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市政府公布了一条重磅消息:同意撤销虹口区提篮桥街道、调整四川北路街道管辖范围,建立北外滩街道。这意味着,曾经的“提篮桥街道”这个名称将消失。不可否认,上海人提起提篮桥,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远东第一监狱”——提篮桥监狱。但其实提篮桥除了监狱,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接地气的人气美食。今天,不妨就跟着周到君的脚步一探究竟吧。
首先必须要说的是,提篮桥这个地名的来历可能和下海庙有关:
下海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随着历年增建,跨下海浦的这座桥也建了起来。据说,下海庙在下海浦的东面;于是,住在河西的人到位于河东的下海庙敬香,就会提着装有鲜花香烛、供品的竹篮,从桥上走过。于是,这座桥就被叫做了“提篮桥”。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也有人说,老百姓敬香时提的篮子都是比较高档的“提篮”,这种提篮有格子、带盖,柄是方形的。而这座桥的形状,神似提篮的柄,因而得名“提篮桥”。
2012年,经过重修的下海庙重新对外开放,如今已经成为虹口区一个知名旅游景点。
地址:昆明路73号
提篮桥监狱曾有“远东第一监狱”之称。在不同历史时期,提篮桥监狱收押过众多知名人物。1945年-1948年间,这里是关押、审判、处决日本战犯的场所,上百名日本战犯关押于此。
其占地约4公顷,以10余幢楼房组成建筑群。1994年公布为市优秀历史建筑,1997年公布为市抗日纪念地点,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长阳路147号
前身是摩西会堂,始建于1907年,1927年迁至现址。由俄罗斯犹太人修建,也是犹太人在上海历史的重要见证。
2004年公布为虹口区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14年公布为第八批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长阳路62号
二战期间,犹太难民救济组织承租房屋设立收容所,安排难民入住,对他们的生活、安全予以庇护。这里有成片的巴洛克风格建筑群,步行于此,颇有点身在欧洲的感觉。
地址:舟山路
这是一家来提篮桥地区必刷的复古咖啡馆,外观就很洋气,一整幢的独立建筑,进到里面就能闻到咖啡浓厚的香味。一楼基本坐满,除了提供多种咖啡,还有西式简餐可供选择。
说它复古是因为馆内外有着典型的维也纳风格,复建后保留的老门窗、扶梯、吧台、椅子、壁炉等,展现了其70年前原貌。
这里的咖啡做的也是相当浓纯、极具水准,品着咖啡,看着窗外的风景,来这里放空自己是最好的选择了。
地址:长阳路67号
霍山公园初称斯塔德公园,占地3687平方米。1917年,由租界当局建造,也称舟山公园,1918年正式对外开放,1931年始对华人开放,1944年6月改名霍山公园。
二战期间,居住在虹口的犹太难民常来此休息、聚会。为了纪念犹太难民在上海这段特殊的历史,1994年4月,虹口区人民政府在园内立“二战期间犹太难民居住区”说明牌。2004年,霍山公园公布为区历史遗址纪念地。
地址:霍山路118号
今天周到君要说的这家馆子是一家素菜馆,而且还是一个鼎鼎大名的人开的,如果你是一个80后,那没理由不知道这个人,郭大王!
■图片来源网络
郭大王,原名郭恒均,1980年,年过30的他因为把溜溜球玩转得出神入化,于是索性把郭大王注册成商标品牌。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忘记十年前的溜溜球热潮吧:“蚂蚁上树”、“遛狗”、“五角星”……这股热潮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2016年4月郭大王去世,这家郭大王净素坊就是他生前在提篮桥的下海庙附近开的。
门面很老旧,入到里面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但里面位子基本都坐满了,来吃的顾客也是络绎不绝。
周到君点了他家最有特色的食物:郭大王自制菩提砂锅,单人份18元,这种天气吃点热的是必须的。
大概也就等了5分钟的样子,菩提砂锅上桌了。说是砂锅,但如果你点的是单人份的,会用一个大碗盛上来给你,看着东西倒是很丰富:蔬菜、枸杞、素香肠、素贡丸……
不得不说这家做的素香肠和素贡丸味道已经超过用猪肉做的香肠和贡丸了,怪不得旁边一桌一个中年阿姨问了店家:“你们的香肠和贡丸真的是素的吗?”随后便会引来顾客们的一致侧目……
菩提砂锅的调味极其精秒,汤色呈奶黄色,味道有点像奶油蘑菇汤,但又没那么腻,入口很顺滑,周到君猜想里面应该是有豆浆哒~当然店里的孜香素串也值得一试哦~在外面那层孜然的包裹下,味道甚至比孜然羊肉串更赞!
不论情怀只论味道,来提篮桥也应该来这家郭大王净素坊尝尝味道!
地址:海门路157号
而开在郭大王净素坊隔壁的就是一家提篮桥当地的老牌面馆,据说已经开了35年了。老板娘是上海人,自己的儿子也在店里帮忙打下手,来吃的以附近的街坊邻里居多,当然也有大老远特地开车过来吃的食客。
面都是用不锈钢大碗装的,看起来很大一碗,价格超便宜,面很筋道、很耐嚼,一碗辣酱拌面+荷包蛋,9块钱,浇头烧的都是上海老味道,辣椒的搭配比例和味道都属上乘,荷包蛋看似很老,实则当中是流心的,这个质量、这个价格,上海哪里还能找的到?
