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质疑猫眼再次回应《后来的我们》“异常退票”——退票率查询功能在两大平台上线,“票房异动预警”功能开通


作者:陆乙尔
编辑:陆乙尔
时间:2018-05-04 09:40

因《后来的我们》退票事件被推上风口浪尖的猫眼在昨天下午召开了媒体恳谈会,猫眼COO康利回应了一系列大众关心的问题。

他表示,这次退票属于热门档期正常范围,只是偏高了一点点,有些人放大了这一现象;整个事件中有疑似黄牛进行操盘,但是现在仍未确定到底是怎么回事,有关部门也在继续调查。

话不多说,来看看猫眼方到底是怎么说的。

质疑一:

退票率高甩锅黄牛和改签率?

之前,猫眼曾发布过一张声明,称54%是正常改签,46%疑似黄牛。

之前的具体声明如下:

而此次在座谈会上,康利再次强调了这一数据,并称猫眼从未肯定地说46%是黄牛退票的比例,在声明中只是说“疑似”。

康利还表示,目前电影票黄牛的问题依然泛滥。黄牛的战斗力和隐藏性已经超过猫眼能够监控的范围,猫眼目前也并不能够很明确地分辨黄牛。

同时,他也解释了正常改签的操作算法。猫眼的改签规则是先退后买,即使改签成功又买票了,也会在后台产生一次退票行为,算在退票率中。

他说,如果除去观众的自发改签,《后来的我们》退票率只有百分之三点几,在历史上属于偏高,但不是最高的,其他退票率高的电影大家可以去查看。

周到君帮大家回忆一下,之前猫眼发布的声明中,提供的数据为首映当天退票率为4.6%。截至4月28日23点,经排查,猫眼平台疑似恶意刷票并退票数量约38万张,涉及票房约1300万,占影片当日总票房2.8亿的4.6%。

据康利介绍,猫眼的退改签功能于2016年底推出,初衷也是为了给用户更好地服务。它在2017年用了一整年时间完成了推广和普及,从刚开始的1000家影院支持退改签到现在有6400家支持,康利认为这样数字的增长必然也会带动退改签率越来越高的问题。

质疑二:

到底为何《后来的我们》退票率如此之高?

康利表示,《后来的我们》退票率高的原因有三点:

一是该档期唯一一部最热门影片,院线反应如此之大的原因也在此。

的确,《后来的我们》单一影片就占了大盘八成,其他同档期竞争影片的票房被它远远甩在后面,而其他档期基本没有这样一支独大的现象,可能同时会有四五部热门电影。

二是预售期长,越早买票的用户临时改签的概率越大;

三是28日首映当天是工作日晚上,三个因素综合导致退票率高。

质疑三:

猫眼既是出品方又是发行方和购票平台,如何保证不会扰乱市场?

康利表示:“我们的宗旨是服务好影城,服务好片方,服务好观众,并且也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猫眼也在和主管部门沟通,是否能联系一些行业力量,进行一些更有力的措施。一个企业决定发展方向的因素是,是否能提供更好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能比原有的方式有创新。”

他表示,在行业尚未完全规范的情况下,大家各自拿出自己的优势无可厚非。

对于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说法,康利回应:“猫眼真的是裁判员吗?我们只是一个服务平台,我们不能拒绝任何一个影院或电影在我们的平台上销售,猫眼并没有裁判员处罚的能力。”

另外,猫眼也否认数据经过调整:“猫眼专业版是一个实时查询的工具,但并不是国家权威出口。我们根据算法模型模拟出一个实时数据,并在第二天中午跟国家专资办再去核对,所以大部分数据波动都是由于误差产生的。”

质疑四:

淘票票发声明提供具体数据呛声

此前淘票票发布了声明以及具体数据,康利在现场回应,称其声明中关于退票率与退改签逻辑的表述“偏颇”

“所有同行保持对真相的探讨我们都是欢迎的,但是淘票票的声明里有两条是偏颇的。第一是淘票票用年退票率来跟单片的退票率作比,第二是淘票票称先买后退不会被计入退票率,但据猫眼平台的演示,是包含在退票率内的。”

康利希望同行的表述能够更准确。关于猫眼和淘票票两大巨头之间的竞争,康利认为合理合法的竞争是商业里永恒的状态,也是合理的状态。

周到解读:

随着猫眼、淘票票、电影局等各方下场,这次“异常退票”风波愈演愈烈。目前电影局的调查结果还未公布,“幕后玩家”是谁仍要打上问号。

如今多方各执一词,在目前公开的信息下,各种猜测和“阴谋论”纷至沓来,矛盾的焦点在于究竟“幕后玩家”是谁?是《后来的我们》高票房的受益方?这些玩家包括猫眼在内的多家投资方,也有可能是身为发行方的猫眼。或者是以此手段想要弄臭该片的名声和口碑的竞争对手?

■《后来的我们》出品、发行方:“票房异动预警”方案启动

可以看到,随着事件发酵,也给所有电影片方、发行方、售票平台等相关方一个警醒,同时各方也在为创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所努力。

比如猫眼、淘票票两大平台,不约而同地在昨天于自己的专业版APP上推出了退票率查询功能,点进每部影片的详情页后,点击票房明细的更多指标可进行查看。

淘票票公布的是2017年至今影片在自己平台的退票率,而猫眼则有四个指标:大盘退票人次、大盘退票率,这两个包含线上线下所有整体市场数据,其中包含改签票的数据;猫眼退票人次及退票率是仅在猫眼平台的数据,也包含改签数据。

有了这两个数据查询工具后,周到君马上查阅了这两年几部热门电影分别在两个平台上的退票率,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红色界面为猫眼,蓝色为淘票票

周到君虽然没有查到比《后来的我们》首映当天退票率更高的电影,但还是可以看出,一般来说影片的退票率在3%到4%左右,口碑越好退票率会越低,比如前段时间的热门作品《头号玩家》,退票率在2%左右。而口碑较差的《西游记女儿国》,首映后前三天退票率也高于平均水平。

同时,淘票票还为放大招作了预告——将推出“票房异动预警”:

该功能包含了退改签异动预警、场次锁定异动预警、上座率异动预警和想看数异动预警四大功能模块。据悉,以上功能原本就已在其产品规划中,鉴于目前行业的迫切需求,将提前开发完成,预计两周内向片方及影院开放。

再回到猫眼,它频频发布声明表态,无不是为了挽回作为发行、作为售票平台的公信力,为了解决这一次信任危机。毕竟在口碑越来越重要、在线平台售票初步估算已占近90%的今天,无论是电影本身质量,还是作为相关方的行为,都会影响到观众的选择。

(注:猫眼媒体恳谈会内容根据新浪娱乐、新浪电影、爱奇艺娱乐、1905电影网官方微博综合整理报道)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