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觉得,这画风有点眼熟?
当年火遍全球社交媒体的《Rolin Wild》系列广告,也是出自该团队之手↓。
《JOY STORY:JOY与鹭》时长只有4分钟,情节也不复杂。
Joy狗跟着主人坐小船去湖里钓鱼,结果碰上一只抢鱼饵(蚯蚓)的鹭。双方大战三个回合,两败俱伤,一个因为叫喊被主人喝斥,一个没有夺到多少食物就被赶跑。
但是,当Joy发现鹭夺食是为了喂养宝宝之后,它把主人的鱼饵大方分享给了鹭。而鹭也知恩图报,给Joy送来了十几条活蹦乱跳的鱼,让它得到了主人的夸赞。
当然,京东耗时耗力,不只是想说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如果对过去一年电商领域有所关注,不难看出,这部影片是京东构建出来的一个隐喻。
2月8日,在京东物流华东区第三届合作伙伴大会上,京东华东市场营销中心负责人杨小梅这样解释了贺岁片故事的用意——
"joy代表2018京东所有员工,京东员工和这个joy代表忠诚、可信、善良,鹭代表着竞争对手、竞争者和社会环境,两者看似有竞争关系,但其实如果通过我们的协助、分享和协作,最终可以实现一个共生的关系。"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杨小梅面对的,正式是在场两百多只“鹭”。
在影片的结尾处,Joy和鹭化敌为友,依靠对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要和竞争对手实现共生关系,能行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能通过京东物流与网易严选的合作窥见一二。
尽管京东和网易走了不同的模式,但同为电商,两者长久以来也一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尤其是在今年1月中旬,京东上线了生活家居类自由品牌“京造”,采用的也是OEM/ODM模式,即找到大牌的上游厂商代工自家商品。无论是从模式、品类还是设计和宣传文风上都不难看出,京造对标的正是网易严选。
不过,即使是白热化的竞争,也没有影响两家在物流上的合作。
去年12月,京东物流CEO王振辉透露网易严选已低调接入了京东物流。这意味着,此后网易严选的订单将从顺丰手中分出一批,交由京东物流完成。
消息一出,在电商领域激起了不小的波浪。此番握手言和,京东物流看中的是网易严选订单的带来的可观收入,而网易严选看中的则是京东物流的能力。
所以,竞争对手也是可以在细分领域携手追求共同利益的。
京东想要在未来与更多同业者实现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连接人、货、场的京东物流或许是一个最开放的切入点。
“十年前,当我们的创始人刘强东先生开始决定自建物流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
同样是在京东物流华东区第三届合作伙伴大会上,京东集团副总裁、华东区域分公司总经理黄星吐露了当年选择自建物流这种“重”模式时,员工们的担忧。
“重”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资产重,投入高,风险大,但一旦开始收割,收获也会非常可观。
如今终于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曾经让京东人担心不能承受的自建物流之“重”,反倒支撑起了京东如今万亿销售额的体量。
在会议上,黄星公布了京东物流的几组数据——
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超过500个物流中心;
运营了13个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亚洲一号”,是亚洲范围内建筑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现代化物流中心之一;
服务覆盖全国99%的人口;
自营57%的订单在12小时内送达,90% 的订单在24小时内送达;
······
黄星引用这些数据,是为了说明一个结论:京东物流已经成为已成为全国拥有最大规模基础设施的物流企业。
京东十年开凿出来的这条护城河,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和走“轻”模式道路的阿里系菜鸟平台难以匹敌的。
不过,体量并不是合作伙伴们选择京东物流最主要的原因。对于零售商和品牌商们来说,相比物流公司的基础设施孰大孰小,他们更在意的是物流成本和速度。
在美国,物流费用占GDP比重为8%-9%,而在中国,这一比重为15%。究其原因,是因为物流过程中经历的链级太多。举个例子,按照传统供应链的路数,如果《JOY与鹭》中,Joy主人获得的鱼要送到消费者手中,中间可能要经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多个仓库的周转,需要4-5层链级。但是通过京东物流的模式,商品生产出来后,通过自建仓的中转即能送到消费者手中,链级只有2层。
供应链短了,节约的成本也就越多。
再加上京东十年积累下来的运营经验,以及近两年研发的自动化和无人化技术,从收货到上架、存储、减货、包装、分减、集包等环节一直到最后的配送,各个环节的效率提高,商品送到用户手中的速度也提升不少。
黄星说,京东物流已经将中国社会化物流成本降低了70%,社会化物流效率提高2倍以上。
去年12月,网易CEO丁磊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分论坛上说了这么一句话,“我经常在京东上买东西,原因就是除了正品以外,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物流做得非常得快。”
丁磊短短的一句话,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可以代表京东物流的合作伙伴和用户们的心声。
2017年4月25日,京东物流从京东集团拆分,成立了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的物流公司。同年12月,在“2017全球新一代物流峰会”上,京东物流CEO王振辉将“共生”与“短链”和“智慧”一起,总结为新一代物流的“3S”特征。
为了打造自己作为理想合作伙伴的形象,京东物流想做的还有很多。
黄星透露,他们目前正在测试一个系统“动态定价系统”。根据这个系统规则,商品的实时价格会随着天气、节假日、竞争对手价格等情况变动,去寻求销售额和利润之间最大的平衡。如果测试成功,未来的零售业将会再多一层想象空间。
种种迹象都说明,京东正在努力使物流摆脱电商配套设施的标签,希望将其打造成一个开放平台。年初发布的影片《JOY STORY:JOY与鹭》,或许就是京东为自己“共生”的品牌形象写下的一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