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磨牙棒真的适合宝宝吗?干妈本次送检了12款热销的磨牙棒饼干,发现其中行业标准混乱,配料表糖盐不少,商家套路很深……
从儿童酱油到驱蚊手环,这种“帮倒忙”、“智商税”的母婴产品干妈没少测,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磨牙棒。
先来看看参评选手合集↓
想了解商家套路,顺带学习喂养知识,来,跟我上车。
(文中有彩蛋,仔细读别错过)
宝宝进嘴之物,安全不能马虎。菌落超没超标?有没有防腐剂、食用香料?一番安全体检之后,还是揪出5款检出香兰素的选手。
具体数据看图↓
*其中美林是海淘产品,不按照我国标准生产,但我们以GB2760-2014为评判标准。
| 婴幼儿食品为什么慎选含食用香料的?
看过之前评测的宝妈应该有所耳闻,在奶粉和米粉评测中,我们对“小香同学”也是绝不手软。
香兰素是食用香料的一种,她的香料家族兄弟姐妹众多,大家应该在不少婴幼儿食品中也见过她妹乙基香兰素,以及她弟香荚兰豆浸膏。
不管官方给的名字多么动听,宝妈还是习惯统称他们为“香精”,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不友好指数五颗星。
作为重要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在相应限量值范围内,香兰素安全性很高,并不可怕。
但是
无害≠有必要添加
香兰素的奶香味道十分浓郁,这种香甜,对于刚刚4-6个月,正处于辅食添加初期的宝宝实在没啥好处。
要知道,婴儿期对味道的体验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口味,为了降低偏食和挑食的风险,给宝宝选择尽量接近原味的食材自然更好。
所以我们的态度就是:没有更好。
| 海淘产品配料表并不高大上
翻译完来自4大洲5个国家磨牙棒的配料表,发现真正“无糖无盐”的只有Bickiepegs一款,其他选手全部止步第二关。
Bickiepegs这款磨牙饼干,配料极简单。只有小麦粉、小麦胚芽、水。至于妈妈们担心的糖、盐、香精还有添加剂通通没有。
关于添加糖和盐,在很多之前的文章中均有提及,这里放上两个权威机构的建议,供宝妈们参考。
注:截取自中国营养学会最新版膳食指南
注:摘自世卫组织官网,观点和上面基本一致。
此外,有的磨牙饼干会添加奶粉、乳清蛋白、大豆蛋白等原料,若宝宝对这些成分过敏,在购买前要仔细看配料表。
希望看宝妈再买买买之前,养成看配料表的习惯,少走弯路,自学一些避坑方法。
如果不知道如何看海淘产品配料表,也可以发截图到宝宝成长群,干妈来帮你翻译。
磨牙饼干,顾名思义是用来磨牙用的,如果硬度不够,对于乳牙尚未萌出,且不具备咀嚼能力的宝宝来说,意味着一啃就碎,万一卡在喉咙中,就会有引发窒息的风险。
别说干妈危言耸听,大家随便搜一搜磨牙饼干导致宝宝窒息的新闻,每年都有好几起报道。
悲剧的发生,一方面由于看护不到位,另一方面,在这次评测选品中,我们也发现了部分商家混淆概念,实力坑妈的猫腻。
| 你搜到的磨牙棒,可能就是一罐普通饼干
我们在*东、*宝搜索磨牙饼干,带着磨牙二字的饼干瞬间出来一堆,当你点进商品页细看一下,才发现这些饼干在包装上并未注明磨牙二字,就是普通的饼干。
以*东为例,大家不妨搜索磨牙饼干试试,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这个写着5W+好评的某品牌饼干。
看里面的评价,上过当的宝妈还惊魂未定↓
所以,干妈磨破嘴皮依旧要再强调一次:宝妈们一定一定要注意,仔细看商品包装,看配料表,从源头规避这种可能的安全风险。
再来看看这次评测的磨牙饼干,标准也是非常之混乱,打着婴儿食品的旗号,却未曾按照婴儿谷类辅助食品的标准生产,你随手买到的可能就是一罐普通饼干,跟婴幼儿食品没半毛钱关系。
而硬度这里,经干妈亲自手撕之后,大体分为下面这三种类型。
一掰就碎型↓
这种一掰就碎的不能叫磨牙饼干,也没资格撑得起“磨牙”二字,如果买到这种的,请让宝爸替娃吃掉。
用点力气就碎型↓
最危险的就是这种,因为宝宝一旦将其啃断,这个硬度不足以在嘴里融化,卡在喉咙引起窒息风险极高。家里有磨牙棒的宝妈们,可以自己先试吃一下。
用尽全力就是掰不开↓
这种安全性相对高一些,但也需要有人在身边看护,且隔段时间就要及时更换,再耐磨也会有风险,请重点告诉家里老人这个常识。
最后这一款安全性较高的,还是Bickiepegs磨牙饼干。
鉴于安全隐患的考虑,Bickiepegs这款仅作为可尝试款,供宝妈选购参考。
无
磨牙饼干作为缓解出牙期不适的一个解决方案,并不完美,且有较高的安全隐患。宝妈也可以选择牙胶等其他方式缓解出牙不适,因此,磨牙饼干并不是必需品。
Q:宝宝出牙不适如何缓解?
第一,宝宝可能会喜欢吃手来缓解出牙期的不适,妈妈不必过度干预,只要确保手指卫生即可。
第二,在清理口腔时,妈妈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轻按宝宝的牙龈,帮助缓解不适。
第三,选择没有气孔实心的牙胶,具体可参考我们红黑榜小程序的推荐进行选购。
Q:如何选购婴幼儿辅食类产品?
第一,留意生产标准。(海淘产品除外)
如果购买谷类辅食(如、面条等),建议选择按照GB10769-2010生产的产品;如果购买辅食泥(蔬菜泥、肉泥等),建议选择按照GB10770-2010生产的产品。
第二,学会看配料表。
尽量选择无添加糖(白砂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无食盐、无食用香料(香兰素、乙基香兰素等)的产品。
第三,注意过敏成分。
如果孩子对牛奶蛋白、麸质、鸡蛋等食物过敏,一定要注意配料表上的过敏原信息。
第四,看商品包装,而不是检索词名称。
此处尤其留意电商渠道,要学会看包装名称和细节,识别商家套路。
Q:宝宝吃东西不慎噎到,该如何应对?
干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教学视频,希望宝爹宝妈都能学会这项技能,但永远都用不到。
日常絮叨
本次检测样品均采购自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价格仅供参考。
检测机构: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报告编号:161227-YFC-102,检测数据仅对送检样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