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后四校八大怎么招?深分析来了!


作者:李星言
编辑:杨青霞
时间:2018-04-19 09:51

从前段时间新中考政策出台,到昨天市教委“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的补充说明出台,不少幼儿、小学家长都在群里讨论。大家心里都明白,虽然孩子现在还小,但这个政策直接关系到选择小升初的方向,所以即便还处在考虑幼升小甚至入园阶段的家长,也需要对目前的新中考政策有所了解。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哪些学校参与名额分配

根据新中考改革方案有关规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办法包括:自主招生、市实验性示范高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三种招生办法,也就是俗称的自招、名额分配、裸考。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我们现在在说的这个“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招生计划”,指的是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以及特色普通高中,不包括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普通高中。

那么,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特色普通高中有哪些?点击图片可以放大查看:

■注:2016年上海市教委颁布《上海市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在2016-2018年期间命名10所左右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学校,目前已有四所高中被命名。

是不是看到了许多熟悉的名字?没错,传说中的“四校”、“八大”都在这里面了。

四校怎么招生

好,然后我们再要来分一下,先普及一个概念: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里还分为两块——委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委属包括上外附中、上海实验学校、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交大附中、上师大附中这7所学校;而其他的格致、大同、建平、七宝等等都是区属。

委属的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和交大附中,也就是俗称的“四校”,属于试点“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确实需要选拔一批生源上的高峰,所以对它的名额分配计划是这样的:

四校名额分配

1、拿出总招生计划中的65%用于分配。

2、名额分配到区。

3、在这65%的名额中,其中的20%(总计划数的65%再乘以20%,即总计划数的13%)分配到相应区的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校内竞争;其余的80%(也就是65%乘以80%,即52%)分配到相应区的所有学校,区内竞争。

4、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把“不选择生源”暂且理解为公办初中的话,也就是说,四校的总招生计划中,有13%必须分到公办,另外52%则由公办民办一起竞争。不过“不择生源”不能简单等同于公办,这个我们下面会讲到。

从近年数据来看,民办初中考进“四校”的比例确实比较高,所以此次细则要求必须保证用于分配的名额里有20%投放给不选择生源的学校。这既保证了“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有一定的探索空间,又保证了所有学校的初中学生都享受相对公平的入学机会。

好,比例知道了,那么到底怎么操作呢?划重点——

分配到区怎么操作

1、四校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招生计划必须覆盖全市16个区。不管你住徐汇还是崇明还是浦东还是静安还是嘉定……反正你所在的区一定会被四校名额分配覆盖到。以往可能部分郊区进入四校及分校的人数较少,但此次政策全方位体现出“教育公平”,不仅要覆盖名额,更有助于强化郊区初中。

2、四校可以统筹使用本部和分校的招生计划。比如,交大附中在嘉定有分校,那么在名额分配到区时,原则上可以不把本部的名额分配到嘉定。这个道理其实很容易理解,分校所在区已经可以招很多人了,没有必要再到本校名额分配里占一块。

“四校”目前的分校情况:

上海中学本部在徐汇;同时在浦东有分校;

华师大二附中本部在浦东,同时在闵行有分校;

复旦附中本部在杨浦,同时在青浦和浦东有分校;

交大附中本部在杨浦,同时在嘉定和闵行有分校。

3、分配到区怎么分,这要根据各区实际报考人数、各高中学校住宿条件等因素来综合决定。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的政策也将鼓励“四校”到郊区办分校,将优质的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

“八大”等其他学校怎么招

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将拿出50%—65%的招生计划,由市和区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分配到有关区和初中学校,其中的70%分配到不选择生源的每所初中学校(以下简称“名额分配到校计划”),校内竞争;其余的30%分配到有关区(以下简称“名额分配到区计划”),区内竞争。

可能有人要问, 为什么四校是直接65%,而其他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则是50%-65%呢?其实,有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就能有足够的时间,让大部分公办初中能够不断提升办学质量,让初中的发展能与名额分配的政策相衔接。

名额分配到区怎么进行

刚才我们说过,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会拿出50%-65%的名额用于分配,其中70%分配到校,还有30%分配到区。

现在我们就来说说这30%分配到区的操作。

补充说明里明确规定:

名额分配到区计划中的90%-95%分配到外区,其余分配到本区。具体比列将根据当年城乡教育发展状况及各区实际情况,由市教委和各区教育局共同商定。

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知道,原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名额分配计划,基本是不分给本区的。比如,格致中学可以分给浦东、静安、徐汇……但就是不能分配给黄浦。但此次中考改革后,格致中学也可以有5%-10%的名额投放给黄浦了,这对本区学生来说真的是一个利好消息。

据悉,此举也旨在给每个孩子提供相对公平的入学机会,促进各级各类初中均衡发展,保护不选择生源的学校探索内涵建设之路。

哪些孩子能享受名额分配

公办初中的学生都能享受名额分配吗?不一定。

这次的补充说明专门对“不择生源”进行了界定:

从分配对象来看,按照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凡采用对口入学(主要指户籍对口和学校对口),摇号入学,不挑选学生的学校,均可视为不选择生源的学校,名额分配到校计划向对口入学、摇号入学、统筹入学的学生分配。

换句话说:

1、如果某公办学校里,有部分学生是不采用这几种方式入学的,则视为挑选生源,那么这批“经过挑选”进来的学生,是不能享受名额分配的。而其他通过对口入学、摇号入学、统筹入学的学生,就可以享受名额分配。

2、如果未来有民办学校改为摇号入学,则也可以被视作不选择生源的学校。

那如果一个学生先考了民办读了几年,最后一年转学进了户籍对口的公办初中,那他就能享受名额分配了?

别急!政策制定的考虑是非常周密细致的,昨天的补充说明里特地明确:学生必须在毕业初中学校在籍在读3年及3年以上。

还有呢!学校会不会把拿到的名额集中分到某一个传说中的“重点班”?如果有这种班存在,即便纯粹从成绩排名来看,名额也基本会被这些班里的学生给包了是不是?

但我们知道,教育部文件中是严格禁止将学生分成“快慢班”之类的,所以此次细则也明确规定,名额原则上不得集中分配到个别班级。

艺体特长生想好走哪条路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到2020年艺体特长生将全部取消 。那么今年、明年小升初的学生,如果考艺体特长生,将面临怎样的选择呢?

这次补充说明规定:艺体特长生原则上按当年度艺体特长生中招政策执行。具体分配方案由各区教育局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制定。

这句话怎么理解?我们知道,现在上海中考艺体特长生的招生计划不超过总计划数的5%。这部分学生在中考中享受特殊的中招政策,比如降分录取。那如果再叠加享受名额分配到校的政策,对其他学生而言就有失公平了。

从这次的政策变化来看,旨在为孩子提供相对公平的入学机会,促进各级各类初中均衡发展,保护不选择生源的学校探索内涵建设之路。

不管进的是公办还是民办,其实最终综合素质优秀的孩子将会胜出。在孩子成长的漫漫长路中,具体政策可能还会有调整,但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是不变的制胜之道。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