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是辞旧迎新,众人同庆的重要节日,在这一天,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彼此祝福,共享节日的喜庆。而对小朋友们来说,春节还有一个令人期待的专属福利,那就是可以领压岁钱。
现在的小朋友已经不像周到君小时候那样,如今,他们的压岁钱一收就是几百上千,这么大一笔钱,孩子如何管理?而家长在给孩子压岁钱时,怎么给,给多少合适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压岁钱的由来与寓意
春节,长辈们会给晚辈们包压岁钱,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希望孩子能够平平安安。
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那压岁钱的习俗具体是怎么来的呢?
习俗来源
相传北宋神宗年间,某年春节夜晚,有个副宰相王韶的小儿子南陔,跟随大人在街头观灯游玩时,不料被歹人掠走,想勒索王韶一笔钱财。逃跑中正巧遇朝廷车子经过,南陔大声呼救,歹人放下南陔仓皇逃跑。后来,宋神宗得知此事后,就赐予南陔一些金钱,给他压惊,从此"压岁钱"在民间流传开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岁钱这一习俗也在逐渐演变,在不同的时期,压岁钱有着不同的形式。
★汉代:
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在它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唐代:
到了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该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
★宋元: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并在民间流传开来。
★明清:
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的压岁钱也叫“串钱”。
★民国以后:
压岁钱衍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意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包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用号码相连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给孩子压岁钱有讲究
其实,给孩子压岁钱看似是个简单的动作,实则里面蕴含着大学问。它不仅是一个充满喜庆氛围的趣味活动,更是一个增强家庭凝聚力,教育孩子的良机。
那么,家长到底如何给孩子压岁钱合适呢?你可看看下面这些建议。
✔给孩子讲述传统文化的来源
虽然每年都过春节,但其实许多孩子并不了解春节习俗背后的来源,以及它的文化寓意。在给孩子压岁钱时,顺势给孩子讲压岁钱的习俗文化,也不失为一个教育的机会。
✔说点吉利话
在给孩子压岁钱的时候,不能只把红包递给孩子就完事了,最好讲一些祝福孩子的话,比如:学业有成、健康成长等。
✔培养孩子的家庭观念
现在生活节奏快,平常亲戚很少聚在一起,可以说,新年是唯一把家人聚在一起的大节日,趁此机会可以培养孩子的家族观。亲戚给孩子压岁钱的时候,家长可以在旁边向孩子介绍亲戚的故事,在认识亲戚的过程中,孩子也会生出一股家庭归属感。
✔金额不用太多
压岁钱本来只是为了讨个吉利,图个开心。没有必要为了攀比,给孩子过多的压岁钱,心意到了就行。
✔当着家长的面给压岁钱
给别的孩子压岁钱的时候,最好是在大家都在一起的时候给。这样,对方家长能看到,也不至于孩子把钱花了,而孩子的家长却一无所知。
✔设置游戏增加趣味性
在给压岁钱的时候,不要孩子一来就拿出给他,可以先和他玩一个游戏,比如把压岁钱藏起来,然后让孩子自己去找,你只给他提供一系列的线索,把整个过程打造成寻宝游戏,不但增加了孩子拿压岁钱的乐趣,还会给孩子带来成就感。
✔教会孩子学会感恩
给压岁钱是一个具有仪式感的过程,长辈给孩子的压岁钱里,寄寓了他对孩子的美好祝福。告诉孩子要对这份祝福怀有感恩之心。
孩子的压岁钱如何管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压岁钱的数额也呈现出水涨船高之势,如今过年孩子收到的压岁钱普遍过千,过万的也不鲜见。
对于小孩子来说,这是不小的一笔钱,如果家长管得太严,孩子可能会抵触,如果一点不去管,又怕他随随便便就花掉了,失去一个从小培养孩子理财习惯的机会。
那作为父母,又该如何管理孩子的压岁钱呢?
➤一二年级——带上孩子去存钱
处于低年级的孩子,金钱意识还不强。但是,家长不能因为这样就自作主张地将钱直接存起来,而是要和孩子商量。
如果孩子选择把钱存起来,家长可以为孩子单独“开户”,借机让孩子了解钱财的概念。
同时,家长可以把压岁钱中的“零头”交给孩子,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存钱罐或者小抽屉,让孩子自行保管,让孩子对于“金钱”有更多的认识。
➤三四年级——引导孩子合理分配钱财
当孩子到了三四年级,平常会想着在小卖铺买些零食、小玩具,甚至会想要买一些大件的东西。恰巧在过年孩子会有“不菲的收入”,这时父母就应该对孩子进行引导。
比如当孩子想要买东西时,可以先让他把想买的东西罗列出来,父母和孩子一同思考,哪些东西是必须要买的,哪些东西是可以以后再买的,这能让孩子分清哪些东西是“需要的”,哪些是“想要的”,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五六年级——使用金钱时学会计划
对于五六年级的孩子,即将面临毕业,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把压岁钱存起来,作为毕业旅游、兴趣爱好的培养等未来活动的资金。
这样把压岁钱与教育结合起来,不但满足了孩子对于消费的欲望,也锻炼了孩子的自控能力。
➤初中以后——适当给孩子自由的钱财分配权
孩子到了初中进入了青春期,切不可使孩子形成错误的金钱观,以为“金钱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将压岁钱分成不同的部分,做成计划表,严格按照计划来花钱,至于不同部分如何分配,可让孩子自己决定。
各位家长,
如何给孩子压岁钱,引导孩子管理压岁钱
这些技巧你都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