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般的市民而言,这些天在裸露的太阳下停留数十分钟可能就已热的受不了,而对于上海浦东机场和上海虹桥机场的一线的工作者来说,在停机坪这样的特殊场所工作时地表温度经常高达六七十摄氏度,而且一工作起来至少就是几个小时,这段时间是他们每年必须经历的 “高烤”。
这几个月他们不仅将头顶烈日、脚踏滚烫地面,还必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来应对大客流、高温和多变的天气等不同情况,为的就是保障每一架航班的正点安全。
■一线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排污作业
上午10:00,浦东机场停机坪上已热浪翻滚。航油公司的飞机加油员俞畬正一丝不苟的按照规范操作执行飞机加油任务。
■加油时他必须忍受飞机引擎所带来的隆隆轰鸣声
此时的机坪温度已达到58摄氏度。俞畬介绍,他平均一天要给23架飞机进行加油,工作时间则达到了12个小时,“这架飞机的加油时间大概在50多分钟,还不是最长的,比如像A380这样的大飞机的加油时间要近2个小时了。”俞师傅调侃道,因为长时间和地面接触,脚底板感觉就像“铁板烧”一样。
■不远处发动机尾喷口的热浪常常高过一百多度
而在加油的同时,在机身的另一侧,地服公司升降平台车驾驶员邱新忠也正热火朝天的工作着。由于工作特点,升降平台车驾驶员必须保持视野开阔,所以都是露天作业。并且,在航班保障期间,必须“站立”作业,一站就是几小时。“像客机每架平均操作起来耗时约1.5小时,货机就更久了,每架次平均约耗时2-3小时。” 邱新忠说道。
■升降平台车驾驶员露天作业
下午14:00,烈日持续“烤验”着申城。周到君来到了虹桥机场的停机坪上,此时,机坪温度已超过60多摄氏度。安检监护科监护员葛长君正坚守在岗位上,目光犀利地他巡视着飞机附近的所有情况。
“前段时间南航发生了投掷硬币事件,也为我们监护工作敲响警钟,可以说每一个小细节都会影响航班的正常运行,不容有失。”2006年开始在虹桥机场安检护卫保障部的葛长君每天要在机坪站上9个多小时,以飞机为中心,周围30米范围内是他的“战场”,任何无关车辆和人员都不得进入监护区域。
■温度器显示,葛长君周遭的环境温度已达60多度
据了解,监护科班制为做二休一,监护队员每天早上5:15分就得做好上岗准备,领取当天监护任务,工作至每晚所有出港航班结束。夏季天气多变,航班延误时,他们往往需要通宵守候,直至当天所有航班离港。葛长君介绍,监护员每人每天需要监护6架出港航班,“正常情况下,监护一架飞机约为1-2个小时,每位监护队员从到岗至飞机起飞即完成该架航班的监护任务。”
■机场的保洁人员也早一丝不苟的清理机坪杂物
目前,虹桥机场两条跑道从早上6:50至凌晨进港航班结束,平均每小时起降43架次航班,期间十分繁忙。为确保飞机正常起降,有一些灯光必须24小时开启,比如跑道两端各4组的PAPI坡度灯,它在一定角度之上看到时发出白色,一定角度之下发红光,正确设置后可帮飞行员确定降落角度,它的校准至关重要。
■因高温天气,周到君的手机开启了“罢工”警告
据介绍,助航灯光科负责虹桥机场内3个灯光站、8000余套助航灯具、还有相当于从上海到南京距离的450公里灯光电缆等设施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暑运期间,虹桥机场飞行区管理部助航灯光科的队员们每天都要冒着酷暑在机坪巡视约4个小时,特别是在箱式变电站等设备密闭空间,空气温度甚至达到70摄氏度左右,光进门检查一个环节就让人大汗淋漓。
“尤其是高温天,维修率要翻一番,工作强度就更大了。” 据助航灯光科技术组班组长於毅俊介绍,像坡度灯在校准和维修时是不能戴手套,因为需要敏锐地感觉每圈螺纹咬合产生的轻微角度和力度变化,每下旋动不精准了,都可能前功尽弃。
■“灯塔”上他们必须“徒手”操作
下午15:00,助航灯光科的队员们正在为机场一处的助航灯具进行检修,周到君在裸露的地面站立了不到10分钟,就已经感受到头颈后皮肤的阵阵灼烧。助航灯光科的队员们还要带着装备爬上几米高的“灯塔”用裸露的双手进行检修,“这种高温的天气里,加上灯的外壳是铝制的,一触碰到感觉特别的热。”
除了这些敬业的工作人员驻守在高温岗位为每一架飞机“保驾护航”之外,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也为旅客提供了多种高温运行服务和保障。如浦东机场安检部门设立了6个便民“清凉”服务点,现场为有需要的旅客免费提供清凉油、藿香正气丸及常见的便民药品,为身体不适的旅客提供帮助。浦东机场地面保障部门确保旅客摆渡车空调运转良好,并增加远机位带蓬客梯车数量,为旅客遮阳挡雨。
正值暑运客流高峰,虹桥机场将持续做好候机楼空调设备检修和各区域环境温度检测,保障旅客候机体感舒适。同时还将根据候机楼客流情况,为旅客增设临时座椅、移动充电柱、手推车等服务设备。手推车服务员工也主动关爱老弱病残孕旅客,提供主动帮一把服务,帮助不方便的旅客在车道边提取行李,推送轮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