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赖声川谈“育儿”?没错,请你把张大的嘴巴合起来,听他细细说~~
我们常常见到自带气场的“赖导演”是这样的↓↓
■赖声川近影。摄影:何雯亚
其实我们更好奇,赖导演回到家,会变成怎样的“赖爸爸”?
太太丁乃竺说:
比起我,赖老师似乎更加懂得如何跟小孩一起玩耍。
■赖声川与家人。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
女儿们说:
爸爸的心理年龄也就不到10岁,和他在一起时,感觉他就是个孩子,比我们还小。
于是,“文艺货”这次请赖老师出镜,和你分享他的“爸爸秘籍”。
他说,对孩子来讲,有些事比“成功”重要得多。
文艺货问“赖爸爸”
赖声川说:
我觉得,现在社会上最缺的还是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现在一味地去追求所谓的成功、赚钱,那如果所有赚到钱的人都很快乐,那显然这个方法是正确的。
但问题是,现实并不是这样的。
我们看到世界上太多珍贵的东西并不是用钱可以买来的。
致家长
如果你教小孩的原则是别人说什么好就是好,那这个原则就不是太坚固
◆问
现在孩子一出生就各种“比赛”,爸妈也被逼成“虎妈狼爸”,好辛苦!
大部分家长当然是希望孩子好,他们对孩子的爱是完全不用质疑的,但方式是否正确呢?有个问题出现了——你作为家长,到底要用什么准则来教育小孩?如果你的原则只是别人说什么好就是好,那这个原则就不是太坚固。
◆问
对于教育方法,年轻爸妈其实也很懵懂,所以上名校看上去是比较有“操作性”的方法。
到底什么对小孩好呢?好的学校才是对小孩好?可是,有的小孩可能在体制内不适合读书哦,这我知道,因为我自己也教书。有的小孩其实根本不适合那个轨道,进去以后会失败的,失败以后怎么办?况且,成功了也许反而更悲惨,因为小孩子不见得快乐。
孩子的成长是有季节性的,而且每个人的季节都不同,你不能说春夏秋冬,大家都一定要那样来。有的小孩20岁才会开花,有的5、6岁就可以接受很多东西。但我们的教育不管这些,让所有7岁的人全部在一起上学,那当然有些人会飙出来,有些人会落后,不能说那个落后的就很差。
◆问
但并不是每个爸妈的内心都可以强大到接受这种“差异”。
现在的教育制度本来就很困难。在我的理想中,应该是针对每一个人有不同的教育方式。那怎么可能?难道我们有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班吗?但是,有一千个学生就会有一千个家庭。所以,最重要的教育还是来自家庭。
◆问
那作为爸妈,要给孩子怎样的家庭教育呢?
■儿时的赖声川。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
父母们如果没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孩子们就会被带向一个所有人认为所谓成功的方向。
比如我的时代,就往理工科推,做科学家,学电脑,那才是最“高贵”的。我女儿她们这一代,就一直推向MBA、企业管理。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这样的理想其实已经破产了,我们开始反省,世界的很多问题恰恰来自金融界的种种贪婪,所以它也不再是一个“高贵”的目标了。
我这个行业,在我那个时代都是被列为最低等最下贱的行业。等我当了教授,我带的头两届学生都是很辛苦的,没有一个不是经过家庭革命而学了艺术的。现在,三十年风水轮流转,艺术、文化创意又变成最热,出国留学也是要搞剧场搞电影等等。
我很幸运,我妈妈鼓励我做任何事情。
◆问
要做到像赖妈妈那样的家长,内心要很强大吧?
家长的确需要内心强大,这个“强大”是指,你需要开阔的视野。
其实就是家长自己,必须重新认定什么叫成功,什么叫快乐。我最幸福的是,我妈妈让我自己决定未来,但自己决定的未来自己要负责。这个家庭教育对我来讲是很重要的学习。
所以,我对我的孩子,也从来没有说一定要做和我同一个行业,我鼓励她们去发现自己的人生。后来证明,两个女儿都很独立,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当然也有喜欢的想要教给她们的东西,但是小孩会告诉你,总有些事情跟你想象的不同。
致小孩
独立思考和对万事万物的尊重,是比成功重要太多的事情
◆问
你和丁姐当年都是学霸,你们能接受自己的小孩不是学霸吗?
