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磕磕碰碰,往往伤口不深,出血不多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不会去医院,而是自行处理。印象里,出镜率很高的是“红药水、紫药水、碘酒、碘伏”。
有人认为,既然都是消毒药品,两种药水一起用,消毒作用会更好。但也有网上传言称,红药水和碘酒一起用会引起中毒。
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红药水的主要成分叫汞溴红,碘酒的主要成分就是碘,碘和汞溴红两个混合在一起会析出碘化汞,碘化汞是剧毒。
除了碘酒,碘伏也是含碘的,所以也不可与红药水混用。
碘化汞的侵袭力很强,会侵入皮肤组织里导致局部伤害。伤口不愈合、溃烂。如果大量运用,被皮肤吸收,可能会导致汞中毒。
实际上,过去家家使用的红药水、紫药水早就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特别是在大医院里,“红药水”几乎成了“文物”。
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毒性(但不少药店 “红药水”能轻而易举买到,药店没有特别提示,也未看到不得与“红药水”混用的特别说明)。
红药水又叫红汞,含有汞离子,有的人对于红药水里面的汞很敏感,用得太多可能会引起汞中毒。且其本身的穿透性较弱,消毒效果不理想。
紫药水是很多人儿时的记忆,但早已经不用了。原因是它的副作用很大,而且紫药水颜色太深,涂在伤口表面很难看出伤口的恢复状态,过去使用的时候,临床曾出现不少表面上好像伤口愈合了,实际上紫药水覆盖的表皮下面伤口已经感染的情况。
现在,医院用来处理伤口的,一般是碘酒、碘伏、双氧水等。
自行处理的话,建议大家使用碘伏。碘伏是由碘与聚醇醚复合而成,具有广谱杀菌作用,使用方便,无刺激,无异味,无色素沉着,可直接涂于伤口,目前它是可以替代酒精、红汞、碘酒、紫药水等皮肤、黏膜的消毒剂。
碘伏跟碘酒比,它的渗透性和杀菌性更强,而它这个刺激性要小多了。(酒精的消毒作用也相对有限,且刺激性大,不适用与大面积的伤口。)
具体操作:小伤口用碘伏消毒即可,浅层擦伤不用包扎,暴露结痂最好。因为包扎后不透气,渗液一直泡着伤口,不利于伤口长合。对于比较大的伤口,最好及时到医院外科门诊治疗,以免引起感染。如果流血不止则需要加压止血,再严重可能要缝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