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兄弟学啥啥棒,怎么做到的?听妈妈讲她的育儿经


作者:张谷微
编辑:张谷微
时间:2018-02-02 20:33

奥数、围棋、珠心算、书法、游泳、作文……小学二年级的双胞胎大大和小小,同时在读许多兴趣班,最关键是,样样拿得出手:奥数一等奖、书法一等奖、珠心算一等奖、围棋5级……这对小兄弟是怎么学的?周到君日前见到了大大、小小的妈妈,听她分享自己的“育子心经”。

双胞胎妈妈给周到君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她给孩子学兴趣课,不功利,而是看到了学习背后的“宝藏”。因此,她很少焦躁,但是很会坚持,不轻易对孩子妥协;而“得不得奖随缘”的心态,却让他们无心插柳柳成荫。

“学书法,锻炼孩子的静心与专注力。”

“他们两个现在功课学得都还可以,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双胞胎的关系。”一上来,双胞胎妈妈(下文简称S妈妈)给周到君的感觉就是很有亲和力。她说,因为双胞胎的特殊性,两个儿子之间会有竞争意识,也会互相帮助。虽然两个里面总是会有一个更自觉一些,另一个可能自由散漫些,但两个小朋友的心里总会暗暗较劲。

谈到兴趣课的选择,S妈妈首先提到了书法。

S妈妈的爷爷、爸爸都是喜欢书法的,虽然没有去正规学过,但是因为兴趣,就自己学,自己琢磨,字都写得不错。“我小时候学了画画,但父亲一直遗憾,没有让我学习书法。”

她说:“能够写一手好字并不那么容易,如果小孩子书法写得好,会让别人对ta的看法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心烦、浮躁的时候,写书法可以让心静下来,这种心态我觉得是书法可以给到的。练书法,常常一写就是好几个小时,一笔下去,是无法修改的,所以它要求小孩子一定要沉下心来,要非常专注才行。一个孩子,能够经常地锻炼这样的一个状态,我觉得会对他以后处事、处理问题等各方面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我只告诉他们:今天去做一张卷子,稍微细心一点。”

“理科的学习是孩子爸爸发起的。”S妈妈说,孩子爸爸是做IT的,从小擅长理科。他觉得,“男孩子怎么能理科不好,理科必须好。”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学奥数,学的人多,争议也多。很多人边学边怨,也不确定孩子学了以后有多大用处,但又不敢不学,生怕以后想让孩子去考一所有这方面要求的学校时,会有阻碍。

S妈妈说她完全看不懂奥数那些题目,因为太搞脑子了,“我和儿子们说,妈妈投降,奥数题都去问爸爸吧。”

一般小学学校里的题目,如果思考要转一两个弯,奥数题可能需要转四五个弯。“我觉得这个是对小朋友有好处的,让他学会多方面地考虑问题,考虑问题能够更透彻一些。这种思维训练得多了,小朋友学习学校里的东西会相对轻松许多。”

S妈妈说,她从不强求孩子奥数题一定要做到怎样的程度。孩子爸爸会很细心地给小朋友讲解,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思考。“只要他们能够理解我觉得就可以了。主要是觉得,他们这方面接触得多了,思维能力可以进步,这是奥数能带给他们的益处。”

至于让孩子刷题、杯赛得奖,这些都不是S妈妈让孩子们学奥数的目的。通常都是老师提醒说,最近有一个比赛,可以去参加一下。她才会想到说,好,那就去试试吧。去比赛之前也没有任何准备,S妈妈只是告诉大大、小小说,“你们今天要去做一张卷子哦,稍微细心一点。”

“学了奥数,包括之前的珠心算,很明显的,孩子在做学校里数学题的时候反应特别快,基本上应用题读完题目,他们答案就已经报出来了。他们的速度让我惊叹,我觉得这个是之前学习的珠心算给到他们的,把基本功打扎实了。”

不放弃孩子最喜欢的围棋

S妈妈说,在所有的兴趣班里,双胞胎学围棋可以说是“最不上心的。”但是,他们却依然没有放弃学习围棋。

“其实,学的东西慢慢多了以后,也考虑过要不要放弃围棋。”S妈妈坦言,她也和其他一起学的家长交流过,后来觉得,小朋友对围棋的兴趣度非常高,尤其男孩子。如果不让他们学,会觉得有点可惜。

我们现在下围棋是作为一种调剂,比如做作业累了,就会说,去下盘棋吧。然后他们就会很开心地去下棋了。两兄弟成为彼此切磋棋艺的伙伴。”

