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税延养老险方案发布!你关心的都在这里!内附“税延计算器”


编辑:杨婷婷
时间:2018-04-29 13:08

自2018年5月1日起,个人税延养老保险启动试点,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都已经准备就绪,东风已至,即将上线。

个税延养老保险

今年4月12日,财政部、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

税延养老保险十年磨一剑,终于“靴子落地”,作为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个人商业保险迎来崭新的战略机遇。

试点政策要求保险产品设计要符合“收益稳健、长期锁定、终身领取、精算平衡”原则,满足参保人员对养老账户资金——

管理要求,考验的是保险公司资本、投资、精算、信息技术等综合经营实力。

哪些人群可以购买此类保险?

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等机构承保、运营的一种商业养老保险。个人在缴纳保费的一定金额之内可以在税前工资中扣除,而在将来退休后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税。

这意味着,投保人可在税前列支保费,在降低税务负担的同时还能多一重养老保障。

《通知》指出,适用试点税收政策的纳税人都可购买。即——

其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的个人所得税扣缴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承包承租单位、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实际经营地均位于试点地区内。

其中,取得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是指纳税人连续6个月以上(含6个月)为同一单位提供劳务而取得的所得。

可从工资中扣除多少钱缴纳?

《通知》明确个人缴费税前扣除标准为取得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其缴纳的保费准予在申报扣除当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限额据实扣除,扣除限额按照当月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收入的6%和1000元孰低办法确定。

(制表:王陆杰)

取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合伙企业自然人合伙人和承包承租经营者,其缴纳的保费准予在申报扣除当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限额据实扣除,扣除限额按照不超过当年应税收入的6%和12000元孰低办法确定。

对于以上扣除限额,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助理孙博表示,6%或者1000元每月孰低为扣除限额,应该说优惠力度相对较大。已经执行的个人税优健康险扣除额为200元每月。

按照7000多元工资计算,每月扣除额大约在400多元,每年积累额度在5000元以上。同时考虑到扣除额未来还可能将逐步调整,总体来看优惠很大。

在这过程中,对于计入个人商业养老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在缴费期间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职工能节省多少税额?

例子:

以一位在上海月收入10000元的市民为例,在没有个人税延养老保险之前,每个月五险一金缴费1750,纳税工资8250,按照纳税起征点3500元和现行个人税率表,可算出应纳税395元

而参加税延养老保险之后,8250-(10000*6%)可得出7650元,也就是说,该市民的纳税工资为7650元,继而可得出纳税额是310元。相比之前395元,少纳税85元,下降21.5%

据资深精算师计算,如职工月收入为2万元,30年可以少缴税9万元,退休时应缴税额为60.9万元,所得税净影响为-2.91万元。

按照临界点计算:

■在上海月收入在16667元以上的市民,投保税延型养老险,每月可税前抵扣限额为1000元

■月收入在16667元以下的,可税前抵扣限额为:月收入乘以6%。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购买个人税延商业保险后,相当于个人个税起征点的上调,从3500元调整至4500元(此为最高),或是3500元+收入的6%。

何时领取这部分养老金?

《通知》指出,当个人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可按月或按年领取商业养老金,领取期限原则上为终身或不少于15年。个人身故、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全残或罹患重大疾病的,可以一次性领取商业养老金。

其中,对个人达到规定条件时领取的商业养老金收入,

其中25%部分予以免税。

其余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计入“其他所得”项目。

通过何渠道购买?

税延养老险虽为个人业务、但由企业代办。具体来说,在缴费时由企业代扣代缴,领取时保险公司代扣代缴个税。

养老金存放在何处?

据了解,纳税人参与这类保险后,将开设个人商业养老资金账户。这个账户是——

的商业银行个人专用账户。该账户封闭运行,与居民身份证件绑定具有唯一性。

试点期间,个人商业养老资金账户在中保信平台进行登记,校验其唯一性。个人商业养老资金账户变更银行,须经中保信平台校验后,进行账户结转,每年允许结转一次。

谁最能享受政策红利?

从发布的缴费限额来看,月收入超过5000元以上的消费群体参加都可以享受到政策红利,政策将在中等收入以上的群体中最受欢迎。

想知道,你究竟可以节省多少税额吗?

点击“税延计算器”,来算算吧!延税计算器


来源:劳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