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言外之意是指臭皮匠难登大雅之堂。可如今,“臭皮匠”也能时尚前卫,变身为“手工达人”。这不,在闵行区七莘路上的“钮字号手工坊”里,80后小伙钮小凯靠自己的一双巧手在皮革上穿针引线创作出一件件富有创意的个性皮具。他还通过网络聚集学员,以“私人订制”的方式开办DIY手工时尚皮具课程,深受顾客的青睐。
32岁的钮小凯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中等个头,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镜,说话不紧不慢。
在仅有20多平米的“钮字号手工坊”里,集原材料仓库、手工作坊、体验课堂于一体,满满地承载了钮小凯的“都市皮匠”梦。
钮小凯说喜欢“玩皮”还得从母亲说起。他的母亲是缝纫高手,也许是母亲亲手做的衣服给童年的钮小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钮小凯从小就爱好手工。小学时,自己用缝纫机制作过布袋和鞋垫;中学时,用木头片子做过帆船;长大后,一直为生活而忙碌,网络上经营过饰品、做过计算机网络主管,对手工制作的爱好却一直未减。
“有次逛街,无意中看到一条手工制作的皮带,很有个性。既然人家手工可以做出来,为何不自己做呢?于是上网买工具,看教程开始学。从制作第一条简单的皮带,到开办DIY手工时尚皮具课程,一步一步走来,已有五年之久。”钮小凯回忆说。
在“钮字号手工坊”开业之前,钮小凯辞职在家打造了一间小小的家庭工作室,以网络接单定制为主。钮小凯说:“当时,家人非常不理解我为什么放着一份稳定的工作不要,非要当个专业的臭皮匠?特别是家庭工作室刚开张那会儿,家人很担心我,经常问我有没有钱花?直到后来,看到我接单络绎不绝,买家好评如潮,家人才放下了心。”
在“钮字号手工坊”里,没有机器的轰鸣声,屋子里只是偶尔发出一声声“闷响”,那是钮小凯用榔头敲打在柔软物体上发出的声音。画图、裁剪、雕刻、染色、拼接……一件普通皮具,制作步骤至少要 10 多个。钮小凯说每一步都要慢,需要十足的耐心。
如今,钮小凯的名气虽然无法和国际一线大牌相比,但他的皮具价格也并不便宜,几千元一件的皮具是常有的事。他凭借自己手工原创皮具的品质和信誉度,每月都能接到不少订单。骑兵皮带、英伦复古包……钮小凯样样都能做出来。
钮小凯很爱学习,业余时间喜欢倒腾一些个性的小玩意,比如皮鞋挂件、皮质铃铛等创意作品,还时常和一些“皮友”切磋技艺、讨教技能。
订单多了,钮小凯时常早起干活,还会一个人挑灯夜战。
从画轮廓到切割皮子,再到安装五金件和缝线、修边,因“玩皮”而相识的学员时而相互帮助,时而分享心得,在钮小凯的悉心指导下,制作了入门级的真皮卡包和钥匙扣,场面其乐融融。钮小凯的学员涵盖了都市女白领、大学生等,最小的一个学员才10岁,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享受自己DIY皮具的过程和快乐。
在这个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里,钮小凯一心一意做起“都市皮匠”,为自己的梦想在这个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未来,他希望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合作,既传承老一辈的技艺,也求新求变,在这门传统技艺中加入自己的个性设计和创意,让皮具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