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翻冰箱,你有多久没有清理过冷冻室了?对很多家庭来说,经常有一些鸡肉、鱼肉、猪肉等肉品,被遗忘在冰箱的角落,一年半载后才察觉。
在营养专家看来,这种肉已经超过了安全食用期,不仅口感差、营养流失,而且还有健康风险。
不同类型的肉最佳冷冻时间是多久?冷冻肉的储存、烹调,有哪些注意事项?
■来源:视觉中国
“僵尸肉”说法,最早源于媒体报道,是对冰冻多年后销往市场冻肉的一种夸张形容。它们多为走私品,质量安全不能保证。
2015年7月中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告称,在查获的走私冷冻肉品中,有些已存放四五年之久。
《生命时报》曾发起调查,结果发现:自己冰箱里,存放肉品超过半年的占42.2%,甚至存放四五年以上的达到5.5%。
肉品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兴民表示,不同类型的肉冷冻保存时间不同,一般来说,家用冰箱存半年以上就有些长了。
冷冻肉指屠宰后分块放进冷冻室,并经过零下25℃以下快速冻结的肉,其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必须将温度控制在零下18℃以下。
如果能稳定保存在零下18℃以下,冷冻的猪肉、禽肉最长可存放1年,牛羊肉保存2年。
但家用冰箱很难达到这个要求,冰箱门随开随关、突然断电、延迟启动等都会使冰箱内温度发生变化,使保存期限缩短。
因此,即便没有过期,冷冻肉买回后也最好在1个月内吃完,越早越好。
冷鲜肉也叫排酸肉,是平时吃得较多的肉,即屠宰后24小时内将肉的温度降至0℃~4℃,并冷藏销售。
这种肉最好现买现吃,如果当天没吃完,可在0℃~4℃的环境下冷藏,3天内吃完。
如果放入冰箱冷冻室,应在1个月内吃完。
热鲜肉是屠宰后去掉内脏,不经过任何冷藏、冷冻,直接拉到市场卖的肉。
按要求,这种肉买回后当天就应吃完。因为高温下,微生物很容易污染肉类并快速生长繁殖,安全性相对较差,夏季尤其如此,可能早上买的肉晚上就出现异味。
猪肉、牛羊肉、禽肉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保存的时间相对长些;鱼肉和海鲜类食品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更易发生酸败。
如果是新鲜鱼肉应当天吃完,冷冻鱼或海鲜也最好在一周内吃完。
冰箱不是“保险柜”,冷冻时间过久的肉哪怕没过期,在安全、营养和口感方面也会大受影响。
范志红表示,肉在冷冻状态下不会出现细菌大量繁殖,但一旦化冻就会比鲜肉更易滋生细菌。因此,肉解冻后忌再次冷冻。
冷冻室的低温能阻止细菌增殖,但无法完全阻止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也就不能完全阻止肉质的劣变。
由于氧化反应,久冻的瘦肉颜色会逐渐从红色变成褐色,肥肉会逐渐发黄,不仅风味变差,还会产生加速人体衰老的脂肪氧化产物。
久冻肉不仅口感差,如果蛋白质发生氧化,还会使必需氨基酸分解。
冷冻时间越久,维生素的损失越大,特别是B族维生素。
专家表示,长时间冷冻将大大影响肉的口感。新鲜肉的细胞含水量较多,纤维较丰富,因此口感嫩滑多汁。
冷冻时,肉中的水分会升华;解冻时,由于渗透压作用,细胞中剩余的水分还会流出来,导致口感发硬发柴,鲜味丧失。
范志红提醒,买肉建议尽量去超市和正规农贸市场,远离平均价格以下的产品,并避免选择口味太重、价格很便宜的。
囤肉时不妨提醒自己,超市每天供应新鲜肉,何必长时间冻那么多肉,不仅费电,还不新鲜、不安全。
■来源:视觉中国
和蔬果一样,肉也应现吃现买。夏季建议买冷鲜肉,且别超过食用3天的量。
假如朋友送了大量肉、鱼或海鲜,一时吃不完,不妨与其他亲友分享。
解冻肉类时,最好提前从冰箱冷冻层拿出,在冷藏室放一夜,自然冷藏化冻,风味和肉汁损失最少,但化冻后忌二次冷冻。
买回的肉最好按用量切成小块,不同种类放在不同格子,并用保鲜膜封好,避免串味或相互污染。
存放时不妨贴上标签,包括购买日期和种类。
储存时间较长但未变质的肉,最好用红烧或炖的方式,可最大程度杀灭微生物,同时有助提升口感。
不宜采用蒸、炒等用时较少的烹饪方式。
陈霞飞表示,如果家里有存放时间较长的肉、鱼、海鲜类食物,可通过以下几招分辨是否已变质:
颜色是否有变化,比如红色的猪肉颜色变浅、带鱼的鱼鳍附近发黄。
闻是否有异味,如哈喇味、臭味等。
弹性是否变差,解冻后用手按压肉块,看凹陷处是否能弹起。
摸表面是否发黏。如果肉已变质,必须及时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