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听到后方的声音太欣慰了。今天真是太艰难了!”下午,接通夏云鹏的电话,他的声音明显透露出疲惫。
今晨,经过一夜安稳觉,出发前全员振奋,然而下午四点,再听到他们声音的时候,他们却已精疲力竭。
今天,走的全是沙漠地带。一早出发,车队就在沙漠中三次迷失方向。在一个沙丘中,转了两个小时才走了出来。
考虑到迷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他们最终根据导航选择了前往彭加木失踪地最近的一条路线。这是一条从未有人涉足的路线,连当地的向导和驾驶员都从没有人走过。
事实证明,这条探险之路异常艰难。车辆四次陷入沙地里无法前行,多次发生险情。
■车辆驶过扬起的尘土像沙尘暴一样
而就在周到君欲详问遇到了怎样的险情时,夏云鹏却匆匆表示:“我要上车出发了。今天还有很多路要赶。其他车都走了。我也必须走了。”
短短不到4分钟的通话,却将周到君的心又揪了起来。
半小时后,周到君终于又接到了穿越队员的电话:“我们已经抵达八一泉。现在的路况稍微好一点了。”
电话那头隐隐听到飞机“突突突突”的声音。原来,为了应对这样的复杂地形,在经历了多次迷路和陷车之后,队员们也找到了相对节省人力的探路方法——放无人机。
在路况不明的情况下,穿越队伍现在通常会派两辆车前去探路,一般探路车开出10公里左右,没有发现异常情况,才会招呼大部队跟上。这样避免了遭遇极端路况,需要整队折返的周折。而在前途存在较大风险时,穿越队伍选择施放无人机探路。
“今天的路是真正的探险,既惊险也精彩。路况极度考验车技,一路上,我们逐渐找到了方法,有经验的队长也在不断地通过车载电台校正大家的驾驶方式。”夏云鹏说。
■糟糕的路况,极易陷车
当天,他们经过了三种沙漠地形,一种蚕豆大小沙石地,有坡度,易打滑,全员开了1.5小时。一种当地人称为梭梭地(因地上长了梭梭树)的沙地,沙子更细,沙下面有水分,容易塌陷,其间补给车辆因为太重,多次陷入沙地。而现在,他们已经开过了这两片地带,进入了第三片沙漠,这里沙子比前两者更细,不过却容易开一些。
■梭梭树资料照片
一路有惊无险。队员们还发挥了苦中作乐的乐观主义精神,把梭梭地里遮挡道路的“梭梭枝叶(一种植物)”拔起来当帽子戴头上,倒也成为此行独特的风景。
“现在我们又停下来了,一辆车轮胎漏气了,前方依然在探路。”穿越队员第三次打来电话,“当地向导肯定我们的方向是对的,现在离彭加木失踪地还有40公里,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大概两个小时可以抵达。”
在等待车辆抢修和探路期间,向导特别关照队员不要远离车辆,不过做过多活动,节约体能,并第一次发出了尽量减少水消耗的叮嘱。
■等待,探路车回来。本文照片由穿越队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