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得这位小仙女吗?她的缔造者,七宝这家明星工厂今年60岁了


编辑:黄志强
时间:2018-02-23 15:31

学音乐尤其是民乐的童鞋对下面这个标志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敦煌”牌乐器不仅在全国销量领先,更是数次走出国门,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民族乐器的魅力。商标上“飞天女神”造型取自于敦煌壁画的“飞天”图案,意在传承、弘扬中华千年乐器文化。

“敦煌”牌的缔造者,咱们七宝的骄傲,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今年即将迎来建厂60周年。

专做“拉弹吹打”四大乐器

上海民族乐器行业的历史可追溯至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能考证到上海最早的乐器铺是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开设在城隍庙地区的“马正兴乐器铺”,销售胡琴和鼓,于20世纪初歇业。

■1933年4月“大同乐会”演出场景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民族乐器行业逐渐形成规模。时至1955年底,上海“同业公会”国乐器组有会员60余家,从业人员400余人,分布在黄浦、卢湾及城隍庙等地。

1958年下半年,上海乐器行业经过调整,改组成立三家地方国营工厂。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成为制作“拉弹吹打”四大类乐器的综合性民族乐器厂,民族乐器二厂以制作锣鼓类民族乐器为主,民族乐器三厂主制凤凰琴、风琴等。由此,1958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诞生了。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上世纪60年代初彩车游行

1961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开办第一届工业中学,就读学生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各个车间从事一线工作,现在厂内大部分管理人员及技师级别师傅均毕业于当时的工业中学,国家级中国乐器制作技师数占全国一半以上。

■第三届毕业生合影

1983年起,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与卫仲乐、闵惠芬、林石城、陆春龄等著名音乐人士广泛交流,听取他们对作品的工艺、音质等方面的指导意见。

■1998年民族乐器制作大赛(古筝)现场

■1999年全国二胡制作大赛

■乐器工匠团队


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民族乐器,2008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在建厂50周年之际,投资建造了市民体验展示厅。

馆内依次展示有:仿古乐器、拉弹吹打、民族乐器、古筝专区等8个板块,近300件民族乐器,以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展现出民族乐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

乐器制作慢工出细活

参观完陈列馆,如果够幸运能走进民族乐器一厂的生产车间,还可一窥乐器匠人们的工作场景。

这位张师傅在厂里已经做了30多年的笙,家里几代人都是笙制作者。自己年轻时候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过笙的吹奏,后来开始成为一名乐器制作者。做一支笙的主要有三个过程:加件、做外壳、做簧片,一个月一般可以做1个半大型号笙或7~8个小型号的笙。

这位戴着口罩的桑师傅在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工作了40多年,负责二胡蒙皮的工作。这里的“皮”指的就是蟒蛇皮,皮质决定了二胡的等级。桑师傅自年轻时被分配到厂里开始学习二胡制作至今,他介绍说,现代的先进工艺已经可以做到由仪器来检测制成乐器的质量,更高效更精准。

小于师傅负责雕刻二胡胡身上的印花,一般一天能刻10个左右。二胡制作是一个团队工作,每个人做一道工序,然后组装起来。

时至今日,民族乐器一厂为这些民族乐器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绘上绚丽的图案,融入珐琅、青花瓷等制作工艺,使民族乐器不仅有了时尚的外表,也增加了收藏的价值。

中国民族乐器陈列馆

地址:七宝镇联明路400号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内

开放时间:

周三(13:30-15:30),需提前1天预约,国定假期除外。

联系电话:54867570

门票:免费开放

公交线路:91路、703路、徐闵线、沪莘线等。

来源:星期广播音乐会、白相到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