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回忆录 | 举着“洋灯罩”在蚊帐内烫蚊子,你听说过吗?


作者:朱惠兴
编辑:黄吉
时间:2017-10-09 16:06

在杭州女儿女婿家小住了10多天,各社区居委会上门送宣传资料,防蚊灭蚊,特别要警惕带有“登革热”病毒的“花蚊子”(学名白纹伊蚊)。

■ 花蚊子

由此而想起了我们上海长风地区在那个年代的灭蚊故事。那个年代听说过“登革热”,有“花蚊子”,但很罕见。有一种是灰蚊子,因为家家户户都有,所以我们叫它“家蚊”。

■ 灰蚊子

“家蚊”好像是家养的一样,吮血,但一般不传染疾病。当然,对蚊子还是要消灭。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一个村既有居民小组(居委会)又有村民小组(村委会)管理,对灭蚊“齐抓共管”。居委会负责宣传发药,村委会则派人背了个像灭火器一样的“药水罐头”,对粪坑、脏水沟等积水部位喷洒药水。

河浜里不能喷洒药水,因为村民要用水。

河浜里的蚊子幼虫自有“穿条鱼”来吞食,还有蜻蜓、蜘蛛、蝙蝠等,它们也都吞食蚊子。蚊子也是“生物链”上的一环,如果没有蚊子,恐怕这些“物种”的“吃饭”都成问题。好在蚊子多,也灭不完,不必“杞人忧天”。

还有一招灭蚊的办法:

就是用涂有肥皂液的面盆,朝蚊群来回舀动,面盆内会黏住很多黑乎乎的蚊子。随后用开水一烫,盆内的蚊子浮在水面“死光光”。

年轻时我常用此办法,每当傍晚时分,门前场地时常会出现一群灰蚊子在舞蹈。面盆舀动,蚊子啪啪中招。

灰蚊子有时候门槛也蛮精,你用面盆舀它们时,它们也会朝高处飞去。可没有料到的是,它们的天敌蝙蝠正在高处来回“巡视”,蚊子也就成了蝙蝠的“盘中餐”。

室内驱蚊用“三星牌”蚊香,效果很好。但后来“三星牌”不见了,有的是其它牌子的蚊香。也奇怪,我曾买过某牌子的蚊香,点燃后袅袅轻烟,一只蚊子在蚊香上快乐舞蹈,对蚊香“打KISS”呢,好像是在说:想“蚊”我?侬帮帮忙!为此,我曾画过一幅漫画,题目是:《“吻”香》(并非嘲弄某品牌)。

蚊帐是少不了的

小时候睡觉前,母亲总要把帐子里的蚊子,用蒲扇扇出来,用肉眼观察一下没有了,就合上“帐门”用木夹子夹住。有时候我醒来,还看见母亲举着“洋灯罩”(煤油灯),用玻璃灯罩的上口在烫蚊子,一烫,蚊子就掉进灯罩内。可能是我的睡相不好蹬开了蚊帐,也可能有漏网的蚊子在帐内,做母亲的会凭感觉知道。我呢,迷迷糊糊地继续睡觉,只觉得那煤油灯光变成了一个点,渐渐远去,像星星一样……

待我做父亲后,我也拿起了蒲扇,把女儿帐内的蚊子扇出来,好让女儿睡个安稳觉。但不用“洋灯罩”了,因为老屋里有了电灯泡。

本地灰蚊子“老实”,叮人吮血前“嗡嗡叫”,来一番“广告”,告诉你:“我来了”。因此,容易被人听到,被拍打。叮人吮血,光明正大。不像“花蚊子”,披一身黑白条纹衫,不声不响搞突然袭击,直到你又痛又痒时才知道被叮咬。而它,早已不知去向;或者看见它还在叮咬,你要伸手去拍,它身上仿佛有眼睛似的,很快就飞掉了。

前人有则笑话,说蚊子吮血是“红绡帐里佳人睡,被我偷来一点红。”我看用在“花蚊子”身上更为妥帖……

蚊子吮血,该打。

但因为不打蚊子而被“上纲上线”的,也是奇葩。我的母校有一位老师,信佛不杀生,自然也不打蚊子。每晚睡觉前,总要在他老爸床上的帐内让蚊子吮血吮个饱,随后再让他老爸去睡。

现在,长风地区农村早已“城乡一体化”,灰蚊子已难见其踪影,倒是“花蚊子”时常来骚扰。有时候我也会傻傻地想,耳边怎么没有了灰蚊子那熟悉的嗡嗡声?哈,那远去的嗡嗡声里有着“乡音”哎。还有,忘不了母亲举着“洋灯罩”在蚊帐内烫蚊子……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