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宁表示hin骄傲!
它们有的因为历史悠久早就成为游客打卡地标,
有的悄然变身新风景。
根据TO君的了解,
工业遗产是何物大多数人还并不是很了解,
今天TO君就要小小科普一次,
带你看懂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迹,包括建筑和机械,厂房,生产作坊和工厂矿场以及加工提炼遗址,仓库货栈,生产、转换和使用的场所,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以及用于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
阿拉上海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际大都市,
自然也有着一批名气响的工业遗产,
接下来TO君就为你盘点一下
它们背后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作为近代中国创办规模最大的新式军事企业,缘起于1865年。
除了单纯的制造外,江南制造局还附设有广方言馆、翻译馆、工艺学堂,这些译书对帮助了解西方文化,特别是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如今,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业遗存包括翻译馆、2号船坞、飞机库、江南总办公厅、海军司令部、红楼、黄楼等9处旧建筑。
黄埔滨江沿岸,我国第一艘远洋科考船“远望1号”
伫立于此,非常壮观。
另外,原址的船坞也被保留了下来,目前处于待开发的阶段,据说可能会被改造成一个音乐广场。
去哪看
地址:黄浦区鲁班路600号
票价:免费
外白渡桥作为上海历史悠久的地标性建筑,是游客们来上海必打卡的景点之一。
在上海开埠之前,苏州河上有一座三洞石闸,闸上设有浮桥,供人通行。之后老闸被废弃,两岸来往只能渡船。
但随着英美租界扩张,经济活动日益频繁,渡船已不能满足需求。1856年,苏州河上第一座木桥建成,被称作“威尔斯桥”。
由于当时的建造技术原因,威尔斯桥造得十分低矮,不到6年光景,威尔斯桥的桥基就已经开始腐烂。
最终,上海工部局在威尔斯桥西侧修建了一座木桥。因为大桥毗邻公家花园(今黄浦公园), 所以桥的名字就叫作“花园桥”,但上海人则喜欢叫它“外白渡桥”。
当初设计使用寿命仅为50年的外白渡桥,已成为当今中国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型,它不仅是上海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上海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象征。
去哪看
地址:黄浦区中山东一路
票价:免费
民以食为天,面粉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经典“符号”。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后,洋粉大量进入我国市场,并先后在上海办厂。
安徽寿州孙多森、孙多鑫兄弟到上海了解当时的德商增裕面粉厂,深感利权外溢,决定在上海筹建阜丰面粉厂。
1898年,孙多鑫、孙多森兄弟合资创办阜丰面粉厂,生产“车牌”面粉,这是民族资本在上海创办的第一家机制面粉厂,更被光绪年间誉为“远东第一”。
矗立于苏州河岸的厂房旧址仍默默倾诉着上海面粉业逆境求生、实业兴邦的发展历程。
如今,阜丰机器面粉厂旧址已列为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阜丰面粉厂的工业地段,已经成为上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去哪看
地址:普陀区莫干山路120号
票价:免费
福新面粉三厂位于苏州河北岸光复西路145号,该厂由荣氏家族开建于1916年,遗存下来的只有其办公楼,而后经过保护改造设计。
这幢办公楼为欧洲古典建筑样式,迄今约有90多年历史,曾被建筑专家称为“上海民族工业起源和发展的标本”。
后因光复西路道路拓宽之需,按规划该建筑需往西北方向平移55米。平移之后,原来的建筑室内地坪被抬高,还将建筑顺时针旋转16度,以获得更好的观赏视角。
去哪看
地址:上海市光复西路145号
票价:免费
1880年,上海英商在英国成立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并于次年在黄浦江边建造了自来水厂,水厂由英国工程师哈特设计。
