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地标丨武宁路桥的三生三世,侬晓得多少?


作者:周晶
编辑:周晶
时间:2017-11-15 20:35

苏州河被上海人亲切地唤作“外婆河”,她横贯浦西,在市区绵延26公里流经长宁、普陀、静安、虹口,最终注入黄浦江。在上海城区,苏州河显得格外傲娇。弯弯绕绕的她形成90度以上的河曲有13个之多,其中11个位于普陀区境内。

苏州河在普陀境内的河道长达14公里,为了横跨这条外婆河,普陀人可是架设了不少桥梁。有人戏称,普陀人走过的桥大概比其他地方的人走过的路还多!可见普陀的桥之多之密。

作为普陀乃至上海唯一一个横跨苏州河两岸的社区——长寿路社区似乎在介绍苏州河桥梁时更具话语权。那今天小C就为大家介绍一座有着“三生三世”经历的桥梁——武宁路桥。这座桥是否也承载着你的记忆?


武宁路桥三生三世,,第一生:弃渡架桥

解放前,武宁路桥所在的苏州河两岸称为西谈家渡。南岸工厂众多,而北岸则阡陌交通,一派田园景象。

1955年市有关部门考虑到普陀区苏州河两岸经济发展以及外省市车辆由中山北路进入上海市区的需要,开始建设武宁路及武宁路桥。1956年6月武宁路和武宁路桥同时建成通车。

十年之后武宁路桥第一次改造,进行两侧加宽工程。加宽部分为双曲拱形,三孔,跨河一孔47米,两边跨道路孔各为18.8米,桥宽24.5米,梁底标高8.15米,工程于1967年竣工。


武宁路桥三生三世,第二生:扩容保畅

90年代,上海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期,对交通提出了更髙的要求。随着沪嘉快速公路以及与江浙髙速公路的相继建成通车,大量车辆需要出入市区,武宁路和武宁路桥成了新的交通“瓶颈”。

为此,市有关部门会同普陀区政府决定,2000年拓宽武宁路,使之成为贯通南北的交通干道,与之同时改建武宁路桥为三跨钢结构箱形截面连续梁。

第二代的武宁路桥桥面宽达39米,设6快2慢和双向人行,通行能力大为提高。但桥面装饰和照明都是普通的市政配套,走得可是实用主义风格!


武宁路桥三生三世,第三生:凤凰涅槃

2008年,武宁路桥再次改建,按照“中西合璧”的景观整治,成为苏州河上最具个性化的观赏性景观桥。新武宁路桥依照法国巴黎塞纳河上的亚历山大三世桥的形态进行改造设计。桥上的4座立柱采用艾奥尼克式立柱风格,高达27米的桥头堡使其整座桥梁从周围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的视觉焦点。

新武宁路桥的桥头堡雕塑以铜浇注,表面贴金,分别寓意孕育、萌芽、成长、希望,突显了武宁路桥这个交通枢纽像伟大母亲一样,用坚实的躯体横贯苏州河上,带给人们和谐、甜美、宁静的气息。

忍冬、石榴、唐草、莲花等敦煌壁刻上出现的卷草纹饰的使用,更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桥侧采用的精美东方韵味大纹饰起到美化桥梁建筑立面外观和细部造型的作用,也使得桥身整体更加饱满。

作为上海的西大门,改建后的武宁路桥完美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在桥梁的细部装饰上,双雀报喜图预示着风调雨顺、宝瓶圆柱上的荷叶纹理象征祥和与安宁。

小C虽没有经历过武宁路桥的第一生

但求学时代经常跨过第二生的她前往西宫

这座桥承载过我与小伙伴们太多的欢乐

现在的武宁路桥,是小C上下班的必经之路

每每看到美丽的她,心情便不由地变好起来

一条河,一座桥蕴藏着太多的故事和情怀

武宁路桥经历过精彩的“三生三世”

你与她有着怎样的故事,愿与小C说说么?

来源:上海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