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黑洞③ | 租房贷:贷的究竟是优惠,还是遭转嫁的风险


作者:张益维 沈思廷
编辑:黄慧青
时间:2017-03-15 00:21

青客给租客的入住协议条款。摄影:张佳琪

去年春天,刚刚毕业独自来上海闯荡的刘栗(化名),在号称“上海最大白领公寓”的青客平台上,找到了自己的暂居之地。

“周围的房子,青客给出的会员价是最便宜的。”但她并当时没有意识到,所谓的便宜其实来源于她在不知不觉中办理的信用卡租房分期业务(以下简称“租房贷”)——在她协议签署的那一刻,26个月的房租,就已经一次性从银行支付给了青客。

刘栗等人质疑:青客在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一次性收取这么久的房租,等于是将企业发展的风险完全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如果青客突然倒闭了,我们怎么办?到时候就变成了我们既住不到房子,又要背负银行债务。”

一次性扣掉了26个月的房租

刘栗承认,自己未能识别出一直以分期还款形式支付的房租,很大程度源自于自己对信用卡业务的无知。

“我一直以为,青客让我们办理信用卡,是为了督促我们按时还款,也一直以为,我每个月收到的信用卡最低还款额通知,是青客每月扣掉的房租。”

不过,这个大学刚毕业一年多的女孩更相信,只要有一个人和她做过解释,她就能明白,她其实签收的是一份分期贷款协议:早在她协议签署的那一刻,26个月的房租,就已经一次性从银行支付给了青客。

“从没有人告诉过我,如果不是去年年底,一名学法律同学偶然看到了我的账单,至今我都不知道我居然欠着银行的钱。”刘栗说。

去年春天,刚刚毕业不久的刘栗为了节省开销,在距离工作地点15站以外的地铁沿线寻找住宿的地方,由于资金有限,当时她能选择的房子并不多:“当时看了很多房子,价格都不太满意,只有青客和另一家白领公寓的租房报价和房子位置最合适。”

最终,在看到房子后,刘栗被青客平台的房屋深深吸引了:“青客一名刘姓业务员告诉我,他们是有政策扶持的青年公寓,所以租金可以额外优惠200元,这样我每月的房屋住宿费只要908元。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刘栗当即决定租下此房,以“付一押二”的方式,支付了两个月的押金以及一个月的租金:“因为我是在月末租的房子,多付了一天的房租,所以第一次共计付款2863元。”

在刘栗第一次付款的当天,业务员同时给了她一张“补充条款”,写着“优惠劵使用补充条款——某某分公司优惠劵面值600元。”与此同时,刘栗的第一次付款清单上,也清晰地写明她的第一次付款,已从原价中减免掉了600元,“我当时还挺高兴的”。

上述青客业务员告诉刘栗,刘栗以后若想付款,必须先申请一张银行信用卡,用信用卡还款。同时,刘栗需要提交自己的工作证明等信息。

刘栗都同意了。

“我当时觉得这样做很合理。因为大学里面交学费也是这样通过银行卡扣款完成的。我以为他们要求我们用信用卡付款,是为了将房租和信用绑定,以便督促我们还款。”

刘栗在签订合同的第二天就到青客网点申请了信用卡。“一个40多岁的女的给我办的,把两张表递给我签了字。因为我个人不喜欢借钱,我还特意向她强调,我不需要额度。”同样的话刘栗在向自己单位申请工作证明的邮件中又强调了一次:“因租青客青年公寓,先要申请信用卡(无额度)以缴纳房租,现需公司公章盖章……”

一个多星期后,刘栗申请到了信用卡。每个月,她都会收到银行发来的短信:“……本月账单为人民币908元,最低还款额为908元,到期还款日为……”

刘栗一直按时交纳房租,直到租房的第九个月,她的还款短信被一个学法律的同学偶然看见。

“她问我为什么办理分期付房租?我一开始没明白怎么回事,她给我解释后,我整个人都懵了。我什么时候一口气付给青客26个月的房租?而且还是向银行借钱?”

