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个看起来像跟屁虫的孩子,具有领导力潜质?


作者:千寻
编辑:杨青霞
时间:2017-12-18 10:05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01

“领导力”是个蛮有意思的话题,很多家长在潜意识里多多少少都希望自己孩子具有“领导力”,但同时,又对“领导力”存在认知偏差。

这种认知偏差,体现在一些小郁闷上。

老师发来孩子们集体活动的照片,你一眼扫过去,最显眼最活泼的几个里,依然没有自家娃,虽说不显山不露水的低调气质也挺好,但这真的不是长大后泯然众人矣的前兆吗?

一群小朋友登台演出。女儿挺可爱,暖暖和和的笑一直挂在小脸上,可跟那大胆站到前列侃侃而谈的孩子一比,又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类似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一句话概括:在多数家长眼里,孩子的“领导力”,跟群体中够不够耀眼、有没有气魄,甚至是嗓门够不够大紧密关联。

千寻还没上幼稚园那会,每天由姥姥带着,在小区跟一群同龄孩子混日子。那段时间,我听得最多的,就是姥姥的抱怨:

“唉,这丫头什么都好,就是没脾气,不够凶,长大后估计没什么领导力。”

“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别人把她的玩具抢了,她不但不抢回来,还一副没事人的样子。”

“三个孩子用沙子砌城堡,明明她砌得最高,另一个男孩子非说自己的最高,她也不争,默默地算了。”

“玩游戏时,其他孩子都想当老大,就她不想当,乐呵呵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转圈圈……”

……

姥姥一口气能说出无数个案例,用来证明千寻小朋友缺乏“领导力”的事实。

现在,千寻上幼稚园中班了。交了不少好朋友,有的是学校同学,有的是外面兴趣班结识的小伙伴,有的是绘本馆里一起阅读的小搭档……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她依然是那个不爱争抢、脾气好好,一点也不抢眼的孩子,还是像姥姥以前形容的那样,没什么气魄,嗓门也不大,智商不算高,表现力不够强。

但我仔细观察,发现隐藏在人群中不起眼的她,身上有一种莫名的能量,这种能量吸引着其他孩子自动聚集在她周围。玩得最嗨最活泼的永远不是她,但那些让大家嗨起来的点子却往往出自她的建议。最凶最霸道的永远不是她,但大家争抢时调停的总是她。

我暗自在心里安慰自己:如果“领导”的定义不是吼着大家、管着大家,而是带动大家、团结大家,那咱家闺女还是有点儿“领导力”的嘛。

02

无独有偶,最近参加了一个国际学校组织的短期冬令营,有机会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孩子,有了些关于“领导力”的有趣收获,分享给大家。

营地活动都是分小组进行的,每个小组领一个任务,组员们通过协作,自行选出组长,组长则需要把组员们的力量集合在一起,完成任务。

我观摩了每个组长的诞生过程。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些被大家共同认可选出来的组长,看起来都不太像“领导”。他们中有的内向腼腆,不太爱说话,有的年龄最小,看起来既不够聪敏伶俐,也没什么气势。

但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特征。我想,这个特征也许能更准确的诠释什么是“领导力”。

共同特征:很少关心自己是不是老大。

每当接到任务,马上就会有孩子站出来说:我会这个,我会那个。因为,大多数孩子都想展示自己的能力,成为焦点。只有那个不在乎成不成为焦点,当不当老大的孩子,不急着展示自己,而是开始研究任务。

然后,我就会听到这个不想当老大的孩子在问:谁画画好,能帮我们画宣传海报吗?谁能找到材料,谁唱歌最好呀……其他孩子就都围过来了,纷纷献言献策。

过程中,孩子之间最容易因为争抢主动权发生矛盾。比如,有的小孩会因为出彩的环节被分配给别人而不高兴,觉得负责找材料的肯定不如最后做演示更牛。还有的孩子会觉得队友做得不好,连累了自己,呵斥对方导致冲突。这些矛盾,都是想证明自己是最好的,别人是不如自己的。

这时候,也只有那个不想当老大的孩子能站出来调停。又是劝解又是重新分配,让大家的心思重新回到任务中来。

那么,这些不关心自己是不是老大的孩子,他们关心什么呢?

