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人家|一门三画家,看艺术家庭如何育儿


作者:张翠玲
编辑:张婉怡
时间:2017-12-18 13:30

共和新路绵长数十公里,横跨静安、宝山,在芷江西社区境内穿境而过,沿路主要为住宅区。田运海一家就住在马路边上的芷江新村居民区。他们在此生活、学习和创业,因为一家人都热爱画画,所以他们开了一间近两百平米的画室。一家人沉浸在这一方艺术天地里,学字画、搞创作,家庭艺术氛围浓厚。

家庭成员:丈夫田运海、妻子胡峰、儿子田若涵

艺术向左,生活向右 坚持画画,不忘初心

热爱艺术的人都曾梦想为艺术而活。只是生活往往很残酷,常常把一颗艺术的心拉回凡尘。今年44岁的田运海就是一位曾被生活拉下凡尘的艺术家,好在二十年来,他坚持对纯艺术的痴爱,在为生活拼搏的期间,画画的笔一直没有丢,最终使得艺术之花在凡尘里绽放。

现如今,田运海每天生活规律,除了买菜做饭就是待在运海艺术坊画画,朝七晚七,时而远眺沉思,时而妙笔涂画,专注又幸福。11月的某一天,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聚精会神地创作,全然没有注意到身边有人来。画室大厅里被一幅幅或写实或写意的画作布置得满满当当。这些画作皆出自田运海之手,绘画题材广泛涉猎,农村纪实、风景写意、人物素描等信手拈来,有的画似复刻的照片,有的画呈现出蒙太奇的艺术视觉,给人无限的遐想,由此可见田运海绘画功力深厚。

快递小哥每次送快递上门总是看见田运海在画画,不禁好奇发问,“天天看你在这里画画,不累吗?”“对我而言,画画就是休息,奋斗了二十多年了就是为了这一天。”田运海高兴地回答。

田运海和妻子胡峰是同乡也是高中、大学同学,双双考上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后,起初在宁波创业,后来到上海开了一家设计公司。虽然小公司盈余尚可,但那终究不是田运海最爱的工作。

“我做梦都在画画。”田运海在为生活打拼的数十年中,走到哪里随身都携带着字贴和小画板,练一练,画一画。坐公交车时想着画画,去印刷厂跟单也想着画画,内心的驱动力使得他的画艺日渐成熟。

2010年,田运海终于下定决心,改走纯艺术路线,成立运海艺术坊工作室,过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压抑了这么多年,田老师终于走上了纯艺术的道路。”最懂他的妻子无比支持丈夫的这一决定。

周一到周五白天,工作室里只有夫妻俩人学习、创作,晚上儿子放学后再加入他们,练习书画。周六周日,工作室用来为周边小孩提供美术指导,妻子担当授课老师。一周两天的时间被“打扰”田运海都觉得多。“每天画画的日子很单调。对于不爱好画画的人来说,这样的日子没办法过。对我而言,这就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田运海潜心画画的状态并非与世隔绝。今年8月,在第十七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组委会邀请田运海作画《大美伊犁》和《魅力张家界》,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宾。此外,他们一家三口组团外出旅游,定期到全国各地风景名胜区去写生,与高手过招,不断提升画画的内功。

艺术家庭走出12岁天才小画家

田运海之子田若涵,今年12岁,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田若涵从小对书画产生浓厚的兴趣,作画时积极主动,作品屡获大奖,部分作品已被爱好者收藏。

特别是今年暑假,田若涵参加由写生中国和四川卧龙区政府为2017年中国国际熊猫节“大熊猫文化主题画展”举办的写生活动中表现突出,作品优秀,受到国内著名画家和教授的指点和鼓励,受益匪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品质量更上一层楼,其中两幅作品入选 2017年中国国际熊猫节“大熊猫文化主题画展”。

“儿子这次上了艺术家传播网,我也没想到,到卧龙写生的时候,全国各地的画家很多,他们亲眼看到一个12岁的小孩子在一堆成人画家中间写生,而且画得不错,作品很快被艺术家传播网收录,经平台发布内容后,最终儿子的作品被数万人点阅、传播和多人留言鼓励。”田若涵首次参与民间组织写生中国的活动,一鸣惊人,被称为天才小画家。

关于教育小孩,田运海讲究高效陪伴,注重言传身教。生活中,他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奶爸。由于老人都在外地,妻子坐月子期间,热奶、换尿布、给小宝穿衣服,他样样都行。后来儿子到了上学的年纪,他坚持接送和陪练。从小孩和乒乓球桌一样高就开始陪练,平均每周练两次,每次一小时,再忙每周也要抽一个晚上陪练。几年下来,点滴亲子陪练时间的积累,促成了儿子不错的球技和健康的体质。

“有些家长周末把小孩送去上兴趣班,自己却在一旁玩手机,这样是教不好小孩子的。”田运海对此很有感触,周末送孩子来画室的家长也非常认同他的育儿理念。

“对艺术一定要顺其自然。”田运海帮忙妻子把关收学生的时候,会问小孩,“你是自己喜欢画画的吗?”如果小孩不是出于真爱,或者还没有到爱上画画的年纪,田运海会和家长认真交流,以无伤的方式婉拒之。

据介绍,田若涵也是到了五年级才真正接受正规训练学画的。一天,妻子在家画画,儿子洗完澡问,“妈咪你在画啥?我也要画。”妻子同意后,看儿子画得又准又快,很惊喜,立马给田运海发微信:你看涵涵画得多好。的确,造型非常好!比例位置大小都很准。那时候,他们才发现儿子有画画方面的天赋。这种天赋,与其说是遗传,不如说是艺术家庭氛围的影响。

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妻子让他唱歌、跳舞、拉小提琴样样都学过,唯独没让他学习写字画画。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田运海看儿子的字写得难看,才开始教儿子练字。以后,每天放学,田若涵坚持到画室练字画画一小时,再回家做作业,几年如一日。

田运海感慨说,“现在,整个社会都很急功近利,学书法希望几节课就把水平提上来,画画想要画一年半载就成为画家,这都是不现实的。凡是说书法速成、绘画速成的都是耍流氓。”

在家庭艺术氛围的影响下,田若涵文质彬彬,不与人冲突,会隐忍,但骨子里非常好强,从其微信名“绝不认输”就可以窥见。对于生在这样一个艺术之家,他感到很幸福。对于爸爸这个“同行”,他评价道“爸爸画得非常好,但是我没有学过他,走得是自己的路。”没有傲气却有傲骨的田若涵说道。

“我能天天画画,就很幸福!”田运海笑着对妻子说道。

“丈夫开心,儿子进步,我也就很开心呀!” 妻子感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卧龙之行,田运海一家三个画家,榜上有名。儿子田若涵成为写生中国最年轻的会员。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