S妈妈认为,小孩子大了以后,很多文化课的功课压上来,恐怕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学习课外的课程,但是,她觉得,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多年传承下来,优点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她希望小孩子趁现在功课压力还没有那么大的时候,能够去学习,培养起一些这样有益的兴趣,对他们以后长大都是有帮助的。

“学习,其实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

孩子兴趣课程读得多了,马上就面临一个时间不够用的问题。如何合理安排孩子们的学习时间,S妈妈也分享了她的经验。

“去外面学了课程,回到家父母肯定要花时间和精力自己再给孩子辅导。这也是为什么同样在一个班上学,会出现有的小朋友学得好,有的就比较吃力,这和小朋友以及ta们的家长在家里的付出是成正比的。比如写字,看到班上有的小朋友毛笔字写得好,ta肯定家里花的时间多,没有捷径可走。”S妈妈说,“所以,我们就是尽量地挤时间,合理地安排时间。

把每天的课外练习时间固定下来。比如,每周二晚上学英语,周一写作文,周三做奥数……类似这样,每天晚上安排一个专项练习,逐渐也让孩子养成一个习惯——“这天到了我就应该做这件事。”

“人们都说,读书就是拼身体。学一门体育,尤其是男孩子,我觉得也很有必要。所以,我们每周三还是一直坚持着会去上游泳课,把其余兴趣课的上课时间都移到了周末。”

“不过,书法有些例外,我觉得还是每天都要练。”由于大大、小小每天晚上的家庭学习已经排得很满,很难再挤出时间写字。S妈妈说,有一次听到一位家长提起,说他家的小朋友是每天早上练习书法,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借鉴的方法。

现在,大大、小小每天早上大概练习20-30分钟毛笔字。“这样每天练习,他们的手感能够熟一点。我也会跟他们讲,书法就像吃饭、睡觉一样重要。让他们建立起这样一个想法——学习这件事,其实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偶尔早上来不及写,就晚上补。因为我自己是学画画的,就很清楚,书画类的东西,手一生,明显就会差很多。”

从小给孩子讲“责任”、“任务”的概念

当一群孩子同步开始学习一门兴趣课时,可能有的孩子会中途放弃,但优秀的孩子身上总有一个共同的品质,那就是坚持。

S妈妈对此也深有体会。“我们的亲戚都说,我们家两个小孩在‘别苗头’(上海话,互相竞争,暗暗争风头的意思)。”

当其中一个孩子不想学或者懈怠的时候,另一个孩子的坚持会对他产生积极的影响,孩子心里会想,哥哥/弟弟在坚持,那为什么我不能坚持?大人也会运用这个道理去教育孩子,促使他们之间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

妈妈从小经常会给大大、小小讲到“责任”、“任务”的概念。

“我说,爸妈现在的任务,是尽我们所能给到你们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机会,你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不要说小孩子不懂,其实这些道理多讲了,他们心里会知道。”

她也会把一些将来的事情很早地就告诉孩子。

“我会说,你们将来如果想要有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环境,比如出国读书,就要自己去争取,争取拿奖学金,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有限。有的话我会讲得比较透彻,比如读书读得好或是不好,对谁的影响最大,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S妈妈觉得自己算是一个严厉型的妈妈。孩子见到她还是有点害怕的,有时她会“变本加厉地严厉”。如果该做的功课,孩子不愿意做或者敷衍了事,她不会妥协,而是会要求他们加倍去做。规矩做出来以后,孩子就不会轻易出现倦怠的情况,因为他们知道不认真就会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亲子活动:最爱岁月静好

不过,S妈妈也有她的苦恼,她的纠结。

“男孩子毕竟还是不够自觉。我下班的时间比较晚,到家差不多快8点,再盯他们学习,所以小孩子每天晚上睡觉的时间就比较晚,差不多十点半,睡眠时间不太够。”

在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之前,S妈妈说,现阶段,她只能让孩子能够慢慢地有这个意识,觉得学习这件事是他们应该要做的,到后面终究是要靠自己,父母不可能一直陪着。

在旁人眼里,双胞胎家庭是“学习型家庭”,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S妈妈也坦言,她和丈夫都不太喜欢旅游,她爱绣十字绣,比较喜欢安静地宅在家里。

“就像今天,我们就度过了一个非常安静的早上。我很喜欢的一个状态就是,我在绣十字绣的,兄弟俩在我旁边安静地看书,我老公在看手机处理工作……”

大大和小小都很爱看书,但毕竟书本代替不了行走。S妈妈也说,出去旅行可以让孩子开眼界,接下来她会适当增加这方面的计划。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