他们关心的是任务本身。自己在任务中是不是焦点人物不要紧,如何才能与其他人齐心协力完成任务才是关键。

这是一种很可贵的全局思维,能够跳出个人得失,短期利益。同时,这也是一种不英雄但更值得称道的心态,能去享受实现目标的过程,注重合作关系带来的快乐。

03

说回“领导力”话题。

解决认知偏差后,再给大家推荐这本:《我要当老大》。它也是我们今天亲子共读的主角,这个有趣的故事,把正确的“领导力”认知传递给孩子。让孩子读完之后,对“老大”这个角色,有一个全新的理解和思考。

村子的广场上有四座房子,住在那儿的妈妈们经常让孩子们出去玩玩。于是,小红、小黄、小黑和小白经常一起玩,可是玩耍后分开的小伙伴并不开心。

广场附近公园里有个池塘,四个小朋友走了过去,他们常去的大树就在离池塘不远的地方。小红自己爬到大树最高处,那里可以看到整片池塘。“鸭妈妈带着它的小鸭子”小红大声说,“还有一只小鸟,瞧,它的嘴巴就像勺子!”小黄小黑和小白也想看看鸭宝宝和小鸟,可小红不让,好像树枝和池塘都是她一个人的一样。

他们在树上搭了一个小木屋,小木屋被刷成了红色的,因为小红喜欢红色,不想让小木屋变成别的颜色。他们会按时打扫小木屋。“你去扫地!”小红对小黑嚷嚷。“你去擦窗户!”小红又对小白大叫。小黄要负责把门擦干净。小黄、小白和小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而小红待在一旁什么也不做。

小白一玩气球,小红就要那个气球。小黑给布娃娃洗澡,小红也要一起洗。小黄不可以开动小汽车,因为小红听到轮子吱吱叫会头疼。谁也不能向小红提意见。

有一天,小黑做了一件想了很久却一直不敢做的事。他对小红说:“就知道装老大!和你的树、小木屋,还有玩具做朋友去吧!”其他人都和小黑一起离开了,只剩下小红一个人,她气呼呼地说:“反正我也用不着你们!”

小白、小黄和小黑给船重新刷了颜色。船体是黑色,驾驶室是白色,船桨则是蒲公英花朵样的黄色。可是,谁当船长呢?小红也不在。最后,他们决定轮流当船长。

小黑先当船长,船就是不往前走,当小白接过船桨时,小黑暗暗高兴。小白紧抓舵轮,可是情况也没变好,小黄不想当船长了,因为她已经被颠晕。

没有了朋友的小红好孤单,他也不想当老大了。他对小白、小黄和小黑说:“我给你们做了一面船帆。”正好他们都需要船帆,于是,让小红上了船。小红偶尔还是忍不住想当老大,可其他几个人都不给她机会。他们轮流开船,没有谁是老大,一路上,看到了最美丽的风景!

好了,故事讲完了。你是不是也和孩子一样,对“当老大”有了新的思考呢?

还记得,以前听一个报道,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特征,这些时代特征会影响到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曾经,强调竞争是时代特征,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我们多多少少受到了干扰,潜意识里总是希望看到孩子在群体中展示出竞争优势。

而今天的时代特征已经慢慢由竞争变为合作,当合作关系取代竞争关系,曾经看起来的优势很可能不再是优势,而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特点却能帮助一个人获得巨大成就。

俗话说:智者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智慧的父母,就应该教孩子看长远,看未来,而不是争当下,较得失。

若干年后,搞不好“领导力”这个词都变成了“吸引力”,谁知道呢?

谁说不想当老大的孩子,

当不了老大?


来源:东西儿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