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给长辈、家人买很多名贵的保健品,不如准备一个合适的家庭小药箱呢!
■来源:视觉中国
小小的感冒、消化不良或者小伤口等,大可不用去医院就医,家庭小药箱就可以解决问题,那么家庭小药箱里面应当放些什么东西呢?快来和小布一起跟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权威药师来整理一下吧↓
体温计,测量人体体温。由于水银温度计万一敲碎后水银泄露,有毒有害,推荐使用电子体温计,常用的有耳温枪,成人小孩均可使用。
消毒纱布,用于覆盖伤口。
棉签,用于清洁面积小的伤口。
创可贴,用于小伤口止血。(创可贴使用很有讲究,快来看↓)
适用范围:创可贴又名苯扎氯铵贴,由胶布和吸水垫组成。适用于表浅、整齐干净、出血不多且不需要缝合的伤口。
使用前两个步骤:一定要检查伤口内是否残留异物,首先应将伤口彻底清洗。如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冲洗,然后再涂些医用酒精或碘伏,经这样的消毒后再贴上。
不适用于以下伤口:伤口长度超过创可贴长度、尖锐深部刺伤、污染伤口、有脓肿的伤口等。
创可贴不能一用到底,需要及时更换。如果有血液沾染,应及时换用新的。如果保持洁净干燥,也应当每24小时更换一张。
用于手指或脚趾时,不要缠得太紧,以免发生血液循环障碍。特别是小孩子的手指脚趾纤细,缠得过紧甚至可能导致指端坏死。
如新康泰克(氨麻美敏)、泰诺(酚麻美敏)、连花清瘟胶囊(超级有用噢!)、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等。
家庭药箱为什么不要准备抗生素:
抗生素为处方药,顾名思义就是必须医生开具处方后才能使用的药品,而不是患者可以自行购买的,家庭小药箱中不应当常备抗生素。普通人并不具备医学知识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是否需要用药以及用什么药。
单纯的病毒性感冒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轻微的皮肤擦伤、划伤只需外用碘酊等涂抹,无需抗菌药物。
相反有些持续性发热、间断性发热是某些疾病的提示,如肿瘤、风湿免疫性疾病或感染性心内膜炎等,自行服用抗菌药物反而会掩盖病情,耽误就诊。还有些患者,根据既往用药成功的经验,迷信某种抗菌药物自行服用,同样可能导致治疗失败耽误就诊。
普通感冒是鼻病毒所致,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所致。无论哪种感冒,抗生素都没有治疗作用。感冒属于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不经过治疗,一般3~7天就可以恢复健康。感冒症状严重时,可以服用感冒药物缓解症状,帮助患者度过康复期。一感冒就自己来颗抗菌药,是错误的做法。
在婴幼儿、儿童、老年人等免疫力比较差的人群中,感冒病毒破坏呼吸道屏障后,容易使细菌侵入,引起继发的细菌感染。这个时候才需要用到抗菌药物。当感冒超过5-7天,症状没有缓解或者有加重的趋势,则应当及时就医。
几种常用抗感冒中成药的使用方法:
流感高发季节,各类感冒药如何服用,特别是中国人特有的中成药如何服用,是一个大家关心的话题。
首先应当分清楚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最简单通过症状判断:
风寒感冒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风热感冒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清热解毒药。
在感冒初期一般为风寒感冒,随着病程的进展演变为风热感冒。因此在感冒不同阶段,对照自己的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
服用药物后,若对症,多半24小时以内,病情改善,如连续服用3日仍然无效时,应即刻停服,并到医院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当服用中成药时,药品说明书中常标明饮食禁忌。各类饮食禁忌的含义如下:
散利痛(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芬必得(布洛芬胶囊)等,适用于婴幼儿、儿童的有美林(布洛芬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滴剂)、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等。
吗丁啉(多潘立酮)等。
黄连素(小檗碱)、思密达(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等。
杜密克(乳果糖口服溶液)等。
无痛碘、75%酒精灯。
速效救心丸(家中有老人者必备)。
春季:春天花开,易过敏人群流涕流泪,可准备抗过敏药物,如息斯敏(氯雷他定)、仙特敏(西替利嗪)等。
夏季:酷暑难当、蚊虫叮咬,可准备解暑、防蚊药品,如藿香正气水(见效快,含酒精,口感刺激),藿香正气软胶囊(起效较慢,服用方便),风油精等。
药箱应当贮存在干燥、通风、温度适宜且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
将药品和对应的说明书放在一起,同时保留药品外包装。对于不熟悉或不常用药品,使用前务必阅读说明书使用。
每3~6个月,定期清理一次小药箱。对于过保质期,或者变色、有异味、形状发生改变的药物,应及时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