选择远不止当老师或当教练,“毕竟年轻,稳定并不是找工作的首要考量指标”。

但她也表示,除了收入因素外,学生顽皮易闯祸,体育老师安全责任大也是让她放弃的重要原因,“当健身教练虽然也要考虑运动安全隐患,但毕竟面对的是有自控能力的成年人,这方面的压力要小很多。”

那么,师范专业的体育系毕业生就业意向如何呢?

记者向不少体育师范生调查发现,其实绝大多数师范生毕业后都会选择从教,但较受青睐的岗位首先是初高中体育教师,其次才是小学。

华东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金祾目前正在华师大二附中(紫竹校区)实习,他的毕业理想是成为一名高中体育教师。此前,他向师兄们咨询过不同阶段学校体育老师的教学实际情况和薪酬问题,发现年收入差距不大,符合预期。金祾的就业方向首选是高中,主要是觉得高中生比较好沟通和管理,当然,也不排斥去初中和小学。

该专业的另一位应届毕业生顾涛也准备当中学体育老师,为此他大二那年从社会体育专业转入体育教育专业。“一方面认为体育老师这个职业比较稳定,另一方面感觉签了免费师范生协议比较有保障,毕业后从事教育行业10年的这个条件也可以接受,最重要的是可以返校攻读教育硕士。”他告诉记者,目前已经考取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师资格证书,虽然可以向下兼容,但是暂时没有考虑过去小学教书。第一是觉得自己的能力可以匹配高中教学,第二主要是因为性格问题,去小学任教需要更细心、更耐心,在这方面有所顾虑。

能到学校任教的除了沪籍本科毕业生外,非沪籍研究生毕业后也有留沪任教的资格,但一位校长坦言,“事实上,研究生毕业的学生很少愿意来小学当体育老师”。

体育老师感慨:工作强度高、安全责任大,人才难留

那么,学校原有教师转岗到体育教师岗位,是否也能缓解这一缺口?记者调查发现,做此选择的教师并不多。

“现在小学真的缺体育老师!”,浦东新区林苑小学体育老师、全国“活力园丁”获得者陆志英老师感慨,体育老师难招,不仅仅因为和健身场馆的待遇差别。

事实上,体育老师除了招聘应届毕业生外,确实还有一部分是校内老师的转岗,但问题在于,“其他学科转音乐、美术的很多,但就是没人愿意转岗当体育老师。”

原因很简单,转岗以中年老师居多,上体育课是个体力活,确实有时力不从心;此外,安全责任重大也是不少老师不愿任教体育的重要因素,“虽然现在已经有相关政策,但毕竟小学生比较顽皮,安全隐患防不胜防,有时即便不是体育老师的责任,也会背负压力,缺乏完善的保障。”

同时,体育老师工作量大、任务繁琐、有不少“隐性工作量”。陆志英举例,一般体育老师一周要上18节课,每天四五节课,这属于基本工作量,但还包括早操、带领运动队的训练等,此外,许多小学没有体育器材保管员这个岗位,往往都由体育老师来兼任,所以除了任课,体育老师还要负责器材的管理和维修等。

此外,学校举办大大小小的活动,体育老师都是现场执行的中坚力量,操场上的整队、现场的秩序维持,甚至一些合唱的指挥等等,都由体育老师来担任。

同时,不少学校还有俱乐部、校队等训练要求,也由体育老师来担纲,每天早早到校开始训练,放学后接着训练,工作强度不可谓不大,“比如校园联盟杯到了联赛季,一打比赛就是一两个月,很多双休日都要在外带队比赛,而且带小学生队伍特别累,可不少体育老师自己也有孩子,碰到这种时候就都顾不上家里了。”

“附近学校有些优秀的青年教师,我本来想作为好苗子来培养,可有几个就说因为工作强度高、安全责任大,打算换工作或是回家生孩子,我能理解她们的选择,但真的是很可惜”,陆志英表示。

体育基础课师资缺口难通过“外援”弥补

体育教师存在的缺口,能否通过“外援”缓解?

记者获悉,目前,上海小学的体育课为“3+2”形式,也即每周三节体育基础课加两节活动课,体育基础课以训练学生基本活动能力为主,包括跑跳投滚翻等8大类,必须由专职体育教师来上;而足球篮球击剑等属于拓展型活动课,部分学校会选择外包给第三方机构或教练,比如卢湾一中心小学目前有9个体育老师负责基础型课程,此外校方再请了外包的教练负责330兴趣班和快乐活动日课程,所以暂时没有体育教师的缺口;而上海市篮球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德春也告诉记者,目前三大球在各个小学的普及性很高,也带来了这方面专业师资的缺乏,蓝协也在培训教练员,让教练员进校园承担起带教任务。

但即便这类兴趣活动课能请“外援”,基础型课程却不折不扣要由校内专职体育教师承担,这部分的缺口很难通过“外援”来实现。

信息渠道有待畅通

《办法》鼓励体育美育专职教师走教

大学老师兼职中小学

怎样才能让更多有志于从事体育教师岗位的大学生与求贤若渴的学校顺利对接?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班辅导员施老师告诉记者,其实这几年随着上海对小学体育教育的进一步重视,学校对优秀师资的渴求和培养愿望也在增加,应届毕业生里愿意到小学任教体育的比例也有所上升。今年,华师大社团联副主席、2017届体教专业毕业生小浦老师就选择去宝山区一所小学当体育老师。不少外地学生也选择回到老家的小学任教,优秀学生去小学任教的意向其实是有所上升的。

“我们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还是会当体育老师;现在越来越多学校会直接和院系联系推荐学生,甚至有不少学校会提前在大三下半学期就到院系里来考察学生了,所以不少学生其实9月就已经有了就业方向”。施老师表示,随着信息渠道的进一步畅通,应该会有更多优秀的应届师范毕业生去中小学任教。

此外,记者获悉,教育部日前还印发了《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明确提出,“选聘体育美育兼职教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必要举措,是破解现阶段学校体育美育教师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鼓励体育美育专职教师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下,以“走教”方式到师资紧缺的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鼓励普通高校体育艺术专业教师担任中小学兼职教师;鼓励学校选聘承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育艺术传承项目教学与指导的兼职教师。

而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也在上海市“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专题研讨会上表示,要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改革的保障机制,各区、各试点学校既要充分挖掘和用好区内、校内现有的教师资源,加强区级、校级培训和教研活动,又要引进或聘用具有较高教学能力的优秀兼职教师充实本校的体育师资队伍。同时,要根据试点工作的新要求,大胆突破政策瓶颈,探索兼职教师管理制度,落实体育教师的超工作量补贴,探索符合体育教师工作性质和特点的绩效考核和评价制度。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