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浦路一百年住宅即将“搬家”,盘点上海滩那些被平移的建筑!


编辑:闫冬
时间:2018-05-04 14:59

最近,小伙伴们都被

江浦路一座116岁老宅整体平移的新闻震撼了吧!

原来是为了配合江浦路越江隧道浦西段工程的开展

将会在杨树浦路口开挖

位于江浦路104弄(杨树浦路江浦路东北角)

矗立了百年的红色小洋楼就不得不进行迁移

并于今年十月份实施

俯瞰这座红色小楼

其实,这座小楼也并不属于市级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但经过专家们的论证,该楼从历史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的角度来讲,其价值不言而喻,必须保护。

据报道,该小洋房原为西门宿舍联排洋房,是一幢有116年历史的老建筑。1902年,日商三井洋行收购国人黄佐卿创办的裕晋纱厂,更名为上海纱厂。同年,在工厂附近建造江浦路104弄花园式新式里弄房屋28幢,供日商高级职员居住,如今只现存这一幢房子。这幢小洋房保存完好,在平移的同时,还将修旧如旧,恢复其原有的风貌。

其实,江浦路104弄小洋楼平移

并不是上海首例

据新闻报道,最有名的当属外滩的气象台

平移时间是1993年

下面,就随着小编收集的资料

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建筑物被平移了吧!

没准就有在你附近的呢!


外滩天文台

外滩建筑台是曾经最大建筑平移工程,平移时间为1993年,重量达450吨,距离为24.5米。

外滩天文台也较信号台,坐落于中山东一路和延安东路口。它是外滩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在国内也属凤毛麟角独此一座,被列入全国重点保护建筑。1993年,上海市政府改扩建外滩的道路,在设计的规划中,信号台处于中山东一路的中央,成了路障。上海市有关部门在拆除重建和整体向东移位的方案中,为了使天文台保持原样,选择了将其东移的方案。施工部门用一天几厘米的速度,成功地将这座国宝级的天文台向东一栋了20余米而没有丝毫的损坏,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一个空前的创举。

外滩天文台现在成了外滩史陈列室,二楼改建成了一个咖啡厅,三层是一个圆形平台,周围用栏杆围住,站在平台可以眺望黄浦江和南北外滩,也是一个理想的摄影地点。

四明公所

四明公所平移时间为1998年,平移距离为23米。

四明公所位于黄浦区人民路582号,又称为宁波会馆,是上海人民早起反对帝国主义扩张都长,并取得胜利的纪念地。它占地30亩,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其中建砖木结构的硬山顶房屋20间寄柩用、余后作义冢之地。以后有建歇山顶正殿五楹及硬山顶廊庑多间,供奉关帝等用。

1998年在筹建中国人寿大厦时,仅存的门楼又被整体平移23米,西侧用新设计建造的屏风玻璃与邻接的人寿大厦高楼相隔离以慰历。

刘长胜故居

刘长胜故居位于愚园路81号,这一红色革命根据地共进行了2次平移。平移时间是2001年,重量达1200吨,一期平移30米,二期平移100米。

为防止评议过程中角度偏移,工作人员在前方设置了一台经纬仪。据介绍,千斤顶的顶推技术已经成熟,故居东移的施工难度还在于在制作托盘和铺设平移轨道时,如何把对建筑的影响降到最低。即便在雨天也能保持每小时平移1米左右。

上海音乐厅

上海音乐厅位于延安东路523号,它经历了平移和长高,重量达5650吨,平移时间为2002年,平移距离为66.46米。

2002年,上海音乐厅因涉及市政改造而决定平移,平移工程耗资1.5亿元,成为当时上海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文物保护建筑平移工程。在平移的过程中,上海音乐厅同时完成了内部整修,音乐厅从濒危老建筑变成现代音乐厅,堪称上的维也纳金色大厅。

上粮一站

上粮一站位于光复西路135号,平移时间为2009年,重量达2000多吨,平移距离50米。

和当初上海音乐厅平移有所不同的是,此次平移还存在另外一个最大难点——建筑物到位后要顺时针旋转16度,此举是为了到达新址后的老建筑能够令外界的观赏视角达到最佳。为使平移后能漂亮转身,平移滑到还要加宽,建筑物角上还得安装多个旋转轴,对建筑物实行前拉后推,使建筑物得以顺时针旋转。

梅林正广和大楼

梅林正广和大楼位于济宁路28号,

平移时间2013年,重量达1.2万吨,平移距离38米。

1999年该大楼被命名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并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后来,该地块面临整体开发,而杵在地块中央位置的大楼让地块开发利用成为一道难题。为此,经由业主方农工商房地产集团委托,决定将该大楼整体平移38米,至济宁路路口。

玉佛寺

玉佛寺位于安远路170号,平移时间为2014年,平移距离是30米。

为了修缮古寺,根据设计方案和市级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玉佛寺保留天王殿、大雄宝殿两座建筑,天王殿原地不动,大雄宝殿向北移约30米,中间增设观音殿。


来源:上观,新民晚报,看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