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着灯箱的广告桩、依靠免费停车赚人气的充电桩、专为员工准备的福利桩、配备上百个充电接头的超级桩,过去的一年间,充电桩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生根发芽,并且努力地活得更好。
据有关机构的统计,目前上海约有两万个新建充电桩,其中超过一万个桩是17年以来建成的,上海的新建shoppingmall、办公楼、以及时尚地标几乎都已布桩。
充电桩按上了,电动汽车是否就可高枕无忧?近日,记者对上海的充电桩进行了一番体验,结果显示,充电桩的前途很美好,但现实稍显骨感。盈利难、车位频频被油车占用等等问题依然需要解决之道。
安悦充电是上海充电桩市场最大的运营商,拥有全上海超过八成的硬件,除此以外,国网、充电队长、中国普天都已进入,充电桩企业正在向每一栋楼、每一个小区渗透。
绿地缤纷城是沪上的新时尚地标,在这座徐汇滨江最新推出的shoppingmall的地库内,最吸引眼球的无疑是连成排的安悦充电桩,数量不少于30个,就数量而言,绿地缤纷城的新能源意识在上海的商业中心里可以说是名列前茅呢。
充电桩其实相当好用,缤纷城的充电桩全部来自安悦充电。找到一个有桩的车位停车,先仔细阅读充电桩上的使用指南,按照指南,打开安悦充电的app(鉴于上海大部分充电桩都是他们家的,建议在家先下一个app,使用起来方便。),扫一扫二维码解锁完毕,提起充电枪,插入车上的接口,车辆和充电桩均提示车辆进入正常充电状态,锁上车门可以逛街去了。
一边逛街喝茶、一边就可以查询充电进程,充电2.2度,可以增加行程13公里。充电一个小时,要回家了,在app上点击结束充电,计费4.3元人民币,把充电枪拔下放回桩上,充电过程还是相当便捷的。更重要的是绿地缤纷城现在还是免费停车,看来长期停车充电也不怕。
利用长时间停车吸引邻居们来充电的商场不在少数,浦东的富荟广场可以免费停车4小时,很多新能源汽车车友们都爱逛这个商场。安悦充电包揽了富荟广场所有的充电桩,生意好时,每个桩位都再充电,4个小时充电够一辆荣威e550跑上50公里了。
充电桩遍地开花,样式也是五花八门。
一些老牌商场也加入到了充电桩的布局中。新天地时尚购物中心开业已经有若干年了,近日,这里成为时髦的充电桩新赛场,购物中心的地库里布局了国网、充电队长和上海普天众多充电桩,再加上旁边复兴soho里的安悦充电,新天地可以称为上海充电桩竞争最激烈的地方。
对于各家的桩记者也进行了一番比较,国家电网在布局数量方面仅次于安悦充电,而且布局了不少支流大桩,对于特斯拉之类的电动汽车来说比较方便,充电队长、上海普天等小规模车桩公司运作比较灵活,比如可以使用微信扫一扫来充电。
就价格来说,目前各家充电桩公司几乎都不收服务费,只收取电费,行情就是2元左右一度电,国电稍低,大约1.6元一度电。
不过,各家在选址方面还是各有所长,特色比较明显。
国家电网正在高速公路沿线积极布局,g15、g60和g42沿线,记者进行了简单的调查,目前g15、g42已经开始布局充电桩,其中既有直流、也有交流,不过位置比较偏僻,比如g42无锡服务区的充电桩就被安装在了角落里,到休息区不太方便。
安悦充电的优势除了规模以外,还有一个新品种——超级充电站,这可谓是充电桩市场上的新物种。
记者就特地探访了位于上海军工路的安悦超级充电站,这个充电桩占地面积与中型加油站差不多,有六根直流桩,其他的停车位全部是交流桩,其中有12个地面停车位,其他都是立体车位,相对于地面车位,立体停车位安装充电设备更加一气呵成,充电很方便,也节约地方。直流加交流,这个充电站总共可以容纳将近50台车一起充电。
记者想体验一下充电站的速度,把车停到了大型的直流桩上,工作人员赶紧过来提醒,“你的车是混合动力,不能用直流桩,电池会充坏的。”
赶紧换去交流慢充,打开app,启动充电,充电站里有专门供驾驶员们小憩的场所,不少上汽大通电动车的车主们正在扎堆休息,小小地奢望下,要是有个星巴克就好了。
“即使是亏损,我们也要继续布局,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创造条件。”近日一位充电桩公司的老总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热闹的表象背后,是充电桩市场走不出的困局。
充电桩停车位被占,这几乎是每一个充电桩目的地都面临的尴尬。在绿地缤纷城、在虹桥机场、五牛城、甚至超级充电站里,都可以看到传统燃油车大摇大摆地占着充电桩车位,电动车车主只能摇摇头再寻车位。
俗话说的好,流水不腐,充电桩也是越用越强大,那些乏人问津的充电桩很容易损坏,废弃。在高速公路沿线,在天目湖涵田度假村里,特斯拉的专用充电桩几乎废弃,关键零部件都消息了,而在高速公路沿线充电桩变身晾衣服的站桩,非常可喜。
有桩、有车位,也不是就万事大吉,能够顺利充电也需要有网络。在绿地缤纷城地下,记者就遭遇尴尬的一幕——点击充电结束,app如何也不响应,无法进入结束充电的状态。记者只能四处移动寻找信号强一些的地方,终于推出充电。急出一身冷汗。
当然卡住大部分公共桩的难题就是停车费了。再新天地时尚购物中心,记者充电一个小时,停车费20元,充电才几元,特地跑来充电那是绝对的有钱有闲人呢。
几乎所有的充电桩都处于亏本状态,一家充电桩公司老总向记者大倒苦水,他们公司旗下的充电桩利用率不到33%,七成的桩好几天也有一次使用,第一批落户的桩没有盈利预期。
可喜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安悦、国网都在全社会征集让充电桩更方便、更强大的解决之道。
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50.7万辆,同比增长53%,占全球比重超过50%,连续两年保持全球第一。截止到2017年6月,公共类充电桩建设、运营数量接近17.1万个。
充电桩的困局也在寻求来自各方的解决之道。
充电桩停车位被占困扰着所有的运营商,有专家就提出,如果所有的车位都有充电功能,风投把发展共享单车的钱投一些到充电桩上,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实际上,一个简单的充电桩成本可以低到几千元,大规模布线、建设成本更低。
有的车充不到电,有的桩没人用,这恰恰说明了两者都不够发达,一旦突破了发展的瓶颈,利用率自然就上升了。
网络问题容易解决,充电桩如果能增加一些蓝牙端口,在没有信号的地方提供其他通信方式就可以解决地下车库的信号问题了。
我国已经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市场,充电桩迎来了如鱼得水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