当然能接受女儿们不是学霸,要求小孩跟自己一样,是一点都没有逻辑的想法。每一个人都不一样嘛。
■两个从小都一路名校的学霸,结婚后还一起去美国读学位。图片来自网络
◆问
当学霸不是最重要,那对小孩来讲,学会什么是最重要的?
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万事万物的尊重,这才是最重要的。
对人、对万事万物的尊重,其实就是不要妄下价值观的判断。你要让小孩学会有自己的判断,你要问他,你有没有看清楚这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怎么一回事?
有一件事我一直是这样做的,到今天还觉得这很对,就是“你不要有太多思想”。听起来有点矛盾,其实这个“太多思想”就是对于人和事,不要有太多的价值判断,不要告诉小孩,一个人如果样子邋里邋遢,他就一定是怎样……
你只有看清楚后才能下判断,不要拿一个泛泛的社会价值来说别人,好比这家人好穷所以怎么样,这家人好有钱所以怎样。你自己要看清楚,他作为一个人本身的特质。
“赖爸爸”的育儿实例
实例1:爸爸妈妈怎么带5岁的小孩去欧洲旅行?
老大5岁的时候,带她去了欧洲,7岁的时候带她去了印度。这种长途旅行之前,我们都是跟她约法三章的:“爸爸妈妈要去欧洲,有点想带你去,但是我们也觉得不太可能,因为我们只会去参观一些你可能觉得很无聊的地方,教堂啦,美术馆啦,我们会花很多时间在那里,你走路腿会很累哦!”
“不会(她说)!”“真的吗?那你到时候不能抱怨哦!”“不抱怨(她坚持)!”好,那我们就带她去。然后,整个旅行从头到尾就非常愉快。
实例2:怎么让7岁的小孩自愿在旅行中写日记?
到去印度的时候老大7岁,我跟她讲,“我们这次要去的地方很穷,可能去一些好朋友家里,你可能会觉得很脏,你会抱怨吗?不会(她回答)!你会嫌吗?不会(她坚持)!”我要先给她一个概念,让她知道每一个地方都会有不同的状况,她要学会自己去看,然后再下判断。
后来,她在印度的日记在台湾的《民生报》连载了,真的写得蛮精彩的,我记得她写看到一匹很瘦小的马被主人打,她非常非常痛心。还有一篇文章写小孩眼里印度的交通工具,她写了很多很多,也许是我们大人视角根本都看不到的。
后来非常神奇的是,当年我们去了一个印度北部的小镇,现在我大女儿就住在那个小镇。所以说,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创造什么样的缘分给你的小孩,她在哪一年遇到的什么样的事情,会让她开花结果。
■美丽的耘耘邂逅了不丹驻科威特大使的独子,现在他们和一对小儿女幸福地生活在印度。
实例3:小孩脾气有点大,怎么破?
我记得我小女儿大概5、6岁的时候,脾气有点大,我太太就教她说,我告诉你,发火就像是一匹野马在你心里狂奔,你会变得没有办法控制它,下次发火的时候,看看能不能看到那匹马。
过了一阵子,她突然跟她妈妈说,我看到了,我看到那匹野马了,怎么办?我要怎么控制它?我太太说,嗯你能看到说明你已经非常好了,然后,你要自己想办法把这匹马拦回来……
赖声川一键搞定熊孩子操作手册
攻略篇1
即使不能陪伴也要让孩子感受到爱
赖声川丁乃竺这对爸妈很忙碌,比很多爸妈都要忙碌很多。那,怎么对付两个狮子座的女儿?
