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不如去艺术世界避暑吧。本周,全球顶级视效制作团队维塔工作室电影特效主题展空降魔都,在长宁来福士广场拉开帷幕。
“新海派、新徽派”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和“静夜思——画说唐宋诗词展”,带来了传统国画之美。余德耀基金会藏品展《周铁海:必须》,展现了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重要片段。艺术家林子楠创作的大型露天壁画《新浪漫The New Wave》,百米画卷俨然成为了衡山路上一抹亮丽的风景线。
艺术展览
维塔工作室(WETA Workshop)电影特效主题展
时间:7月15日至9月17日
地点:长宁来福士广场(长宁路1193号)
《指环王》《阿凡达》《霍比特人》……这些经典好莱坞大片的背后,都离不开新西兰维塔工作室这支视效金牌幕后团队的打造。这个曾获多座奥斯卡奖杯的电影界“大神级”公司,甚至成为影迷去新西兰的必到之处。本周,全球顶级视效制作团队维塔工作室(WETA Workshop)电影特效主题展览空降魔都,在长宁来福士广场拉开帷幕。
■《指环王》咕噜雕塑
■《指环王 》甘道夫雕塑
荣获五次奥斯卡“最佳视觉奖”的维塔工作室携手三零文化(THREEZERO)从新西兰、香港来到上海,揭开奇幻电影的秘密,带你走进奇幻电影特效的幕后。为期两个月的展览通过大型雕塑、实物模型、模型手办等展现电影中震撼的视觉效果。
展览由“奇幻森林展区”、”艺术匠心展区“、”衍生艺术展区”三大部分组成,“奇幻森林展区”包含了甘道夫、咕噜、戒灵等在内的7个大型雕塑;“艺术匠心展区”分别以特效化妆与假体、武器和道具、手办模型、数控机械装置、服装、公共雕塑、微缩模型等为主题,呈现电影后期制作的细节工艺;在”衍生艺术展区”中则陈列了40余个3A人物手办模型。展览通过大量的手稿、真实的道具、精细的工艺等,展现特效团队所付出的宝贵心血,同时在墙面上以Q&A的形式解答了很多特效后期的秘密,便于观众深入了解其中的细节。
■《霍比特人》比尔博·巴金斯手办
■维塔工作室特效化妆与假体作品
■展览现场观众留影
策展人许润禾希望用一种真实、直观的角度去诠释电影背后的奥秘,将真实的电影世界和特效知识传播给大众,尤其现在正值暑假期间,也希望将电影特效的知识传递给青少年。
“新海派、新徽派”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时间:即日起至7月18日(周一休馆)
地点:上海市文联展厅(延安西路200号3号楼)
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主办的“新海派、新徽派”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是近年来沪皖两地美术界一次较高层面的集中展示和交流活动,展出近60位艺术家的140余件中国画作品。
■林风眠 《仕女》
■方增先 《回眸》
■卢辅圣 《峡谷》
在中国美术史上,海派(又称“海上画派”)与徽派(又称“新安派”)绘画均创造了瞩目的成就,自1954年上海、安徽、浙江、福建等省美术家成立“华东美术家协会”起,海派与徽派美术家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密切,成果更加丰硕。
本次展览以“新海派”、“新徽派”已故大师之精品为序篇,展示有刘海粟、关良、林风眠、萧龙士、孔小瑜、光元鲲等作品,并遴选了一批从“40后”到“70后”上海与安徽两地中国画创作者的最新创研成果。
必须——余德耀基金会藏品展
时间:即日起至8月27日
地点:上海西岸余德耀美术馆(丰谷路35号)
本次展出由余德耀基金会收藏的周铁海作品《必须》包括一部录像和十四幅绘画。这也是此系列首次完整呈现,为公众展现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重要片段。
《必须》拍摄于1996-1997年,是一部35毫米黑白无声录像短片。全片总长9分17秒,共9幕,反映了艺术家周铁海作为中国当代艺术亲历者和观察者的真实感受与深切思考。录像作品完成之后的几年中,周铁海陆续在旧报纸或无纺布等此类随手可得的廉价材料上创作了一系列喷绘作品,将录像中的场景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相较于黑白的移动影像,彩色的平面作品更显生动。此次展览也是这14幅绘画作品在创作后第一次展出。
《必须》是周铁海至今创作的唯一一部影像作品,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而言,在当时极具实验性,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史的重要文献。虽然距周铁海创作《必须》之初已20年有余,但作品中的情节和对白至今依然具有非凡的生命力。
“静夜思——画说唐宋诗词展”
时间:即日起至8月20日
地点:静安区文化馆
静安区文化馆联手上海八号桥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清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推出“静夜思——画说唐宋诗词展”。
■陈家泠《水龙吟·白莲》
■韩硕 《月下独酌》
■陈佩秋 《金人捧露盘·水仙花》
展览邀请上海中国画院陈佩秋、陈家冷、戴敦邦、杨正新、韩硕、施大畏、朱新昌、丁筱芳、汪家芳、洪健、鲍莺等画师,以流传最为广泛、影响最大的《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为蓝本,将唐诗、宋词意象做视觉化演绎和诠释,使得唐诗、宋词与绘画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巨幅露天壁画《新浪漫The New Wave》展
时间:即日起至10月
地点:衡山路8号
经过都市艺术家林子楠两周的艺术创作之后,衡山路上的大型露天壁画《新浪漫The New Wave》日前完成。
■艺术家林子楠
在艺术家创作期间,许多路人纷纷停下脚步驻足欣赏,或与墙面合照留念。浪漫多彩的百米画卷俨然已经成为了衡山路上一抹亮丽的风景线。“我在上海生活了五年,生活和工作都在这个街区。衡山路是一个新旧并存的场景,有它独特的味道,我们很喜欢这种街区的感觉,让人很放松,有很多有趣的店,可以启发我的创作灵感。”林子楠说。由TheWall公共艺术计划主办的此次大型公共艺术展引起了广泛关注。
■露天壁画(局部)
■衡山路上新景观
这组巨幅露天壁画,全长100米,高4.5米,由24幅独立作品延绵连接。沿墙走去,百米画卷展现着一幅幅人物、花、鸟和装饰艺术色块。这些作品跨越时间、空间而美妙地融合,让人想象无限,浪漫之情油然而生。
作品中有上海市花玉兰花,象征着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以及海派文化符号。而“穿旗袍的女子”、“老唱片封面”、“香烟盒”、“月份牌”等老上海经典符号也恰当地呈现在作品中,似乎延续了上海元素,海派韵味独特。
TheWall公共艺术计划资助人、青年企业家杨亦祺表示,此露天壁画展览,是希望汇聚一群对生活和艺术充满想象的人群,展示和引领上海城市新生活的文化形态,借此引发人群对于公共艺术和新生活方式的思考。
新书分享会
“父亲教我读书”——配音艺术家曹雷的阅读分享会
时间:7月21日19:00
地点:虹梅庭公益服务中心(桂林路604号华鑫中心1号楼102-103)
配音艺术家曹雷曲折的人生中经历了译制片的辉煌与低谷,在坎坷的人生中,她以惊人的意志坚持了下来,以对艺术的热爱战胜了不幸。这些都同她的父亲,著名学者作家曹聚仁先生不无关系。
■曹雷
分享会上,曹雷将带着她的文集作品《随音而行——我的特殊音乐课》、《随影而行——走在银幕内外》以及其父亲曹聚仁1962年为香港《循环日报》所写专栏,集结而成的文集《上海春秋》,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艺术道路,以及父亲对她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