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春运已经进入第十三天,现处于节前集中出行高峰期,探亲、旅游客流持续攀升。火车、飞机、大巴等多种交通工具多管齐下,全力保证着广大旅客们的“回家路”,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预计旅客发送量将达30亿,铁路、民航分别增长 8.8%和 10%。
这场“史诗级”的人类旅行,曾被外国外国媒体形容为:一年一度全球最大的人类迁徙活动,对于外国人来说,这样的人口迁徙在他们的国家根本不会发生,因此对于如此“盛况”,每年的外国媒体报道此事都十分震撼,而有一批外国人,他们却不同,他们不仅参与了这场浩浩荡荡的春运,还作为此次民航春运保障中有力的一员,为广大中国旅客带来服务。
在东航乘务团队中,就有来自韩、日、法、德、意、荷、西7国的419名外籍空乘,“看到飞机上有特别多爷爷奶奶带着小朋友,还有各种礼物,我就知道,春运到了。”一名东航客舱部新乘小伙子Massias Franz说,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春运,也感受到了春运和平时不一样的气氛。
Massias在法国名校索邦大学毕业后,来到了中国,成为了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的外交官,他从小就有一种“蓝天梦”,不过未有幸进入法航工作。在中国工作快7年后,他发现了东航在招聘外籍空乘,于是马上赶到了上海应聘,成功入选,并且由于良好的中法双语能力,让Massias的航班服务更加得心应手。
“在东航做乘务员,很受中外旅客的欢迎,尤其是外国旅客,看到我很放松。而我是一个非常喜欢主动帮助别人的,又非常喜欢中国。”Massias向记者说到,在工作中,会尽自己最大可能去帮助乘客,“比如大学念的地理,会和旅客互动能够顺带介绍当地的景点,和中国旅客交流时,对于地理的理解也能进一步拉近彼此的距离,让旅客感到安心,开心。”
Massias继续向记者说到,这是第一次感受春运,看到了中国旅客的买票难,火车站嘈杂的人流和繁多的行李,所以当自己在保障春运的时候,就从内心希望旅客从登机开始能够有安心回家的感觉,即使春运期间,航班上儿童乘客会明显增多,行李也特别多,但仍然会尽全力去保障他们的旅途,“从上海到巴黎12个半小时,最麻烦的是baby哭闹,即使在休息的时候,但如果需要与外国旅客交流,我们还是会第一时间去为他们服务的。”
对于春节,Massias说2009年是在北京第一次过中国年,印象最深的就是放鞭炮习俗,“从北海到潘家园,360度都能感受到鞭炮声。今年春节,打算去湖北过春节。”
Emilia Sabatini,这位同样来自东航的意大利籍的美丽空姐,提起春运,也向记者讲述着自己的切身体会,“每个航班都是满客,只是最近的航班旅客情绪会比较好,行李特别多。”Emilia Sabatini是两年前入职东航的,是东航第一批意大利乘务员。
这位威尼斯大学中文系毕业生,由于良好的工作表现,已经升为头等舱乘务员,最近在忙碌的春运高峰,也经常参与上海到罗马航班的经济舱服务保障。
谈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Emilia Sabatini向记者说到,“去年12月由于机舱内温度过高,五名乘客突然晕过去了,刚好航班上有四个医生,及时给予氧气挽救了乘客。”不少意大利旅客不会中文也不会英文,所以Emilia Sabatini经常充当翻译,由于精通双语,自己能帮助两方更好的交流,这也是她觉得很开心的事,及时救助了乘客。
而对于此次春节,Emilia Sabatini说,在中国待了两年,发现很多习俗也和意大利一样,放鞭炮,聚餐等,都是象征着家人团圆,“今年回家可能会去买家乐福的巧克力金币回去,也希望自己新的一年,中文水平不断提升。”
不同于中欧航班,对于此次春运,保障中日航线的东航资深日籍空乘上山匠感受最深的是,以前商务客居多,而现在基本上都是旅游客。
“刚飞的一个上海-札幌,一架飞机有300多位去北海道旅游的游客,只有1位回家的日本客人”,上山匠告诉记者,商务客喜欢自己的时间和环境,不愿多打扰,而旅客的话,除了照顾日常的餐食,平时会和旅客交流一些景点,有时候自己也当上了“机上导游”。
如今上山匠随身备下了自己琢磨出的不少服务法宝:平时收集的东京地图、地铁线路图、还有中国游客常去的购物中心信息指南,航班上看到有旅客像是春节举家出游的,就会记得多聊一句去哪儿,给有需要的客人指点路线、介绍交通方式。
“2年前,飞机在东京发生故障,延误了8个小时。我在上海等了8个小时,帮助旅客转机,帮不会中文或英文的日籍乘客写转机卡片,最多一个航班写了30多张这样的卡片。”上山匠说,有时候旅客发现自己是日本人后,还用了日语表示感谢,感到十分温暖。
今年春运,他正在把自己积累的服务心得分享给日籍空乘后辈们,帮助整个团队更好地成长,给春运旅客更温暖细致的服务。对于新的一年,上山匠希望更多的日籍乘务员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