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今天发布了一篇公关文,大意是,邀请质疑智能锁的玩家一起来拆锁,很有趣~
就在今天,ofo公关发布了一篇名为“ofo公关诚邀您上门拆锁”的推文
而这篇文章的起因还是在于ofo换了智能锁,说了有定位,但是还有网友忍不住好奇心,把ofo的智能锁给拆了......
最早,ofo采用的是非智能锁,通过APP输入车牌号即可解锁用车,骑行完毕再手动关锁,打乱密码。
但是这样的车锁这使得网上出现了大量ofo密码共享群,甚至小学生3秒就可以解锁一辆小黄车。
而摩拜的智能锁则不需要输入密码,扫码后直接打开,而且可以实现GPS实时定位。
随着机械锁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不久之后,ofo的智能锁诞生,在原先的基础上,ofo依然利用用户扫码,发送密码的方式进行解锁,但不同的地方在于,密码不再固定,且ofo相关负责人对外宣称,智能锁内装载了北斗导航定位技术,将原先存在的“无法定位”问题得以最大化解决。
但是就在ofo的智能锁还未全面进行铺设,就有网友表示,自己曾通过拆解ofo的“智能锁”,发现锁里面结构简单,一根天线、Mini-USB、通讯模块和一张联通USIM卡。一颗纽扣电池和一枚昊诚CR17450锂锰电池 (LMO)电池。
据悉,锂锰(MLO)电池在高温下很容易出现问题,甚至出现锰离子溶出现象,已经很少作为户外用品使用(部分国内廉价电动车还在使用),更不建议在共享单车这种需要经历酷暑的环境下使用,所以估计夏天会有大批小黄车的定位系统无法使用(没电了),而且锰离子溶出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总而言之,ofo的智能锁又廉价又不可靠。
虽然周到君认为这种侵占和破坏他人私有财产的行为有点违法,但重点在于,好不容易换了可以定位的智能锁,ofo又引发了网友诟病,其中最焦点的问题则在于,网友对ofo智能锁进行拆卸后表示,经过评测后,最终在在电路板B面找到了QuectelM26模块。
原话是——
QuectelM26模块是一颗GSM/GPRS芯片,,并非传说中的“北斗导航芯片”,而ofo智能锁仅有的M26芯片在Quectel官网也没有相关信息,足以见得这是Quectel淘汰的产品型号,官网已不再展示。M26主要基于GSM/GPRS,这就意味着定位功能基于移动蜂窝网基站的三角定位,其精准度不高、偏差太多。
对此,替ofo解释的声音也站了出来,有业内人士表示——
ofo利用GSM/GPRS进行定位的好处是成本低,耗电少。
而目前通过定位找车的情况极少,当共享单车足够多的时候,随手就骑车,定位更加麻烦。而GPRS的定位可以穿透到室内,因此即使车辆被盗,也可以找回,而GPS在室内就完全失效了。而ofo新型智能锁已经支持GPRS和北斗双定位。
除此之外,ofo表示对于涉及相关恶意拆锁并造假诽谤的人,ofo会直接联系警方处理。
甚至到最后,ofo针对网上质疑逐字逐句进行了回复,语气......淡然。
智能锁的事件告一段落后,小黄车于昨晚正式发布通知表示:ofo小黄车与中国电信和华为共同研发的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物联网智能锁”开始正式应用到ofo小黄车上。
据了解,在此次三方合作中,ofo负责智能锁设备开发,中国电信负责提供NB-IoT物联网的商用网络、华为负责芯片方面的服务。
先来解释一下NB-IoT具备的三大特点——
·覆盖更广,NB-IoT信号穿墙性远远超过现有的网络,即使用户深处地下停车场,也能利用NB-IoT技术顺利开关锁。
·可以连接更多设备,NB-IoT技术比传统移动通信网络连接能力高出100倍以上,也就是说,同一基站可以连接更多的ofo物联网智能锁设备,避免掉线情况。
·更低功耗,NB-IoT设备的待机时间在现有电池无需充电的情况下可使用2-3年。
ofo表示,作为全球首款共享单车NB-IoT “物联网智能锁”,将开始正式应用到ofo的小黄车上,而这也是NB-IoT物联网技术在移动场景的首次商用。
不过话到这里,摩拜相关负责人站不住了!
因为早在今年5月15日,摩拜单车就宣布与四川移动、华为达成战略合作,三方将在窄带物联网应用及NB-IoT创新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这也标志着摩拜单车成为全球首家落地应用NB-IoT物联网技术的共享单车平台。
在物联网智能锁谁最先落地这个问题上,摩拜与ofo的竞争又开始了......
不过共享单车的战争也从未停歇,不管是hi数据问题还是车锁问题,吃瓜群众就......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