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杭州最后一班高铁是9点半,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他嘴上连连向大家表达离席歉意,但脚步却诚实地向外迈去。是啊,这何止是一趟末班车,更是他当晚顺利回家的最后机会。
如今,像陈先生这样选择沪杭两地跑的人们越来越多了,尤其是201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城与城之间的关系更紧密了,加之沪杭高铁能大大缩短两地物理距离,双城族们似乎也能拥有同城般的生活体验。
但总感觉,好像还差了点什么。
清晨6:05分,天都还没亮,从上海虹桥火车站开往杭州东站的头班高铁G7541就发动了。
二等车厢内,与周到君一条走道相隔的,是准备去杭州开会的高先生。初见时,他正专心致志浏览手机上的新闻,右边空位上的黑色双肩包是他唯一的行李。
高先生说,他并非上海人,不过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上海从事互联网方面工作。近三四年由于工作需要,他开始经常在沪杭两地之间来回,好在频率不算很高,一个月也就两三次。
“那今天怎么来赶这么早的高铁?到了杭州也不过才7点吧。”
这一问,可让高先生尴尬地笑出声来,原来,这是他至今赶过最早的一班高铁。有一场重要会议,前两天被临时改到了今天早上8:20分,他不得不赶早过去。高先生算着时间,这班高铁到杭州东站是6:58分,加上排队打车去公司还要1个小时出头点,大概8:10分可以到,正好不迟到。
怕迟到,是很多双城族选择高铁的原因之一。一般情况下,高铁时刻表都是相对固定的,比如沪杭之间,几乎每天都有110个左右的班次,间隔时间在5到10分钟不等,即便中间有一两站要经停,一趟单程时间也在1个小时左右。
既快,又能根据时刻表精准安排自己的行程。这样一种计算到分钟的状态,给双城族们带来了一份能掌控时间的安全感,但同样,它也迫使双城族们要时常处于追赶时间的匆忙与紧迫当中,“就是实在太折腾了。”高先生叹了口气说。
对于要赶早班车的人们来说,早饭也是件尴尬事。虽说现在高铁提供订餐服务,但订餐时间要从早上6点才开始,来不及;如果选择站内快餐店,很可能遇到没开门情况,像是虹桥火车站每天5点开放,内部不少店家表示他们实际要到5点半甚至6点才开业。
而在杭州城站,一些个体小商贩则把生意做到了火车站内。4块钱一个粽子,3块钱一根玉米,倒是很受乘客们欢迎,他们熟练地完成点单、拿货、结账整套流程,然后飞奔进车厢找位子。咬上两口肉粽,几乎只有油没有肉,不过管他呢,能垫饥就很好了。
沪杭高铁的班次很是频繁,但赶不上车,尤其是末班车的依然大有人在。据当前沪杭高铁时刻表显示,从上海到杭州的最后一班列车在晚上9点半,而从杭州到上海的末班车则在10点半左右。
这个时间对于有晚归需要的人们来说,或许还是太早了。
小黑也是个家在上海,工作在杭州的双城族。由于工作关系,近一年开始他过上了往返生活,就像住校学生那样,每周五下班回上海,周日晚或者周一早再来杭州。有一回周五,碰巧第二天是他妈妈生日,小黑当然要回家为她庆生了,只不过那周实在太忙,等他周五加完班已经要晚上9点半了。他连行李都没收拾,立马从公司打车到杭州城站,然而等他到了那儿已是将近11点,最后那班开往上海的高铁,早在20多分钟前就开走了。
小黑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不禁皱了下眉,他说,不知道自己当时怎么了,就是觉得既然都到火车站了,那就当晚走吧。于是,他买了最早一趟夜班绿皮火车,凌晨2:11分出发,硬坐了近2个小时才到的上海,到达虹桥火车站已是清晨4点,天都快亮了。
最终成功赶回去,小黑无疑是幸运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这份幸运。晚上8:50分,周到君在虹桥火车站4号检票口见到了一位身形微胖的先生,他手拿身份证,用几近哀求的口吻对检票员说:“求求你了,让我上去吧,我有身份证,上了车再买票吧!”
原来,胖胖先生是突然有事要赶回杭州,但等他到达检票口时,离当天倒数第二班高铁G7555发车只剩两分钟了,而且由于是实名登车,先上车后补票也行不通。检票员只能建议他,还有9点半最后那班G7315,快看看12306 App上有没有余票。
然而就在胖胖先生软磨硬泡的过程中,时间已经一分一秒过去,连12306 App上也买不了票了。事实上,在列车发车前30分钟,网络售票渠道就会全部关闭,即便有余票,也只能在现场购买。此刻,胖胖先生脸上仿佛就写着崩溃二字,转身向售票大厅跑去。检票员还不忘大声对他说,可以去楼下长途客运中心看看,有没有去杭州的大巴。
此刻的胖胖先生变得异常矫健,让人根本追不上。周到君查了查时刻表,当日从上海长途客运站开往杭州的汽车大巴已经结束,剩下一班11点半的火车,不过是在上海南站出发,而如若选择就地打车去杭州,起码要六七百元车费。检票员轻声说,像这样赶不上高铁的人,每天都会有那么几个。
在2015年的《上海铁道科技》期刊上,有专家对沪杭高铁的客流特征进行过分析。据其日均小时客流分布特征显示,沪杭高铁全天上车人数的最高峰是在下午4点至5点出现,达2500人左右,随后便逐步回落至500人。而到了晚上9点至10点,上车人数则一下回升至约1500人,甚至成为全天上车人数的第四高峰,而该时间段,正是当前沪杭高铁最后一两班车运行的时间。
末班车本是为了部分有晚归需求的人们而开设的,现在反倒成了当天乘车高峰段之一,高铁末班车,是不是结束得太早了一点?
其实不仅是杭州,上海通往周边江浙一带的高铁末班车,时间都不算晚。周到君查阅了近期高铁列车的首末班车时刻表,发现除了苏州,从上海开往无锡、南京、宁波三地的最后一班高铁均不超过晚上10点,其中,开往宁波的末班高铁更是在8:35分就结束了。
再来看看其他的热门双城生活组合,比如北京和天津,从天津南站开往北京南站的末班高铁时间为晚上11:01分,同样的时间在广州和深圳,也都还有往返的高铁班次,像是从广州南开往深圳福田的末班车是晚上11:08分,而从深圳北开往广州南的末班车也要到晚上11点了。
既然那么折腾,为什么还要选择过这样的双城生活呢?
有人说是因为一座城,因为上海繁华,因为杭州静美;有人说是迫于工作无奈,但更多人说,是为了事业和梦想在奋斗。显然,这已不单单是一趟往返于上海与杭州之间的高铁,更是一趟连接双城族们工作与家庭的幸福纽带。
就在12月14日,长三角铁路年发送旅客首次突破了6亿人次,说明日后选择双城生活的人们将会越来越多。
我们希望可以不要再为了担心上班迟到,而天不亮就起床了,我们希望可以每天晚上6点半赶到家,和家人一起吃个团圆饭。
交通应该成为双城生活的助力器,可不要让它限制了我们的互通。
本文摄影/何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