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人们去菜场买鸡蛋,也就区分个草鸡蛋和洋鸡蛋,但是近年来,市场上鸡蛋的品种越发五花八门:笨鸡蛋、土鸡蛋、山鸡蛋、初产蛋、绿色鸡蛋、特殊营养蛋……它们之间的价格有时候能相差几十倍。那么,鸡蛋真的是越贵越好么?并非如此。
华东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刘少伟介绍,鸡蛋的营养价值与其价格、蛋壳颜色、“土”还是“洋”并无关联,而与其新鲜度有关。
近日,沈阳市消费者协会对市场上销售的25款鸡蛋的样品进行了比较试验。此次比较试验是消协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在万象城、大润发等超市购买,平均价格每500克从2.29元到87.25元不等。所有样品均为同一品种、相同批次、保质期内的商品。
结果出乎人们的预料:一斤2块多的鸡蛋,和一斤80多的鸡蛋,它们营养成分却没什么区别。25款鸡蛋营养成分含量仅仅略有差异,蛋白质最高含量为14.6g/100g,最低为11.3.g/100g,只相差3.3g/100g。令人震惊的是——87.25元/斤的山鸡蛋(25号),还不如2.29元/斤的普通鲜鸡蛋(11号)蛋白质含量高……
虽说80多元一斤的鸡蛋里,钙、镁、钾确实比2元的高了一些,但其实意义并不大。拿钙来说,一个约50克的鸡蛋里高出7毫克钙,还不及人体每天需要800毫克钙量的1%,靠牛奶补钙,可比买贵鸡蛋补钙实惠多了。也就是说,此次检测结果表明,便宜的普通鸡蛋比起昂贵的“花样鸡蛋”,营养价值其实没什么太大差别。
近年来,土鸡蛋受到消费者追捧,人们往往想买的是那种农家自养、不吃饲料、自由跑动的鸡下的蛋,这种蛋也叫“笨鸡蛋”“山鸡蛋”“走鸡蛋”“农家蛋”等等。
不过,市场上销售的土鸡蛋却极少会是这种“理想”状态下的蛋。华东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刘少伟表示,现在很多农户养的用于出售的鸡蛋,也是喂饲料长大的鸡所下的。大量供应市场的“土鸡蛋”,显然不是靠自由散养的鸡下蛋能满足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而且,即使是真正的农家散养鸡,它的鸡蛋也不一定比量产的鸡蛋更优质,相反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量产的鸡蛋由饲养的母鸡所下,饲料都经过专业的营养配比,而农家散养鸡吃入的东西反而不可控,比如农家喂给它吃搜了的剩饭、吃发霉的谷物,它自己出去吃到了洒了农药的食物,这些毒素也是会到鸡蛋里去的。
至于老百姓会觉得“土鸡蛋”“草鸡蛋”比“洋鸡蛋”香,也并不代表它们的营养价值更高。刘少伟介绍,这种鸡蛋之间的风味差异,只是源于鸡品种的不同,草鸡蛋往往蛋黄占比大、脂肪含量和胆固醇含量更高,因此吃口比较香。
所谓“初产蛋”就是母鸡下的第一窝蛋,被商家宣传为“开窝蛋”、“聪明蛋”,声称其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还特别适合孕妇和小孩。不过,上述测试显示,初产蛋的营养价值并没有什么特别,有的甚至还不如普通鸡蛋。这是因为,初产蛋是鸡的头窝蛋,不排除这些鸡发育不好的情况。
有些人把红壳和白壳作为判断鸡蛋好坏的标准,比如有些人就觉得小小的粉红壳蛋就是“土鸡蛋”,也是错误的。刘少伟指出,蛋壳是什么颜色完全取决于下蛋的鸡是什么品种,下红壳蛋的鸡无论是如何喂养都是下红壳蛋,白壳蛋也是一样。而且红壳鸡蛋和白壳鸡蛋的营养成分差距很小,纠结哪种更好无意义。
那么,消费者在挑选鸡蛋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刘少伟建议,消费者宜从鸡蛋的新鲜度上进行挑选,一般新鲜的鸡蛋蛋壳表面会有一层“白霜”,这是鸡蛋刚被生产出后后表面防护细菌的一层膜,久置后就会消失,因此有“白霜”的鸡蛋最新鲜。而不新鲜的鸡蛋通常颜色发暗,营养价值也慢慢失去了。散黄鸡蛋不宜食用,因为一旦出现散黄,就说明鸡蛋内部已经出现了细菌。购买鸡蛋后,应尽快放入冰箱冷藏,一般情况下鸡蛋可放置1-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