赖声川说:“尽量把所有的爱都给她们,也尽量让她们知道这件事情。我会跟她们说,爸爸没有办法每天牵着你的手接你放学,但是我会努力啊,我会一直努力。”
这个努力不是随便说说的,大女儿一直到小学毕业,赖声川每天早上都要自己起来帮她做早饭,送她上学。
还有一点,就是“尽量保持一些很深刻的沟通。还有就是陪伴,她重要的时刻,我一定要到场。”
攻略篇2
把小孩当大人来对待
“我把她们当成独立的个体,就算婴儿时期、一两岁,我都会跟她们讲,你有你的选择,你现在是要选择跟我闹?好吧,那你就闹吧……她慢慢会发现,虽然自己是一个小孩,但是也可以有选择权,是选择大吵大闹还是听话,还是要干点别的(于是她就不闹了)。”
赖声川说,这个方法还不错,万试万灵。而且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长期下来,女儿们跟他的关系非常近,“她们现在长大了,老大也三十几岁了,我们什么话都能讲”。
攻略篇3
让他服气而不只是听话
赖声川说,要让小孩愿意听父母的,尤其当小孩到了一定年龄,他必须要能对你服气才行。
“我觉得女儿们对丁乃竺是绝对服气的,这个妈妈跟她们讲的人生道理绝对扎实。”
攻略篇4
父母要给孩子正面的能量
赖声川说,“我自己也常想,有这样的爸爸和妈妈,做我的小孩会有怎样的感受。我觉得我和丁乃竺两个都调整得很好,也不是说一个黑脸一个白脸,不需要这样子,我们两个都做到对孩子有正面的能量,这个更重要。”
攻略篇5
爱玩才会“赢”
在家里,讲道理的事情通常由丁乃竺来做,而赖声川这个爸爸主要负责陪玩:“所有玩的事情都找我,所有讲大道理的事情就找她。”
蓝马
以上“爸爸秘籍”,让我们看到了赖声川家的“育儿理想国”,这个夏天,他做了自己40年来的首部儿童剧《蓝马》,决定把赖家小孩的床头故事分享给大家。
“赖爸爸”和“赖外公”分享赖家小孩的床头故事
■super外公赖声川。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
作为一个导演兼爸爸,赖声川是绝不满足于只给女儿们读《格林童话》的,他会自己编故事,比如《蓝马》——
“是我乱掰出来的故事,掰着掰着故事就会发展,但是一直没有结局。结局就是她们睡着了,我的目的达成了。”现在,这个家传故事赖声川已经开始讲给外孙们听了。
故事来自女儿们长大的家里客厅墙上的这幅《蓝骑士》。
■蓝骑士。图片来自网络
这幅画在赖爸爸心目中是西方现代绘画史表现主义的里程碑。
但有趣的是,这次排舞台剧,作为编剧的小女儿仙仙却表示,“爸爸,我小时脑子里的蓝马不是这样哒”。原来,仙仙小时候想象中的蓝马是这样的↓↓
◆《蓝马》讲的是什么故事?
很多年前,赖老师在路上看到一对母子对话。婴儿车里的小朋友指着天上的云说,“狗”,那个妈妈立刻打了小孩一巴掌,说,“天上那个哪里是狗,明明是云。”
“我当时非常生气,觉得这个妈妈很残酷,也许那个小孩一辈子都不敢提这个事情,他的想象力就那样被他妈妈毁掉了。《蓝马》的故事跟这件事也有关,就是我们要想好,一个小孩如何长大,他的自觉如何完成,他要怎么去面对这个世界。”
◆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和小朋友一起看《蓝马》?
这匹蓝马有时候会变成灰色,一旦变成灰色,它就融到所有背景里去了,你就找不到它,但你必须找到它,因为它身上有很多魔法。这就有主题了——我们是否要融到背景里,还是要被人们看见?
这些东西,孩子完全可以看懂,那么作为父母要怎样跟他讨论?父母要稍微有点思想准备,回家是不是能够回答孩子的问题,这会有点挑战哦!
演出地点:上剧场(上海市肇嘉浜路1111号,美罗城5楼)
演出时间:8月3日—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