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加拿大造”标签的商品都是加拿大生产的吗?如果你仔细检查便会发现,有些商标写的是“Made in Canada”,而有些写的则是“Product of Canada”。这些用词虽然只有微妙区别,但所代表的含义却完全不同。你所购买的“加拿大造”产品,搞不好除了牌子之外,压根和加拿大扯不上太多关系……
对多数消费者而言,看到商品标签上写着“Made in Canada”的字样,就会认为这件商品的原材料来自于加拿大,生产也在加拿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加拿大奢华羽绒服品牌“剪刀手”(Moose Knuckles),就曾因在“Made in Canada”上耍猫腻,而被推上风口浪尖。作为“加拿大鹅”最大竞争对手,主攻年轻、时尚市场的“剪刀手”近年来发展迅猛,风头一时无两。一直以来,这家羽绒服品牌也十分自豪地把自己定性为“Made in Canada”,并且大有代表加拿大走向世界舞台的野心。
然而,2015年加拿大物价局(Competition Bureau)发现,有志成为加国文化代表的“剪刀手”,其实根本不是“Made in Canada”。经物价局调查发现,“剪刀手”动辄上千加元一件的高端羽绒服,基本都是在成本低廉的越南工厂生产的。“剪刀手”只是将这些已经拼装成型的羽绒服运回加拿大,给它们装上拉链,并贴上那张充满讽刺意味的“Made in Canada”的标签。
最终,财大气粗的“剪刀手”和加拿大物价局达成协议:“剪刀手”给加拿大的慈善机构捐款75万加元,并且在羽绒服的适当位置标明“部分成分源于进口”,物价局对滥用“Made in Canada”一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时至今日,基本是“越南制造”的“剪刀手”,依然自豪地挂着“Made in Canada”的标志,充当着国货象征。
从“剪刀手”的事例可以看出,“Made in Canada”的使用十分具有迷惑性。当前市场上,除了“Made in Canada”,还有一些产品以“Product of Canada”的名义示人。多数消费者在看到这两样标签时,往往摸不着头脑:到底哪个才是原装的国货?
仅从汉语字面翻译看来,“Made in Canada”的“加拿大造”,似乎比“Product of Canada”的“加拿大产”要更有说服力。但事实上,标签写作“Product of Canada”的商品,更符合华人消费者心目中的“原装加拿大货”的概念。
加国物价局对于“Made in Canada”和“Product of Canada”标签的使用有着明确标准。如果一件产品98%以上的成分都是在加拿大境内制造或加工完成,那么这件产品有资格使用“Product of Canada”的标签;而如果一件产品只要有51%以上的成分是在加拿大境内制造或加工完成,这件产品就有资格使用“Made in Canada”的标签。换言之,“Product of Canada”是几乎“纯种”的“加拿大货”,“Made in Canada”就不一定了。
除了常见的“Made in Canada”和“Product of Canada”之外,市场上还能见到一些使用别的商标的产品。比如,“Designed in Canada”、“Assembled in Canada”及“Sewn in Canada”等用法都不罕见。这些扑朔迷离的商标,虽然都符合物价局的相关规定,但也都基本上意味着“此产品和加拿大没啥关系”,比“Made in Canada”更不加拿大。
目前,物价局对于商标使用不当、误导消费者的商家处罚并不严厉,相关规定中也有许多语焉不详、模棱两可的地方。这给了不少商家浑水摸鱼、以次充好的机会。消费者务必要在玲琅满目的商标中炼出一双火眼金睛,方能找到真正货真价实的“加拿大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