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新村从何而来?带你探访记忆中家园的模样~


作者:李洁
编辑:李洁
时间:2018-04-25 12:05

从徐家汇坐公交车向西南方向三、四站就到田林。这里有着与中心城区不一样的氛围。一片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街区,老式公房和高层住宅鳞次栉比,田林路的喧嚣热闹以及那种特有的亲切感是淮海路南京路无法替代的。这片热土曾有一个极具时代感的归类——工人新村。

从郊野到城市

田林地区最早是指东界漕溪路,东北沿沪杭铁路,西至桂林路和南北向的蒲汇塘,南临漕宝路,北抵沪杭铁路徐虹支线、陵园路折向南至蒲汇塘一线,随着城区不断扩张,以及各种道路的改造,目前的田林街道辖区东起漕溪路,西至张虹路、桂林路,南临漕宝路,北接古羊路。

民国七年(1918年)上海地图中标注的田林地区。可见许多村落的名称

这里的发展与上海许多地区一样,都有着从水乡村落到城市新区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之前此地是浜河纵横、村舍点布的郊野即景。历史上比较大的自然村落有马家宅、上澳塘、毛家塘、周家宅(分为东、中、西)、艾家宅、冯家宅、乔家塘、汤家塘、许家堰、芦家宅、林家弄、罗汉松、闸东沈家宅、周沈巷、金家弄、曹家宅、渡船角、盛家宅、童家宅、褚家湾、塘湾等,还有一处著名的小闸镇。

1948年田林地区的航拍图。大片的农田中点缀着若干村落(来源:天地图.上海)

1957年漕河泾镇部分地块被规划为上海仪表工业区,陆续迁、建工厂20余家。1962年起先后建造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28幢三层和五层职工住宅。1965年迁入居民900余户、近4000人。工人新村的雏形开始出现。

1985年漕河泾分区规划图(源自:《上海城市规划志》)

“田林”从何而来

有一些说法讲,因这片地区的道路规划呈现“田”字,而且原来是一派田园林木风光,故名“田林”,其实这是个有趣的误传。

田林地区得名于田林路。1958年,国务院将原隶属江苏省10个县划入上海市。上海便在市区外围吴淞、北新泾、彭浦、漕河泾等新辟的近郊工业区开筑道路。当时的命名原则还是沿用之前方法,仍以中国省、市、县名命名,并注意与地理方位的对应。如:杨浦区选用东北各省地名,浦东沿黄浦江区域选用山东省地名,而位于上海西南地区的徐汇区新筑道路则选用同样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名。有田林路、桂林路、苍梧路、百色路,还有晚些时间修筑的钦州(南北)路等。田林路就是1958年第一批修筑的道路,以广西百色市下辖田林县命名。

1979年田林地区的航拍图,当时的田林路与现今相比只是一段。而东段还可以看到河道(来源:天地图.上海)

说起田林路,还有一段先贤的佳话。清嘉庆年间,金家弄有位乡贤名为卢殷辂,字素轩,号丽佳。其本姓殷,因自幼为卢家养子,故从其姓。自幼好学问,学成后乐善举,毕生为塾师授徒,致力于地方启蒙教育,不娶妻,所得报酬尽数接济贫困乡里和资助地方公益事业。清道光十年(1830年),他见石家浜有碍于两岸乡亲往来,便捐资修筑隆兴桥、华家桥、卢家桥,还在穆家塘上筑穆家塘桥。86岁病故,家徒四壁,囊无余资,曾著《印虚斋诗稿》。而今桥梁早已湮灭,无迹可寻,只留佳话流传。而田林路就是在这条“石家浜”上填埋修筑而成。

工人新村的崛起

中国的工人新村诞生于1949年以后。但新村并不是新事物。“新村主义”由日本作家小路实笃提出,早在“五四”时期就从日本被介绍到中国知识界。新村主义也影响到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他在《学生之工作》一文中曾设想建立一个家庭、学校、社会为一体的“新村”。在1949年之后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种种举措,都带有鲜明的“新村”烙印。

解放后建设初期的上海,解决工人的住房困难不是从旧区的改造入手,而是选择相对偏僻的郊区工业区进行新村实验。这样的选择主要受到旧区改造困难、流动人口安置,以及新政权进入上海初期时对一些潜在问题的顾忌。这种选择容易也很理解,因为今天许多城市的扩张仍然选择同样的方法,改造旧区远比建立一个新区复杂。工人新村的选址可以更靠近工厂,甚至当时一些新工厂的选址已经把工人新村考虑进去了。生活地点靠近工作地点,在方便通勤交通的同时,也形成“以厂为家” “舍小家顾大家”的生活方式在新村中十分普遍。同时由于难以利用中心城已有的基础设施,新村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就相对比较齐全,几乎为居民提供较为齐全的日常基本生活设施,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一种集体化的新村生活。

