鳕鱼营养丰富,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的餐桌。但是,你吃到的“鳕鱼”却不一定是真鳕鱼。
现在市面上却充斥着各种各样被称为“鳕鱼”的产品,消费者往往在购买鳕鱼的时候挑花了眼分不清楚。而近几年“假鳕鱼”的新闻也一直传的沸沸扬扬,消费者更是难辨真假。
消费者不禁要问:鳕鱼究竟有几种?为啥有的贵有的便宜?假鳕鱼有什么危害?
最近,上海国检的工作人员就为大家解释了一番,教大家如何分辨“真假鳕鱼”。
鳕鱼大家族可谓是鱼丁兴旺,在动物学分类中,凡是符合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鳕形目,均可以被称为“XX鳕鱼”。
“鳕鱼”家族:
通常情况下,真正根正苗红的“鳕鱼(Cod)”,只有大西洋鳕鱼,格陵兰鳕鱼和太平洋鳕鱼三种。
鳕鱼肉质嫩滑结实而味淡,脂肪含量低。市场上常见的为大西洋鳕鱼和太平洋鳕鱼,它们外向相似,口感也是难分伯仲。而由于产量有限,格陵兰鳕鱼在我国市场更是很少露面。
真正的鳕鱼其实并不贵,市场售价在每斤100以内。而更值得注意的,由于被追捧的"银鳕鱼"和用油鱼冒充的“假鳕鱼”在切块零售的形态相近,消费者很容易被不良商家所欺骗。
“油鱼”一般指异鳞蛇鲭和棘鳞蛇鲭两种鱼,则因为卖相比较形似的鱼也会被混进来充数。
油鱼属低价鱼类,主要用于提炼工业用润滑剂——它含有一种名为蛇鲭毒素的天然蜡酯。
蜡酯在人体内难以消化,食用油鱼虽不会中毒,但是容易导致胃痉挛,油脂囤积在直肠,导致排油性腹泻。小朋友抵抗力较弱,妈妈们更要注意。所以有很多国家禁止油鱼进口,或者要求注明风险。
上海国检教授了区别银鳕鱼和外形相似的充数“油鱼”的五种方法:
银鳕鱼是濒危鱼种,捞捕量被严格限制,它的价格不可能过于低廉。银鳕鱼的价格大概一斤150以上,而油鱼(多以“龙鳕鱼”、“圆鳕”、“仿鳕”为市场俗名)一般不到30元一斤,如果遇到价格低廉的鳕鱼,一定要谨慎购买。
目前允许向我国出口银鳕鱼的主要国家/地区为:加拿大、美国、新西兰、丹麦、德国和日本。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银鳕鱼的时候一定要询问其产地,对于不是准入名单的国家/地区一定不要购买,因为存在很大的检验检疫风险和食品安全隐患。
大家最关心的油鱼的确和银鳕鱼切段之后比较相似,但仔细比较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一般银鳕鱼切片后都能看出其肉身肥厚,且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而油鱼切片扁平狭长。银鳕鱼的体积比油鱼大很多倍,所以横切面也比较大。
银鳕鱼肉的颜色洁白,鱼鳞非常小而密。油鱼因为油脂含量很高,肉色没那么白,鱼鳞片大而粗糙,横截面的中间会有一条淡黄或淡红的线条。
解冻之后,银鳕鱼摸上去很柔滑,肉质肌理也很细腻。油鱼手感相对粗糙,摸上去像鸡脯肉。
银鳕鱼是深海鱼,口感甜滑、入口即化,肉质非常细腻,可以像三文鱼那样蘸辣根生吃,有独特的清香和鲜味。油鱼口感像蟹腿肉比较有筋道,用油煎熟后有肉香味,吃起来十分油腻,煮熟后肉质很粗,口感较差。
上海国检还提醒大家,鳕鱼和银鳕鱼都是食物链中较为高级的捕食者,如果捕食的下层生物体内含汞,就会造成自身重金属汞的积累。
因此就算是真鳕鱼,一个月吃3-4次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