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 | 评弹版《繁花》,有周立波《笑侃三十年》的味道


作者:毛奕云
编辑:毛奕云
时间:2017-04-02 10:43

大世界正式运营(3月31日)第一天,周到君出于对《繁花》的爱,去看了评弹《高博文说繁花》。

■《高博文说繁花》全程节选 由《高博文说繁花》剧组提供

不料,去掉细密的心理和环境描写,跳过主人公的童年,开头就是八十年代沪生和梅瑞轧朋友——这让这部评弹不那么像原著,反而更像周立波的《笑侃三十年》。特别是说到“BP机”和“打桩模子”时,真的是瞬间穿越!

编剧的本行是编滑稽戏的,评弹和滑稽戏的融合,算得上一大看点。


滑稽戏专用的“老上海才懂”的梗,你认识几个?

十个老上海才懂的梗,你认识几个?

1、洋插队:出国留学。当时,上至高干子弟,下到平民百姓,都想去外面学一学,看一看,闯一闯。

2、小火表:每家都有大火表,但是有的人家为了节电,就自家申请了一个小火表,功率很低。有种人为了更节约省电,就把小火表的一条线搭到外面24路电车(《繁花》中大多数主人公都居住在24路沿线)的小辫子上,这样下来一个月电费基本没有开销。

3、清咖:美式咖啡。又是这种药水的味道!下次直接上咳嗽糖浆吧。

4、翎子:两个全是聪明人,扔出来接得住的,是只彩色翎子。

5、谈恋爱的去处:八十年代谈恋爱,也就这么几个去处。外滩情人墙、人民公园恋爱角、还有这里的大世界……叫现在有新名词了,看电影叫IMAX,兜公园叫赏樱花看桃花,吃咖啡去星巴克,最好外滩半岛酒店下午茶。

6、头轮电影:看电影选择大光明、大上海、美琪,当时这些大影院都放头轮电影,票价也是最贵的。

7、情侣咖啡馆:这些影院都设有情侣咖啡馆。走进去,不是走进去的,是摸进去的——灯光暗!说伸手不见五指有点过分,隐隐约约看见自己五只雪雪白的手指甲盖还是贴切的。

8、上门:要知道那时男女谈恋爱,是不可以随便上对方的门的,除非确定了,双方家长点头同意,毛脚才能战战兢兢地上门。

9、上门的礼数:一把冲锋枪,二百发子弹,两只手榴弹,这是必不可少的。恐怖分子搞政变啊?什么冲锋枪手榴弹的?这是那时的切口。冲锋枪就是一只金华火腿,二百发子弹就是一条牡丹牌香烟,两瓶上等的白酒是像两只手榴弹啊。这是礼数,也是面子台型。

10、数电线木头:以前称谈朋友为数电线木头,因为没地方去,又不想过早分开,只有逛马路数电线木头。

听播客算什么新鲜事?人家老先生都听了几十年书了

听戏前聊天,排在前面的老先生说“我已经听了几十年评弹了,书我是不看的。”

原来评弹还有这个功用,想看书却看不进的童鞋,你们有希望啦!

喜欢评弹的人比想象中要多。很少有另一种传统戏剧,在革新上会遇到这么多反对意见——“琵琶和三弦一定要有”,“加钢琴干什么”,“不伦不类”。

在革新上最积极的高博文,也多次强调“当人们感受到评弹的魅力后就会发现,其实最传统的评弹才最有味道。”

不过,热闹背后蕴藏着评弹的危机。虽然喜欢的人很多,却多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年轻人很少。

相比昆曲,评弹在“年轻化”的路上走得不算顺利。

周到君觉得,评弹和年轻人主要的隔阂在于节奏和内容,而非旋律和方言。作为最随性的古典戏曲,评弹几乎什么都可以唱,白描之中,尽叙家长里短。

《繁花》作者金宇澄,祖籍苏州,从小在评弹的轻弹慢唱中长大他自叙写《繁花》时,“耳朵边一直有一位苏州口音的上海老先生,一个人慢慢讲,声音不温不火,不高不低,再麻烦的背景名堂,再吵闹的男女对白,先生总是笃定泰山,有哭有笑,有俗有雅,说得源源不断,像是用不着我考虑,我只要听,只要记就可以了,真是特别……”

在大世界里演评弹《繁花》,更是再合适不过了,“今朝高博文先生来说《繁花》,像这个过程今朝又回转了。回到了一部评弹说书先生的书里,有意思,苏州口音,上海口音的老先生一转身,回到了传统大世界,一个可以开口说,开口唱的环境,我这是做梦,还是真的,蛮好蛮好,我乐观其成的,谢谢高先生。”

选个周五的下午或晚上,去大世界听《繁花》吧~

《高博文说繁花》

演出时间:每周五16:00,19:30(两场演出内容相同)

演出周期:每周一回,共33回

票价:60元(大世界门票,需提前1-2小时入场领预约票)

演员:高博文、黄海华、陆锦华、吴静慧、解燕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