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到君掐指一算,还有半个月就到端午节了,除了吃粽子,还有什么好玩的?
16日在豫园商城外的街上,有小姐姐穿成了这样,到底是怎么肥四……
■晨报记者 徐妍斐
原来,隔壁的豫园中国日(节)2017豫园端午文化节16日开幕啦,从16日一直持续到5月30日端午节当天,有半个月。
豫园端午文化节有什么亮点?
那就多啦!
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悬艾叶、涂雄黄、饮黄酒……传统端午文化、端午习俗、端午特产,来一次就可以“一网打尽”。
先来看看婀娜多姿的汉舞,极具仪式感的沐兰汤仪式……尽管天有微雨,还是挡不住市民游客们驻足拍照的热情。
背后屈原和渔民的布景看见没,那么大的竹简,古色古香。
■中心广场的汉服表演 晨报摄影记者 朱影影
此次端午文化节,除了屈原主题的中心舞台,双侧两艘长达10米的龙舟是当仁不让的焦点。在龙舟内融入商铺,每家都有富有端午节文化特色产品进行展示、销售。
■晨报记者 徐妍斐
周到君在兜兜逛逛时,就看到了龙舟“肚”里正在包“枕头肉粽”的大“粽”师徐文祥。他告诉周到君,自己入行已经50多年了。拌过酱油的糯米搭配一块肥肉、一块瘦肉,仅十几秒就能包出一只饱满的大肉粽。
“包粽子有啥技巧伐?”徐师傅传授道:““要把两片粽叶的毛边面对面叠一起,这样粽子内外都是光滑的;叠的时候不要完全重合,分开一点,这样做成漏斗的边可以更高、更宽就不容易漏了。”他还介绍,包粽子的时候,米里拌入酱油,但肉里不要放酱油,可以使肉更嫩,还可以加入一些高粱酒吊香味。”
■大“粽”师徐文祥正在包粽子 晨报摄影记者 朱影影
在这里,你还能找到首次亮相挑战传统感官的台州乌饭粽,适合喜欢猎奇的“吃货”。
每到端午,香囊是很多年轻女性们的心头宝。童涵春堂的展位刚开铺一小时,就卖出了几十只香囊。
■晨报摄影记者 朱影影
和传统制法会将中药材装入香囊袋不同,现代工艺下苍术、菖蒲、芸香、香附十几种中药材经过除湿增干等工艺后,会被研磨成粉后再混合高弹棉封入香囊袋。
和往年相比,如今保健香囊也开始“创新进化”。“今年这款黄色带吉祥字的是新品,可以放在车里当吊饰;这些锦缎、盘扣、刺绣等元素主打中国风也很受欢迎……”展台人员还将香囊的制作技艺也娓娓道来。
石磨是传统老药铺在端午时节用以手工研磨“衣香粉”的重要器具之一。
白芷、甘松、山柰等十几味药材在手的转动中成为细腻的粉末,被称作是纯天然的“樟脑丸”,可放入衣橱内防霉防蛀,因还能在衣服上留有这些芳香型药材的味道而被称作是“衣香粉”。
在现场,游客们还可以体验一把用石磨磨粉。周到君体验了一把,略重……需要很大的臂力。
就是这样的石磨:
■晨报摄影记者 朱影影
由苍术、白芷、艾叶等纯药材为主要原料的“烟熏剂”更是逐年受到消费者的欢迎,10元一袋的价格,正好能熏面积在15平方米左右的一间房子,可谓是价廉物美。
在端午前后关上房门,点燃烟熏剂(非明火),可起到驱除百虫的作用,这种“熏香”对人体无害,却可让蚊蝇退避三舍。
据悉,虽离端午还有几天,但童涵春堂“苍术白芷烟熏剂”的销量已经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为避免去年端午还未到就已断货的局面,今年童涵春堂“烟熏剂”的加工量比去年提高了近五成,以确保消费需求。
16日,周到君还在现场看到了久违的“粽编”和“面人”这两项和端午有关的手工艺。在许多上海人童年,街边地摊上经常可以见到买粽编或者面人的手艺人,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不知不觉间它们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同时,似乎渐渐退出了大家的视线。
“棕榈叶可以包粽子,也可以编‘粽编’,”做这门手艺已经二十多年的粽编师傅高亮告诉周到君,粽编最早由渔民打渔织渔网的技艺改编而来,有着很长的历史。
■粽编师傅郭占岭正在编织他的“动物园” 晨报摄影记者 朱影影
要做粽编,棕榈叶要先晒干再进行蒸煮,以增加柔韧性,之后才能“开编”。16日,高师傅面前的桌面上摆着十二生肖和其他精美的粽编,最简单的“蝉”大约5-6分钟就能做成一只,老虎大约一小时,最复杂的“盘龙”花的时间可就长了。
来看看粽编的价目表~
■晨报记者徐妍斐
除了购买之外,做游戏或者有其他消费,也可以得到一只棕编作为赠品滴。
郭占岭的面人摊位就在旁边,一名小女孩想要一支粉红色玫瑰,他花了不到5分钟就做出来了。
■面塑师傅高亮在雕琢他的“小鸟” 晨报摄影记者 朱影影
他告诉周到君,面人的专业名称叫“面塑”,宋代起就被用于春节、端午等节令日子。和过去人们印象中面塑多以孙悟空、猪八戒为主题,如今的“面人”可谓与时俱进:超人、钢铁侠、狐尼克、小黄人……还有加入钢丝的做成鸟架形式的面人,会随风晃悠,非常可爱。
蜘蛛侠、葫芦娃、路飞……中日美三国动漫大乱斗,是不是很美?
这些不同国家的英雄萌物都被明码标价咯:
■晨报记者 徐妍斐
不仅可以观赏这些有趣的技艺,活动期间,每天上午9:30—11:30,游客可以在身着汉服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体验传统民俗游戏。比如:
射五毒,表示“强身健体”,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通常在屋中贴五毒图,通过射五毒来提醒人们注意防范毒虫,注意健康,也有无病无灾的美好祝愿。
立蛋:表示“七窍玲珑”。汉族节日食俗,是指端午节当天正午十二点时,因是阳刚正气汇集之极,所以俗信平日不易竖立的鸡蛋在此时便可直竖在地上。
■一位妈妈正在陪女儿玩“立蛋”游戏 晨报摄影记者 朱影影”
套圈圈,表示“捕鱼护圣”,相传爱国诗人屈原于汨罗江抱石跳水殉国后,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此来表达对爱国士人的缅怀。
点雄黄画王字,很多人对端午饮雄黄酒念念不忘,手蘸着雄黄酒,在孩子的额头上点一个“王”字,就是画王老虎,寓意“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