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孩子可能都不知道那是啥
我们小时候,顶呱呱和肯德基可是各占半臂江山的
1974年7月20日,台北市最热闹的西门町开立了全台第一家顶刮刮门市,在当时也引起了一阵风潮,以西方炸鸡技术搭配顶刮刮独家配方腌制鸡肉,成为台湾第一家本土连锁快餐业者,最地道的台湾味炸鸡由此而生。
如今在台湾,还是能在很多地方见到顶呱呱,虽然看来已经有点土土的招牌和店内装修风格,但总给人丝丝怀旧感,称它为老字号也一点也不为过。
印象中,社长第一次吃顶呱呱好像是1995年左右的时候,当时是开在南京西路上的一家顶呱呱,在美琪大戏院看完电影后,去顶呱呱吃了番薯条。
那时候的顶呱呱促销手法也算是高明,记得总有促销员在店门口发顶呱呱的购物袋,路过的人都会去拿一个,也就形成了路人都拎着他家LOGO购物袋的景象。
那年头,顶呱呱是本土炸鸡的代表(虽然后来才知道是台湾品牌),肯德基是洋品牌炸鸡的代表。肯德基比顶呱呱要略贵一点点,排队又比顶呱呱长很多,所以大人们有时候更愿意带孩子们去顶呱呱吃炸鸡。
而我们小时候都不喜欢去顶呱呱,觉得顶呱呱好土,肯德基更洋气,谁让那时候的肯德基一直有儿童乐园呢。
记忆里顶呱呱的炸鸡没有肯德基的好吃,鸡肉很老。唯独地瓜条至今记忆犹新,直到现在只要吃到有店家卖地瓜条的还是会评价它为“顶呱呱的味道”。
估计许多上海的70、80后朋友们都还记得当年顶呱呱地瓜条口感,超香甜,超软糯,完胜薯条。顶呱呱舍弃了快餐中常见而平淡无味的土豆,选用优质地瓜炸至金黄,比手指还粗的地瓜条。
如今,顶呱呱又回来啦,时隔多年,仍然将顶呱呱内地第一家店选在上海。
再次回归的顶呱呱在装修上升级了,时髦了很多。原本以为回归内地后的第一家店会是个大手笔,至少面积应该很大,没想到会那么迷你。
菜单真的是一点都没有变,几十年前的单品依旧都在。
(1新台币=0.2人民币)
社长选了3号“经典呱呱餐”,基本包含了顶呱呱所有的经典单品,社长又额外点了一份炸鸡块(因为没在套餐里)。
一旁的宣传说是鸡肉现点现炸,但从社长下单到拿到食物速度极快,快到有点怀疑是否是现炸出来的了。
看到这个包装还是忍不住拍照的,多经典的顶呱呱红黄包装,复古的不要不要的。
经典呱呱餐包含
2个黄金小馒头
1份地瓜条
1个炸鸡腿
1个呱呱包
原本期待最高的地瓜条可能冷了的关系,非常一般,好是失望啊。
喜欢吃刀切馒头的小伙伴应该会很喜欢这个黄金小馒头的,这个感觉就是当年肯德基套餐里的小餐包,只是面包换成了馒头,非常符合顶呱呱当年中式炸鸡店的风格。
这个长得有点像蟹壳的叫“呱呱包”,算是顶呱呱的经典之作之一了。
也是非常中式的口味,原本以为就是糯米饭,看了网上介绍才知道原来里面有那么多料。
鸡腿可以明显看出,汁水还是很多的,嫩的,好吃的,没有过多调味料的味道,原汁原味炸鸡腿的味道。
同样是炸鸡,后来点的那个炸鸡块的肉质就简直是天壤之别了!!!!
看到这,感觉还是很有食欲的。
但手一拿起这块肉后,就感觉情况不妙了,光从外观就能看出这肉质应该老大可以塞牙缝了。
这肉。。。柴是柴的来~~根本咬不动啊!我干嘛要点这个啊!人家不把它放进经典套餐里真的是有理由的啊。
讲句公道的,国外肯德基的炸鸡其实就是这样的,肉质都是那么老的,肯德基也就是到了中国,那款“吮指原味鸡”才被改良的又嫩又美味。
最后,特别想介绍下这款红茶雪泥,嗯,甜是真的很甜,但还是觉得挺好喝的,倒不是说它味道有多好,只是味道真的很能勾起儿时回忆。就是小时候,学校门口小店里,那种一直在滚动的雪泥,比冰沙更细腻,比Shake又更有颗粒感。
如果你也正好途径徐汇日月光,那就进去试试吧,毕竟,那是一代人的回忆。
顶呱呱炸鸡
中国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33号徐汇日月光B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