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七宝有七件宝。如今古镇又多了十件宝物……
4月10日,七宝古镇首届民间收藏鉴赏大赛在七宝老街老公社举行。
活动共收到民间藏品三百多件,专家从藏品的特征包括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现场鉴定评估,最后选出了十件民间收藏宝物。其中还有一部记录闵行地区早期发展情况的文存……
十大藏品有的是祖上流传下来,也有藏家从各地市场淘得的。其中还有一部记录闵行地区早期发展情况的文存……现在就来一睹这十件宝物的风采。
七宝老街上的水月堂唐卡珍藏馆收藏的《鎏金四臂观音佛像》是清代铜制佛像。本尊造像面相丰满、造型优美、端庄慈祥,线条流动柔和,衣褶转折自若,金色闪耀,工艺精致,保存完好,艺术水平极高。
水月堂唐卡珍藏馆收藏的《释迦摩尼佛像》是明代金铜佛像。本尊造像面部泥金,墨线纹眼,身躯丰满健壮,线条简练流畅,丰腴而不虚,近人而不俗。造像胸部、腹部的崎岖与平缓的外衣构成对照,富有层次感。这尊佛像反映了明代的铜像造诣,做工精细,体现出藏传金铜造像的高峰期特征。因明朝技术精深的佛像存世量较少,故而本尊佛像极具收藏价值。
收藏者金雁峰的『 南红玛瑙 』,属清代玉器类。此玛瑙体如凝脂,精光内敛,质厚温润,脉理坚密。一眼看去,便十分纯正、厚重而协调。整体为柿子红色,兼具『 红、糯、细、润、匀 』的特征。
收藏者程克强先生的『 水草玛瑙鼻烟壶 』,是清代早期作品。其小巧精致、包浆厚重、线条流畅、质地良好、色彩层次丰富。此清代水草玛瑙鼻烟壶,利用玛瑙本身纹理和色泽,形成天然图案。令人惊叹的是,手电光一打能显现出奇特画面,水草极美,是件难得的精品。
收藏者苏定冯先生的『 沉香山子 』摆件,发现于一百多年前,1935年被日本收藏家在台湾收藏。就材质而言是顶级的沉香,称得上是一件集美好题材、精湛技艺于一体的沉香雕精品,几乎完全保留了沉香生成的原始面貌而且表现出了山石自然形态,兼有猿猴拜观音的形态。树脂纹理清晰,立体感和层次感强,是难得一见的极品。
收藏者王涛先生的新疆和田籽玉『 一帆风顺 』,浑厚中有质感,沉稳中有内敛,温润中有柔和,细腻中有油性,如此大块新疆和田籽料实属罕见。
收藏者张同飞先生的《闵行诗存》,是黄蕴深先生的原稿。黄蕴深,民国时期曾任外交部主事,兼中央防疫处主任、俄文专修馆馆长。1935年任上海县参议会议长,并在闵行合股恢复浦海银行任经理。擅长隶书、工笔绘画,能诗词。又潜心研究中医,虽不挂牌行医,但为乡里治病,有请必到,不收酬金,乡里称贤。此书是1935年,黄先生任上海县参议会议长时编辑刊印,是最早的原始版本,见证了闵行的发展历史。
张同飞先生的另一件收藏《山乡巨变》,是著名作家周立波代表作,也是最早的版本。上面有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贺友直先生签名。
《山乡巨变》是《暴风骤雨》的续篇,小说完整地描写了湖南省一个叫清溪乡的发展过程,艺术地展现了合作化运动前后,中国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时的精神风貌和新农村的社会面貌,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收藏者吴诗恒先生的『 松烟墨 』,是六件民国胡开文墨。胡开文墨作为制墨的百年老字号,是胡开文于乾隆三十年创立,迄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曾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是中国制墨业的骄傲,具有『 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 』的特点,墨色淡而不薄、苍茫古雅,细腻不掺加任何杂质。
收藏者俞克云先生的『 清代白玉翎管 』,温润华美、细腻通透、光泽滋润、状如凝脂,玉质细腻,油性佳,内部可见棉花团状包体,偶见黑色包体。
十件宝物之中,周到君对《闵行诗存》最感兴趣,因其记录了闵行地区的早期发展历史,是珍贵的地区文献资料。
不知哪一件是您的心头所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