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运已经于3月12日落下帷幕,匆匆40天,1247.3万人乘坐火车离开上海,有同样多数量的人来到这里。一样的40天,今年有什么新的变化?体验有什么不同?
2018年上海铁路春运自2月1日至3月12日共40天,上海三大火车站累计发送旅客1247.3万人,较去年增长3.9%。其中节前15天离沪客流集中,节后25天以返程为主,客流分散平均。
按照以往经验,节前出发高峰集中在节前十天至一周时间。在近几年,客流高峰逐渐向一周以内压缩。今年春运发送高峰自2月9日开始,至2月14日结束,6天内三大火车站日均发送旅客48.29万人,几乎与2017年最高峰日的48.5万人持平。
不仅高峰阶段客流再上台阶,今年单日客流也较往年有较大幅度提升。2月10日、13日,三大站单日客流均突破了50万人大关,为历年春运首次。其中2月10日,三站单日总客发达50.11万人,创下单日发送量新高;而2月13日,上海虹桥站以29.2万人的发送量,刷新该站历史记录。
2018年是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的首个春运,京沪高铁线上共有7对“复兴号”列车以350公里时速奔驰。据统计,40天内从上海虹桥站出发的7趟“复兴号”列车共输送旅客27.73万人,平均上座率86.91%,为春运首秀交上了一份十分圆满的答卷。
2018年春运,“复兴号”以及它的兄长们“CRH”系列组成的高铁大军,已经成为铁路旅客出行的首选。铁路上海站40天累计开行的22487趟列车中,G、D、C字头的高铁动车组列车占到了77.5%,运送旅客940.2万,占比75.4%。
2018年春运,上千万旅客在火车站熙攘往来,不知有谁曾注意过,那个将火车票递给自己的人,那个在站台上注视着列车开出的人,那些在幕后为列车安全运行而默默付出的人,那些为了大家能回家过年而在岗位上坚守了一年又一年的人们。
范有权是上海南站行车室的值班员,负责南站列车运行调度。他的儿子范沈伟去年大学毕业后也投身了铁路行业。以前都是小范抱怨老爸只忙工作不着家,今年父子俩并肩战春运却是头一遭。40天的奋战,让小范大呼“身心俱疲”,对父亲的“不着家”也有了切身的体验,“现在更多的是理解,老爸一干几十年真的不容易。”而老范则对妻子有了新的愧疚:“以前过年还有儿子陪着她,今年家里只剩她一个,只能春运后抽空多陪陪她。”
今年是售票员邹俊的最后一个春运,她见证了火车票从"手涂浆糊"到计算机售票的脱胎换骨,也曾是一夜售票3000张的“快枪手”。而今,十秒一张票的“神速”早已被几毫秒一笔订单的12306网站超越,她也终于要脱下穿了32年的铁路制服,要告别坚守了26年的售票窗口。她没有遗憾,因为她来过,奋斗过,成功过。她又充满了不舍:“若能再干10年,火车站也许又能有更多更好的变化。”
薛蔚是虹桥站1号站台的客运员,“站台真冷,冷得我猝不及防。棉裤至少2条,否则冻得迈不开脚。”冷归冷,小姑娘干活热情高涨,每天2万步打底,对讲机呼叫应答,旅客问询对答如流,站台巡视眼观八方。“过年上了三天班,就没回老家了。给爸妈电话拜了年。不过想到能送这么多旅客平安回家,心里也有点小骄傲。”
2018年春运期间,为最大限度输送旅客,上海虹桥站累计12天开启通宵模式,彻夜开行列车。虹桥综合枢纽多种交通方式加强协调联动,地铁2、10号线延时运营,出租、公交加派班次,一列列加班的地铁,一辆辆夜行的汽车,让夜归的旅客得以在最短时间内回到家中,也为上海这座城市注入了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