地址:海门路151号
这家是整个提篮桥地区,周到君最为推荐的一家点心店,做的虽然都是上海点心,但每一样都不会踩雷,样样好味道!不但周边居民来,也有不少食客开着车过来吃。
前城酒家,是一家国营的上海老字号小吃店,而这家店进去后,也有着浓厚的老字号小吃店感觉。收银的上海老阿姨对价目表上每一样单品的价格早已滚瓜烂熟,态度么,你懂的。
周到君点了一份店里招牌的小笼、一碗浓汤、一块炸猪排,总共21元,拿好牌子直接给店员坐着等就行。
过一会,店员阿姨会拿着食物一个个叫:“谁的小笼啊?”,应一声就送到桌上了,大概也就10分钟不到,就上齐了。
先尝一个小笼:皮很薄,里面的汤汁不少,但还是有别于汤包的那种汤汁,这个更为浓稠鲜甜,肉很紧实,一口一个下去很充实。
浓汤绝对是最为惊艳的,超级浓稠,料也很丰富:卷心菜、大红肠、洋山芋都烧的很烂,完全就是小时候妈妈做的罗宋汤的味道!
最后来的炸猪排看似普通,一口咬下去瞬间爆炸,外面裹着的面包糠薄厚恰好,每一口咀嚼都伴随着卡兹卡兹的声音,偶有肉汁迸出,再配上黄牌辣酱油,享受!
地址:唐山路567号
这家周到君本来是不想再多介绍的,因为名声在外,中午饭点人实在太多太多了,但作为一家面馆,他家的浇头烧的实在很嗲,所以不得不介绍!
这里的标价方式,不知道是不是上海独有的,三浇22元,四浇26元,也就是说当天有的浇头里任选3样就是22元,哪怕你选三个大荤,也是22元,就是这么霸气!!!
据周到君观察,每天中午这里都是将近15种左右的荤素菜可以选择,而且店家还会在每一天推出一款特色,如果不知道吃什么,也可参考墙上的浇头排行榜。吃面一定要荷包蛋的周到君,在选了大肠、鳝丝和青椒肉丝之后,多要了一只荷包蛋,店家多收了我4块。没错,因为多了一个浇头,所以是用四浇的方式来计算的!
面应该是特制的,足够q弹、面汤也是很符合上海人喜甜的口感,每一样浇头都是浓油赤酱、烧得入味,而且这里的面和浇头是可以添加的,而且免!费!
来吃的基本都是三五成群,因为在这里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
地址:昆明路288号
这是一家老字号的葱油饼店,夫妻俩一卖就卖了25年,所以好吃那是必须的~
他家葱油饼用的是最传统的方式:先煎后烘,连工具用的也是最老式的——煤炉灶。
一块葱油饼的制作流程:
■先加秘制油酥
■再放入一大块猪油
■最后均匀地撒上葱花
随后老板把面团揉成一团,放入锅上煎。一面煎得差不多,翻面,第二面煎得差不多了,准备放入下层烘。因为老式的锅炉较大,如果放满一整盘,可以一次煎40多个葱油饼,平均一锅10多分钟。
老板告诉周到君,一天要用掉80多斤葱,可想而知他们家的生意怎么样......
这家的葱油饼个头蛮大的,外表金黄,皮稍稍有点硬,咬开后却是翻天覆地的脆嫩,葱香四溢,猪油和面粉早已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然你也可以试试在葱油饼里加个蛋,老板告诉周到君每天要用掉600个草鸡蛋。
每天下午三点左右,排队的人就开始多了起来,而且据说老板的油酥经过扬州老师傅的秘方,重新改良过了,口味比以前更佳。要去的赶紧哦,这里小年夜就关门不做了,要到年初五才开门。
地址:昆明路297号
这家也是经朋友推荐的,否则还真不好找,店的位置是和一家卖生面的店合用的,老板娘是上海老阿姨,已经开了20年了。
总有食客会拿他家和提篮桥老滩头的葱油饼做对比,周到君也问了同样的问题,阿姨用很坚定的目光笑着对我说:“吃吃看,侬就晓得了”。
这家做葱油饼的炉子更小,用的方法和之前那家无异,只是猪油和葱的量都会比之前那家少一些。周到君还加了一个蛋,和别家把蛋蹋在饼的外层不同的是,这里的蛋煎熟之后,是夹在葱油饼当中的!
味道相比之前那家,这里的更为清淡,不过整个饼的脆度也是远远超过之前那家的,可以说两家的葱油饼是各有优势吧。
地址:舟山路唐山路交叉口
压轴不能不提这家奶茶铺,这也是上海血糯米奶茶的开创者。
说起阿姨奶茶这4个字,在魔都真的是鼎鼎大名啊,想必每个区都有好多家吧?它家的血糯米奶茶也一直是周到君的心头好~但上海第一家阿姨奶茶你喝过吗?
一直在店门口坐着的那位阿姨名为卞阿姨,血糯米奶茶就是由她首创。周到君问起阿姨:“外头噶多阿姨奶茶和侬有啥关系伐?”“噶多‘阿姨’我才伐认得。”阿姨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卞阿姨在霍山路一卖奶茶就卖了快30年,最早只是一个小摊头,后来逐步扩大到盘下来一整间卖奶茶。
■图片来源网络
成品就是酱紫滴,有研究表明血糯米具有养肝、养颜、泽肤等功效噢~当然不止是营养丰富,味道也是一流的:奶味很重、很香甜,基本喝不出茶味,用吸管一吸,血糯米伴随着香甜的奶茶一起进入嘴中,那种幸福感真的满满的~
地址:霍山路68号
无论是街边的一处建筑、还是一家小吃点,“提篮桥”都是极具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所以,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的“提篮桥”,应该不会被人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