刘栗马上讲这个情况告诉了另两名因青客而相遇的室友,一个屋子里的三个人都懵了。

“我当时因为自己的事情连房子都退了,刘栗跟我说了以后,我看完账单,才发现我在不知不觉间曾经借过2万多块钱。”刘栗的室友小张说,最终,这笔钱没花完的部分,在其提前结束租房后,由青客退给了银行。

刘栗向记者出示了她的租赁凭证。摄影:张佳琪

消费者质疑青客故意欺瞒

青客:分期业务被多次告知

“我要退款!”刘栗在得知自己已支付给青客26个月的房租后,态度坚决,因为“在我们的协议上,从未写过要一次性支付26个月房租”。

“这是一笔分期。”青客业务员回答。

“你们一开始没说要分期。”刘栗很生气。

“我们是在协议中写清楚了VIP会员要支付26个月租金的。”

得知有消费者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了分期业务而进行投诉后,青客的工作人员也觉得十分冤枉。他告诉记者,他们不仅在租房协议中写清楚了分期的规定,还在新版的消费小票中,将条款进一步给予说明。

在青客平台的的租房协议上,涉及分期的业务被以这样的形式说明:“一次性支付26个月租金为VIP会员享受VIP会员补贴200元/月,补贴款项划入会员使用费账户,一次性支付6个月房租的普通会员享受200元/月的优惠补贴。一次性支付2个月租金为月租会员享受月租会员价格……申请公积金贷款或者银行分期的客户,需要根据公积金中心和银行的规定办理,是否通过审批由金融机构决定。”在这条名为“会员价格”的条款中,青客还强调:“任何原因无法通过会员银行分期审核的,即为普通会员。

“后来,我们为了能够更好的说明分期业务,又在消费小票上做了进一步解释。”这名青客工作人员说,这条解释为:“通过银行分期审核的会员将自动升级为VIP会员,会员补贴200/元,审核通过起5日之内变更合同。”

不过,由于刘栗办理分期业务较早,其得到的小票为尚未增加解释说明的小票。

消费者质疑违约风险转嫁消费者

青客回应:不存刻意隐瞒的情况

14日晚,青客方面回应称,青客的租金专享分期业务说明,在青客办理长期租赁协议的客户可以向合作的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申请分期贷款,贷款费率由青客承担。青客在签约时对分期告知方式有:线下签约机合同签署界面、APP签约合同选项界面、服务中心广告展架、告示栏及业务经办员口头告知。

此外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派遣至青客公司营业点驻守的工作人员,会严格按照银行办理分期贷款的规程,要求客户亲自填写分期办理材料、解释合同内容并留存影像资料,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办理分期贷款的所有银行材料均为报备银监会的合规材料,为避免误解,均逐字逐句加以说明。由于银行及金融机构采取与青客服务中心同点办公的驻点工作制,绝大部分客户的分期申请均是在青客签约现场办理,即便在签约时存在个别业务员未尽充分解释义务的情况,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及工作规章也能够加以弥补;同时,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办理材料抬头均明确印有“专项消费”、“分期”等核心词眼,具体内容中囊括办理分期所必需构成的:“分期金额”、“分期期数”、“商户名称”、“专项消费名称”等以及明确的由客户签字确认的“我已明确知晓协议内容”声明,客户办理结果会由银行及金融机构通过客户预留联系方式短信通知、每期扣费客户可在金融机构官网或APP、短信通知查阅等情况。

对此,刘栗承认自己存在一定的疏忽:“我从来没有办理过信用卡或者分期,确实不熟悉信用卡业务,但是当时如果我能够得到正确的告知,我会理解分期合同和信用卡合同之间的区别。”

青客工作人员还特别强调,青客还有三天无理由退房的(规定),消费者发现自己并不想办理分期业务,完全可以退租或者选择短租业务,分期是仅提供给长期合同的一个可选方式。

但,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由于青客平台的租房协议和信用卡协议并非同时签约,一些在和青客签订租房协议中被误解的消费者,即使在和银行签订信用卡协议时了解了真相,也可能由于过了无理由退房时限,而遭遇要么违约,要么续约的尴尬。

