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出门带零钱了没有?
在“移动支付时代”,我们逐渐习惯了扫码支付,身上几乎不带现金。但这个习惯会在旅途中带给我们困扰——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如果你既没有购买当地的交通卡,也没有足够的零钱,那么乘坐地铁和公交将是一件麻烦事。
有人用“囤卡”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不管到哪座城市,都要买一张交通卡,离开时也不退卡。久而久之,几成一种独特的收藏品。
但这种方法自有其不完美之处。就算你愿意让押金“烂”在卡里,等待有朝一日的归期,彼时彼刻能否找到这张卡,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好消息来了!“用手机刷卡”不再是天方夜谭,实体的交通卡正在变成刷一刷就能用的“乘车码”,变成虚拟的“电子交通卡”,变成独立的手机APP。
根据公开信息整理,长三角城市群26座城市(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含上海及江苏、浙江、安徽部分地级市)中,已有18座城市可以扫码乘车,比例接近七成。
联结长三角的高铁永远很忙。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工作在不同的城市,拥有一张近邻的交通卡,可能是很多人的刚需。
那么,手机扫码能带我们走多远呢?周到君已经帮你整理好啦↓
按省份看,在马云的老家浙江,大多数城市都支持“扫码出行”,而且只需要用支付宝一个APP;江苏倾向于自成一派,每个城市都有一个独立的APP,须先下载才能使用;安徽的进度条慢了一点,大多数城市都还处在筹备状态,是微信的争取对象。
按出行方式看,扫码乘公交的普及率高于扫码乘地铁。在开通地铁的城市中,只有上海、杭州、无锡可以扫码过闸,南京、苏州、宁波、合肥非但不能扫码过闸,连具体的时间表都没有。
如何扫码乘车?
首先要看所在城市支持哪个应用,可能是支付宝和微信,也有可能是独立APP。
如果是支付宝和微信就简单了,从“付款码”切换到“乘车码”,几乎没有任何学习成本。
如果是独立APP,最好出行前就做好准备,下载并试用目的地的APP。
在长三角的城市中,支付宝“乘车码”的覆盖范围是最广的,杭州、宁波、绍兴等9座城市都可以用(苏州和常州虽然也是用支付宝,但是用的是“付款码”)。尤其是杭州,支付宝“乘车码”做到了地铁和城区公交全覆盖,其他城市则在逐步扩展中。
使用方法也很简单:
①点击支付宝首页的“付钱”。
②点击页面底部的“乘车码”。
③领取并开通自动定位城市的电子交通卡。
④在乘公交车或地铁时,将乘车码对准扫码器,听到提示音即可乘车。“乘车码”是一个小程序,你可以把它放在桌面上。
(emm……支付宝不让截图,就不截图了)
还有两种领取电子交通卡的方式,分别是打开“全部应用”中的“城市服务”,以及在搜索栏搜索“所在城市名字+交通卡”,但都没有第一种方法方便。
友情提醒:乘车码是离线码,无需连网使用;手机扫码时,和检票机保持一定距离容易成功;截止到3月底,在绍兴、张家港、石家庄、泰安、安阳等五座城市刷支付宝“乘车码”,可以免费乘公交哦!
使用微信“乘车码”的城市不多,长三角范围内只有苏州、宁波、宁海、合肥四地。
另外,常州可以使用微信支付,舟山可以用微信公众号“舟山市民卡”生成“舟山市民码”,从而实现“扫码出行”。
步骤和支付宝相仿:
①点击首页的“搜索”(图标是放大镜)。
②搜索“腾讯乘车码”,打开该小程序。
③选择你喜欢的扣费方式(零钱、银行卡、信用卡都可以),开通免密支付,形成特定城市的“乘车码”。
④在乘公交车或地铁时,将乘车码对准扫码器,听到提示音即可乘车。“腾讯乘车码”是一个小程序,你可以把它放在桌面上。
和支付宝一样,微信的“乘车码”也可以离线使用,不必担心流量。
尽管支付宝和微信一路攻城略地,还是有7座城市选择了自己开发APP。它们分别是:
上海的“Metro大都会”(地铁)和“上海交通卡”(公交),无锡的“码上行”(地铁)和“无锡市民卡”(公交),南通的“畅行南通”,宁波的“宁波市民通”,金华的“金华行”,舟山的微信公众号“舟山市民卡”。
相比支付宝和微信扫码,用独立APP扫码确实更繁琐。不过,如果把比较对象改成始终停留在“局部互通”的交通卡,这样的改变也称得上令人欣喜。
春天已经到了,踏青季还会远吗?无论你打算到姑苏郊外走走,去杭州看看西湖的春色,还是去无锡观赏太湖边的樱花盛景,都别忘了先把目的地的“交通卡”装进手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