田林地区工人新村雏形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之后不断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田林地区被列为上海市新辟的12个居民住宅小区之一,其后不断扩大。第一期工程(柳州路以西)从1981年始建,第二期工程(柳州路以东)1983年始建,建筑类型多样。1983年9月,由上海县所属龙华乡、虹桥乡和漕河泾镇的部分地区组成田林新村办事处,归漕河泾镇人民政府管辖。1984年9月,漕河泾镇划归徐汇区后,仍隶漕河泾镇,1985年,将镇辖漕溪路以西、上澳塘以东、漕宝路以北地区划出,正式建立徐汇区人民政府田林街道办事处。1986年2月,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及原上海县漕宝路以北、虹梅路以东、蒲汇塘以南地区1.33平方公里划入街道。1990年12月,将桂林路以西地区划出,另建虹梅路街道办事处。

1985年,上海市政府有关建立田林新村街道的批文(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随着上海自动化仪表一厂、上海玉石雕刻厂、上海电视一厂等工业企业陆续迁入,工厂周边也就陆续出现了让工人家庭安居的工房——这些煤卫合用,出口面街的三层楼房,后来成为田林一、二、三、四村。到1975年,按照前苏联的工人新村样式,田林出现五、六、七村。这批新村住宅一般五层楼,大多为一梯八户,入住者除工人,还有部分是因征地而迁入的本地农户。田林八、九、十村建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主要分配给文艺界人士和一些科研院所的高级知识分子居住。这片小区的房型、厨卫以及小区绿化在当时都算是相对好一些。

田林新村旧影

随着人口的聚集,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开始蓬勃发展。幼儿园、小、中学相继设立,另外还有地段医院、影剧院等医疗文化设施。这一切毫无疑问都是在核心区域——田林路周边展开。田林地区最早的一家百货店是在桂林路田林路口的东南角。而随着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引导,田林路商业街的集聚效应充分显现。据1987年9月20日的文汇报报道:“田林新村27家商店同时开张……淮海中路和徐家汇一大批名店、大店、特色店如中央洗染店、勤丰土特产商店、红玫瑰美发厅、新标准钟表眼镜店、现代家用电器商店纷纷在新村开设分店分号和门市部……”

20世纪80年代拍摄的田林百货商店

1995年10月,田林街道社区文化中心揭牌。背景中的徐汇影剧院是田林地区最为重要的文化设施之一(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20世纪90年代田林地区航拍,拍摄方向为西望视角。图中部可见一些厂房及办公建筑。图右侧可见田林宾馆及大片新村住宅区(陆杰 摄)

至1990年,已设有商店116家、菜场2家、集贸市场2处。居民们的“开门七件事”都可在离家不远的地方解决,而且还有与市中心一样的购物体验,“田林的淮海路”名副其实。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经贸活动的日益频繁,田林宾馆和千鹤宾馆(现已改名神旺大酒店)相继落成迎客,田林地区的商旅接待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

位于田林九村的田林第四幼儿园2007年毕业典礼。这些孩子很多已是第三、四代田林人了

“侨汇房”惊艳登场

这个名词在现在看来多少有些奇怪,可在当时是十分时髦的。上海解放后,特别是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全市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调拨和无偿分配的用房体制,房地产业退出商品流通领域。1958年华侨公寓在余庆路建成,徐汇区侨汇房经营首开先河。1963年,由国家投资在中山南二路850弄建成华侨新村,侨汇商品房经营初具规模。1980年起,随着改革开放,侨民和港澳同胞定居或投资经营增多,侨汇商品房需求激增。而随着住房商品化改革的日益深入和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政策的出台,“侨汇房”“商品房”这些名词开始频繁见诸报端。田林新苑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1989年3月,《文汇报》数日在显著位置刊出田林新苑的发售广告

田林新苑建筑模型沙盘

整个区域原来是一处名为“金家弄”的自然村,规划时列为“田林新村二期”。它也是市内第一个高层高密度住宅小区,北为宜山路,南临田林路,东起钦州路,西近柳州路,占地307.5亩,总建筑面积46.7万平方米,1985年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九设计研究院设计。

建设中的田林新苑航拍(陆杰 摄)

建设中的田林新苑远眺

建成后的29层住宅外景和平面图


田林新苑也是田林新村最后一个建成的小区,内有9幢高51.6米的18层跌落式住宅,5幢高79.6米的28层和5幢高82.4米的29层点式住宅及相应配套的公共建筑组成,高层总建筑面积43.4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配套3.3万平方米。高层建筑挺拔宏伟,公共建筑造型别致。整个小区空间丰富,绿地集中,交通便捷。小区内各型住宅建筑皆具有较好的朝向和通风,板式高层和塔式高层各有不同形态和风格。田林新苑是继漕溪北路高层之后,徐汇区又一处标志性的高层住宅小区,而且它更大、更新、更美!也成为当时全市新型住宅的样板。

建成后的田林新苑18层跌落式住宅外景



随着一大批中高档商品住宅的落成入住,以及区域内的众多新兴文化、医疗、商业设施的启用,而今的田林已是交通便捷,商贸繁荣,环境整洁,基础设施完备的成熟城市社区。

步入“中年”的田林

虽然无法避免岁月留下的沧桑

但它仍然充满蓬勃活力

几代田林人的努力

从乡野到闹市

心中的家园从未远离

如今更显魅力


来源:方志上海、田林馨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