在青客租房时只有17岁的女孩小星,就曾因为过了自由退房时限,而差点落入只有损失押金才能离开的窘境:2016年6月,青客业务员为她办理租房业务时,告诉她需要办一张信用卡,才能享受租房价格的优惠,小星欣然同意。然而,在签订租房合同一个星期后,当小星真正办理信用卡时,她才被银行方面告知,年仅17岁的她,尚没有办理信用卡的资格。

因为无法享受租房优惠,小星随即要求退房,却因为已经过了三天无理由退房期限,被告知违约将不退押金。

“为这名17岁女孩办理租房合同的业务员确实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况,居然给一名不满18岁的女孩申请了分期租房服务。我们将押金退还给了小女孩,并开除了这名业务员。”青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刘栗每月的付款明细。摄影:张佳琪

消费者质疑转嫁风险

银行:消费者的担忧可以理解

“我们已经尽量通过技术手段提醒消费者,这是一个分期业务,大多数消费者对我们的服务是满意的。消费者存在误解只是极少数的情况。”青客的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说,“利用银行分期业务收取租金,对企业而言,能够快速回笼资金,降低收租业务量;对于消费者而言,则可以获得价格上的优惠,而且银行分期业务的手续费是由青客承担,不收取消费者一分钱。我们不能理解消费者为什么还会质疑这项业务。”

然而,刘栗等人对这名工作人员的说法并不认同。刘栗等人质疑:青客在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一次性收取这么久的房租,等于是将企业发展的风险完全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

“如果青客突然倒闭了,我们怎么办?”刘栗质疑,“到时候就变成了我们既住不到房子,又要背负银行的债务。所以,我们等于是变相地为青客的未来承担风险。”

为青客办理信用卡分期业务的上述银行一名工作人员私下坦承,刘栗等消费者的担忧可以理解:“所以我们一直保持开放的态度,消费者选择、不选择分期都可以。至于企业(指青客)采取了哪些手段鼓励分期,是企业的行为。”

这名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企业真的倒闭了,租客和房屋的租赁关系如果都不存在了,可以向银行提出申诉。

记者体验:

业务员始终未详细解释“分期”详情

据刘栗等人描述,青客业务员在交易过程中并未告知其享受的优惠来自于分期付款业务。他们的说法是否属实呢?

3月5日,记者在青客官网随机选择了一套正在出租的房屋:这套房间被标注了2个价格,一个是原价,另一个价格为会员价,比原价低500元左右。点击会员价后,会跳出一排小字:“具体可享受的优惠请咨询服务中心”。

“这个房间1390元差不多。”业务员告诉记者。

“可是这个房间网上标了2000多元啊。”记者问。

“网上标的价格是没有调价空间的。这个房子我这边原价1678元,我最低可以给你打折80%,变成1548元,然后你使用会员价可以达到1390元。”该业务员解释。

他继续解释说:“合同你要签一年,办理我们的会员分期。这是一年租房的合同价格。我先给你办理一个登记,首次是按原价押二付一,这个月按天算,其他月份你的这个房子月租差不多1390元。”

在记者进一步追问办理会员价究竟怎么收费后,该业务员进一步解释:“你签了合同后,你选择当天付也可以,第二天付也可以。然后你就办会员,前面两个月付原价,审核通过后,开始交1390元。”

“如果我会员审核没通过怎样办呢?”记者问。

“这个不会的,你工作了吧。一般有工作的,我们这里没任何问题。”业务员说。

“那我第一个月为什么不能付1390元?”记者问。

“一般是先办会员,这个需要一个星期左右。你通过审核之后,前面两个月不是多付掉10%么,会退到你的会员账户上去,我们不会占你便宜的。”业务员说。

“会员还要审核的?”记者问。

“对,资料要审核的。”业务员。

根据青客的租房协议,这名业务员口中描述的会员价格即为分期后价格。但是,在长达40分钟的暗访中,这名业务员仅两次提及”分期”二字,时常总计不到5秒。其他时间,无论记者如何追问,业务员始终以“会员价”的形式,来解释这项优惠。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