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MUJI,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大概是一个性冷淡风的杂货店,卖些麻衬衫、卸妆棉和小文具。
事实上,MUJI一直想要无缝接入人们的衣食住行,而高频刚需的“食”,就是MUJI留住顾客的大招。
这一次,MUJI一反常态,不走性冷淡风,反而充满了人情味。
去年7月,MUJI在东京有乐町旗舰店中开辟了蔬果展位,开始试水菜市场界。
MUJI标志性的原木风店面加上全自助的购物模式,引来顾客无数。
在东京吃到甜头后,MUJI开始乘胜追击。
这个星期,MUJI全球最大菜市场正式在大阪府堺市开业!
据介绍,这家菜市场比之前东京试水的蔬果展位大了整整 11 倍,高达 4300 平方米,相当于 6 个标准篮球场大小。
看这修得像博物馆一样的建筑,谁能想到这是个卖白菜鸡蛋的菜市场?
店面外观酷炫,地段也不错。
MUJI菜市场开在大阪市中心的Aeon Mall 堺北花田店,人流量超高。
开业当天,大批顾客前来一探究竟。
装修风格秉承了MUJI一贯的简洁大气,让人买个菜都能买出仪式感。
面积变大,能买到的东西也更多了。
去年东京的蔬果区,只卖些蔬果和杂货。
而新的大阪店首次引入了 MUJI 全球首个生鲜食品的专卖场,鲜鱼、生肉、蔬果,一应俱全。
观众可能太喜欢MUJI的水果了,情不自禁地跟蔬果货架旁边合影。
“和田地‘相连”,是MUJI官网上对这个MUJI菜市场的定义。
这可能是唯一一个会向顾客介绍食物的生产者、运输者和烹调者的菜市场。
海鲜捕捞自鸟取县境港附近的海域,这里的海产极其丰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然渔场之一。
负责鲜鱼采买、运送的是大泽先生,他表示,鲜鱼在凌晨被捕捞,天亮前就会被送到港口。
5点半,鲜鱼上岸拍卖,四小时后就会乘货车出发,15点前就会出现在muji市场的柜台上。
这速度,比普通商场快3倍。
海鲜品种多样,有沙丁鱼、青花鱼、竹荚鱼和各种虾蟹等。
“想让鱼类味道好,秘诀就是保持新鲜,要快,捕捞快、竞拍快,装箱快,运送快,切割烹调快。”
负责鲜鱼的野尻先生会帮顾客去鱼骨,如果你想到新鲜生鱼片,他可帮你直接处理好。
鲜肉方面,MUJI 选择了冲绳产的猪肉和宫崎县产的黑毛和牛。
藤原先生从爷爷那一辈就开始养牛,他们家出产的“宮崎ハーブPremium”牛肉,能让不吃牛肉的人感动到哭。
瘦肉区的吉苏爱先生负责切割肉类,他切出的一块块牛肉,雪花纹路非常亮眼。
店员他也能帮忙烹调,根据养牛者的建议少放调料、简单烤制,这样做出的牛肉鲜嫩多汁。
市场内蔬菜水果的种类超过了300种,以当季商品为中心,也有稀少的东京传统蔬菜。
“蔬菜的味道取决于新鲜的程度,用肉眼就能看出来”,莲藕种植者门真先生表示,“切莲藕时流出的白色牛奶状液体就是新鲜的证明。”
和海鲜一样,这些蔬果早上刚从土地里采摘出来,当天就会被摆上柜台。
无印良品特别选择了在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及化学肥料的生产商家,尽量把农药栽培的蔬果数量减到最低。
购买者可以直接请负责蔬果的梶山先生帮忙把蔬果切丝或切块,“不用担心产生依赖噢!”
各项商品旁边体贴地标示了生产者的想法以及符合季节时宜的食用方式。
而菜市场各区负责人也会在菜市场官网上《每日推荐》栏目推荐食物。
瘦肉区的大野先生推荐了丹波出产的土鸡。
他介绍,这鸡肉味甜、肉嫩而多汁,适合与蔬菜同炒,尤其是鸡胸部分,适合薄切、烤制后沾芥末酱油吃。
负责蔬果的梶山先生则推荐了岸和田产的心脏形番茄,含糖量大于8度,全日本只有20个人在种植这种番茄。
不只是卖菜、推荐菜,这里提供关于食物的一条龙服务。
如果你没想好买什么菜,不妨直接到餐厅区吃一顿,找找灵感。
看似简单的菜式,卖相十分诱人。
一份日式烤肉盖饭售价 980 日元(约合人民币 59 元),海鲜盖饭售价 1680 日元(约合人民币 100 元),相比日本的物价来说,还算良心。
感兴趣的话,顾客可以直接在现场跟大师傅学习厨艺。
MUJI在餐厅隔壁设置了料理教室,从入门到厨神,包教包会。
如果顾客在现场使用的配料和厨具家里没有,可以直接在隔壁购买。
这家菜市场的确是以「食」为主题,但食品区旁边依然设置了其他商品的区域。
锅碗瓢盆、杯盘碗碟应有尽有,就连大师傅身上的围裙都有得卖。
别说普通器物,就连大师傅的烹调手法、做菜灵感,都可在这里得到。
销售层的服务柜台会演示近期大师傅推荐的食谱。
图书区有各种种类的烹饪书,中西合璧,折衷和洋。
这里有沙发和椅子,让你好好想想,哪一种懒人厨艺适合猪猪的自己。
总之,这里可以找到与“食”相关的一切,并且完全以顾客为中心。
连买单都可以自助结算,不会有人问前问后,可以说非常舒心了。
开业以来,这家店门庭若市。
食品部门负责人表示,他表示,目前食品类销售额仅占公司总销售额的10%,如果新店效果达标,MUJI将开设更多的菜市场。
跨界开菜市场的想法来自于无印良品运营公司良品计划会长金井政明,他表示,“食”是人的基本需求,然而都市居民对田地、农场、渔场及食物生产者感到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