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排队2、3个小时,一边立等可取!去开了109年的乔家栅吃传统青团,就是老底子的味道


作者:张益
编辑:张益
时间:2018-03-19 15:39

青团是江南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每到清明前后,杏花楼的咸蛋黄肉松青团、新雅的腌笃鲜青团、王家沙的马兰头青团等一大批“网红”产品前就要排起长队,一般都要排两三个小时呢!不过,对于周到君这样的“老上海”来说,却更青睐于最传统、也最简单的细沙青团,糯米搭配红豆沙才是最正统最嗲的~


■图片来源站酷

今天,周到君带大家去上海的老字号点心店——乔家栅走一趟,请老师傅施展一下自己几十年的制作青团手艺,那里的细沙青团可是得过上海名点称号噢,非常好吃!就是周到君小时候的味道!更重要的是,乔家栅的青团还不用排队、不用排队、不用排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也让那些只吃过青团但不知道怎么做出来的亲们见识一下,有兴趣的话,也可以根据这个方法来做上几个哦~

百年前从小吃摊发家

说起乔家栅的历史,也是颇为传奇:一百多年前的上海滩和今天一样,涌进了大量前来讨生活的外乡人。安徽人李一高就是其中之一。李一高没什么其他的谋生手段,靠在老城厢的乔家栅路附近摆小吃摊为生。这样的路边摊在那个时代的上海比比皆是,毫不出奇。谁也不会想到,这样的一个小吃摊会发展成为一家百年老店。

■图片来源网络

1909年,经过多年的风雨艰辛,李一高终于不用再撑着他那顶老旧的油布帐篷摆摊了。他勤勤恳恳攒下了一点钱,租了店面,开起了一家汤团店。他家的汤团,糯米选用青浦朱家角的优质稻米,豆沙是著名崇明大红袍赤豆加上玫瑰(李一高为此还在浦东专门包了几亩地种玫瑰),肉馅则选用重量在五六十斤之内的整头黑毛猪。

精选的原料使得他家的汤团色香味俱全,受到食客的一致好评。和如今上海滩上的很多有名的小吃店一样,这家不起眼的小店,生意却十分兴隆,很多人慕名而来大饱口福。原上海市副市长赵祖康吃过他的点心后也赞不绝口,并挥毫为之题写“上海乔家栅”的金字招牌。

周到君来到了位于黄浦区海潮路上的这家“上海乔家栅”。一楼有两个外卖窗口,主要是卖熟食和糕点的,而大堂主要供应一些主食和点心,二楼则供应一些家常菜。

入到大堂,装修风格也是再普通不过的国营老字号的样子,很敞亮,也很干净。

而今天给周到君现场演示如何制作乔家栅青团的师傅,也算是这里颇有资历的一位老法师了,糕点做了三十多年了。

老师傅现场传授手艺

简单寒暄之后,老师傅便开始了自己的show time!

■1.将艾青汁倒入糯米粉里

青团的青色,一般是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也有的采用浆麦草染色,还有用其他绿叶蔬菜汁染色的,不过普遍都带有清淡却悠长的植物香气。

周到君特地问了老师傅关于糯米粉与水的调制比例,老师傅说这步异常重要,关乎最后成品的口感,“差不多1斤粉、9两水的样子……”

■2.用手搅拌均匀

别小看了这步,同样十分重要,一定要搅拌均匀,这样才能保证青团的每一寸皮肤都被“染”上碧绿的颜色。

■3.用力揉搓面团

为了能“染”上颜色和香味,用力揉搓面团加以巩固。

■4.分成单个小团状

■5.豆沙馅料同样分成小团状

豆沙馅料放多少全凭感觉,亲们可参考图中所示比例。

■6.把糯米团压平后包入豆沙

■7.包完后放入蒸笼里待蒸

到这里,算是完成了基本流程了,最后一步就是放上蒸气炉上蒸制了。

可根据青团的多少和蒸气炉的火候来决定具体时间,老师傅提醒:家里自己蒸的话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8.蒸制20分钟后,青团就大功告成了!

打开蒸笼后,一股艾青香就飘散开了,这种香气特别清新好闻~简直是闻上一天都不会腻啊!

■倒置入容器后,就可装袋出售了。

周到君当然不会错过这样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啦!随手就问老师傅要了一个刚蒸出来的青团解解馋~

鉴于是新鲜蒸制后出锅的,青团的外皮软糯、弹牙,每咬一口都会把带有清香的碧绿外皮粘连在嘴上,口腔的每一次咀嚼都会赞叹发明这种食物的人。内层的豆沙馅同样十分讨好,很细腻很软绵,但又不会太甜,调味刚刚好~

■中国名点——细沙青团即为豆沙青团

如果你还在排队买杏花楼的网红青团,不妨到不用排队的乔家栅,买上几个传统的豆沙青团吧,这才是属于上海人对于青团的最初记忆!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