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推开这扇红色的门吧,里面可以闻到书香、和名人对话……


作者:李芹
编辑:李芹
时间:2018-03-25 18:22

随着手机高度普及,曾经是申城一道街头风景线的红色公用电话亭似乎要退出历史舞台了。是任其变成摆设、成为城市环境中的一道新“伤疤”,还是在保留一定数量电话亭满足紧急联络的需求后一拆了之,抑或是积极更新、促其成为城市风景中的一处新“亮点”?徐汇区给出了自己的探索之道:把旧电话亭改造成为家门口的“共享悦读亭”,用灵活的形式与主题满足市民对阅读的各种需求,助力“文化徐汇”的发展,也把这批公共资源再度盘活。

3月25日,首批6个悦读亭在徐汇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内亮相。

■漂流亭给你的书找下一位主人。图片来源:均为徐汇区文化局供图。

亮相:首批6个悦读亭均位于衡复风貌区

淮海中路1414号、淮海中路1417弄的两处电话亭都被改造成为了一本亭。    外表依然是那抹熟悉的红色,但进内一看,整个内部已经完全不一样——脚下是印满书籍的地表,左侧是一排透明的亚克力书架,整个墙面设计成为镂空的金属贴面,上面印制了和书籍相关的各类宣传、衍生产物。

以《时间之书》为例,此处的一本亭内不仅有关于书的点滴故事,更有传统24节气由来的故事,更贴心的是,还有印着这些节气的便签、书签可供游客使用。

据承担电话亭更新改造的徐汇区文化局副局长傅晓介绍,徐汇区域内共有超过500个电话亭。差不多半年前,他们有了更新的计划:即在保留公用电话亭原有外形和通话功能的基础上,注入形式多样的阅读元素,把传统的电话亭改造成“悦读亭”,探索城市微更新,提升徐汇文化温度,对接上海智慧城市建设。

在经过多次现场踏勘,并实地走访了区域多家名人故居、出版社、阅读类社会组织后,他们确定了确定了首批3种主题6个“悦读亭”,分别为“漂流亭”、“名人亭”、“一本亭”。在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的专业网络支撑下,所有“悦读亭”内部都接入了光纤网络,向市民提供更便捷、更高速、更稳定的wifi上网环境。

此次推出的三种类型“悦读亭”中,“漂流亭”与徐汇区“汇悦读书香联盟”成员荆棘鸟书会合作,不仅在电话亭中提供阅读与漂流平台,市民还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汇读书漂流”参与读书、漂流等一系列线下互动;“名人亭”则与巴金故居和柯灵故居合作,多种形式展现名家风采,凸显徐汇深厚的文脉与底蕴;“一本亭”通过定期推荐一本好书的方式,在电话亭内部空间用多种形式打造一本书的“微空间”,首批两个“一本亭”的推荐图书分别是《时间之书》和《海派再起》,接下来还将有更多的出版社来向市民推荐好书。

运维:更好应对“关不了的门”

因为悦读亭的基础是公用电话亭,因此将24小时对市民开放。这是因为,虽然拨打电话需要通过IC卡来实现,但公用电话亭还承担着提供免费应急通信服务的重要功能,比如拨打110、120、119等紧急电话,可以不插卡就实现拨打。再者,一旦发生危险或者灾害气候,手机基站可能会损坏,但公用电话亭可以直接拨打以及定位,这正是公用电话亭作为公共设施存在的重要价值。

正因为电话亭的门无法关上,由此,也给管理带来了许多挑战。

对此,作为悦读亭的日常管理方,荆棘鸟书会公益发展中心秘书长林沙向记者表示,他们会有一支志愿者队伍参与日常的管理与维护,从早8点30分到晚8点30分,志愿者会身着统一服装佩戴工作证对这些悦读亭进行巡回检查,以确保有问题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联系后续处理。

“首批推出的三个类型的悦读亭中,可能漂流亭更考验整个城市的文明素养。”林沙表示,漂流图书的宗旨是信任、传播与分享。对于愿意将自己图书拿出来漂流的市民,工作人员会将书籍收纳箱中的书本统一整理后进行消毒处理,而后按照漂流流程制作相应标识后上架,从卫生状况上来说市民完全可以不必担心。

对于可能存在的盗窃情况,林沙告诉记者,所有的电话亭内都有监控设备,后台也有专人值班查看,但还是那句话,漂流图书的宗旨是信任、传播与分享,我们的城市需要精神的文化地标,也希望大家能够对这些新生事物多点支持与包容。“对于其他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也有相应的应对方案,但希望悦读亭能培养市民良好的阅读兴趣,成为市民了解徐汇海派文脉的窗口。”

6处电话亭信息

1、名人亭:淮海中路1680号

2、一本亭:淮海中路1417弄

3、一本亭:淮海中路1414号

4、漂流亭:淮海中路1292弄

5、漂流亭:淮海中路1008号

6、名人亭:复兴西路82号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