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元只有6个月,今天一早她被推进手术室,接受人生的第一次手术!而她的妈妈躺在另一个手术室,期待挽救女儿脆弱的生命!
元元在出生第4天出现了黄疸!但是和其他新生宝宝相比,吃了药以后并没有任何效果。医生开具的诊断书把全家都推向了悬崖边:先天性胆道闭锁。
■来源:视觉中国
我国每年大约有近3000名儿童由于各种先天性疾病导致婴幼儿终末期肝硬化,死亡率超过90%。其中,最常见的先天性胆道闭锁,由于胆管“实心”、胆汁无法排出,造成患儿不可逆的肝损伤,如果没有积极有效的治疗,90%会在1岁以内因为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元元出现了肝硬化!肝移植成为最后的救命稻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主任夏强教授检查后告诉了一家人一个好消息:元元和母亲配型成功。妈妈可以给女儿第二次生命!
但是全家5口人生活极其贫困,“孩子的奶奶残疾,孩子的爸爸因为颈椎受伤无法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孩子的妈妈照顾两名年幼的孩子也无法工作。”
生命垂危之时,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芯国际贫困小儿胆道闭锁项目给予资助,元元终于在今天接受了肝移植手术,母亲给予肝左外叶切除后捐肝给宝宝,种植到宝宝身上的肝脏重量达220克。
夏强介绍,在今天的手术中发现患儿的门静脉由于术前反复发作的胆管炎导致狭窄,血管条件不佳、门静脉血流不足。如果直接把供肝移植上去可能由于血流不足导致手术失败。随即调整了手术方案,采用患儿自体病肝上的废血管进行了门静脉补片整形,使门静脉血流恢复到了最佳状态。整个手术比预计时间延长了40分钟。
手术成功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仁济夏强团队成功实施的第一千例小儿肝移植,约占全国总数一半。
在仁济医院肝移植手术室中,每天都在发生感人的故事:妈妈救儿子,爸爸救女儿。为了孩子,父母们不顾一切,和孩子一起躺在手术室。
仁济医院肝脏外科护士长黄明珠有些感慨。“因为患儿的病情突然急转直下,昨天病区就走了两个娃,都还不到一周岁。一个孩子走了,几个家庭都陷入绝望,所以看着他们满怀期待想要接受肝移植手术时,我们不仅早就没有节假日了,一旦有了合适的肝源,就要随时加班投入战斗。”
带孩子一起和生命赛跑!
仁济夏强团队在2006年10月成功开展了第一例儿童肝移植手术,“到完成第500例时,我们用了整整近十年。但为了让更多患儿不因为供体短缺而失去最后的治疗机会,接下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们竟然又完成了500例。”短暂交谈后,他又匆匆赶赴第1001例小儿肝移植的手术台。
据悉,千例儿童肝移植手术中,约80%以上是小儿活体肝移植。1000例手术中,来自贫困地区的超过70%,由各类基金会资助完成手术的约占60%。
十几年来,为了突破肝移植相关技术,实现中国肝移植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夏强团队相继开展多种技术,涵盖20余种儿童肝脏及遗传代谢性疾病,手术时间从最初的13个小时缩短到5至6小时,肝移植手术成功率超过98%,1年及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达90%和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