1883年8月,时任清政府北洋通商太臣的李鸿章抵沪参观杨树浦水厂,并亲自开启引水闸门,杨树浦水厂正式开始向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供水。
20世纪30年代,由于供水需求不断扩大,该水厂不断扩建,占地面积增加3倍,成为远东第一大水厂。
如今这座具有欧洲代表性建筑风格的水厂内,设有上海自来水博物馆,陈列并记录上海供水行业的发展历史。
走遍上海,感觉实在无法找到比杨树浦水厂更符合城堡感觉的建筑。若不是背后的东方明珠,感觉好像就走在英国乡村的旷野。
去哪看
地址:杨浦区杨树浦路830号
票价:免费(需预约)
上海东区污水处理厂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河间路1283号,该厂始建于1923年,是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甚至是远东地区最早的同类市政建设基础设施。
自1926年投入运行,至今已逾百年,是亚洲运行时间最长的污水厂。
污水厂里最主要的泵房以及曝气池、沉淀池等构筑物,都是从建厂时沿用至今的“活古董”,都是具有极高历史保护价值的工业遗存。
如今,这里已变身为排水科技馆,为观者介绍上海排水网发展情况以及中外古今的排水概况,还能亲眼见证污水处理和水质净化的工艺。
去哪看
地址:杨浦区河间路1283号
票价:免费
当然,除了被收录的这六处工业遗址之外,
从老仓库、老厂房转型而来的时髦地比比皆是,
除了耳熟能详的1933老场房、M50这些地标之外,
以下这些也非常值得一探!
位于新闸路桥和乌镇路桥之间的南苏州河路1247号,有一座斑驳沧桑的老仓库,它就是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
这里曾是“中国通商银行第二仓库”和杜月笙的私家粮仓。中国通商银行于1897年在上海成立,它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解放后,人民政府接收通商银行的官僚资本部分作为公股,最终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组成部分。
如今,它以“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的形式全新开启,以艺术之名,为粮仓带来新的生命。
去哪看
地址:南苏州河路1247号
票价:免费
提起大烟囱,上海人肯定都很熟悉。这根传奇的烟囱,和南市电灯厂同时建成。随着人口的激增以及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电灯场发展成了为整个上海老城区供电的南市发电厂,可以说见证了上海整个工业时代的变迁。
之后,工厂撤离市区,南市发电厂经历几重改变,成了集展厅、餐厅、小剧场、咖啡厅和图书馆等复合功能于一身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示着人们对未来城市的幻想与实践。
去哪看
地址:黄浦区花园港路200号
票价:免费
苏州河,上海的外婆河。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曾经依靠河流带动起的贸易运输,无疑给这城市的工业发展留下精彩一笔。码头、仓库、工厂,昔日的工业旧址如今化身文化创意园区,老厂房里说新意。
130多年历史的“湖丝栈”曾是上海最早的丝绸加工工厂,如今隐匿着一家文青最爱的咖啡馆;上世纪30年代的国棉五厂摇身一变,成了创邑河创意产业园,工业沧桑感依旧,艺术氛围出奇地好。
去哪看
地址:万航渡路1384弄12号
票价:免费
从重庆南路拐入建国中路,你的眼球必定会被头顶上的那座“门”字形的绿色铁桥所吸引——它是铁质的,富有浓浓的工业感;它又是崭新的,兼具着时尚的气息。
事实上,“8号桥”之所以以桥为名,是别有深意的。在这个创意园区内,房子与房子之间,正是由桥构成了彼此的连接。除了功能上的意义,8号桥的“桥”还有着更多的内涵。在2003年之前,这里曾是一处工业时代最普遍的留痕——上海汽车制动器厂。
自建成以来,8号桥就以其充满创意的环境、浓厚的国际化氛围,成为了建筑、家居、艺术、广告、软件、电影、出版、时装设计等新兴产业的汇聚之地。
去哪看
地址:建国中路10号
票价:免费
工业遗产不仅仅是文化遗产,
也是记忆遗产、档案遗产。
在城市中搜寻这些历史故事,
比打卡网红点有趣得多。
每日一问
上海宁和新上海宁都来说说,
这些工业遗产在你的记忆中有什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