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创世神话”吸引全球视野,淮剧《神话中国之洪荒时代》8月要去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讲中国故事


作者:邱俪华
编辑:邱俪华
时间:2018-05-08 11:35

■图为《精卫》剧照,女娃一角由顾芯瑜扮演。

“外方与我们接洽时,《神话中国之洪荒时代》尚未首演,没有视频资料,令他们最终拍板的是中华创世神话题材的吸引力。”日前,上海淮剧团团长龚孝雄告诉晨报记者,由上海淮剧团组织创作力量打造的以“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为主题的原创淮剧受邀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将于8月23日至27日为世界观众连演四场。这是淮剧第一次受邀参演国际主流艺术节,而正是“中华创世神话”的主题深深吸引了“爱丁堡组委会”的眼球。

集结年轻力量讲好中国故事

■图为《补天》剧照,共工由陈锋扮演。

中华创世神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源头,实施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大工程,根本任务就是要把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中所蕴含的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精神追求的价值理念发掘出来、传承下去、弘扬起来。

原创淮剧《神话中国之洪荒时代》正是围绕中华创世神话这一主题,将四出有戏剧表现力的神话故事《补天》《精卫》《息壤悲歌》《望夫石》组成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的一场演出。整部作品综合展现了华夏民族从诞生到逐渐掌握自己命运的伟大过程,体现了华夏祖先创世大功、改革历程,从中折射出深种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大爱和坚韧。

值得一提的是,四个折子戏的剧本皆出自青年编剧之手,既有旦角戏也有生角戏,唱做兼具,各具风格,全面展示了上海淮剧团的创作演出力量。除了编剧,唱腔设计、舞美设计、服装造型道具设计等也均由年轻人操刀,而四折小戏的演员阵容也都启用青年演员。采访中,上海淮剧团方面表示,这也是为了推动青年艺术人才成长,以演代训,让青年演员有更多的舞台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得到更多的历练、更多的展示,在传统剧目和原创剧目相结合学习的模式下,通过不断打磨,能够在舞台上愈发成熟和老练。

谈到创作过程,上海淮剧团方面表示,这也是对中国神话与中国戏曲融合的一次很好的探索和实践,改换原有做淮剧的思维和套路,对淮剧之于当下做出新的探索和追求。在这部戏中,既保留了淮剧传统形式、唱腔的韵味,同时,在整体视觉传达和外化的戏曲传递中,也做了一定的创新和尝试,旨在推动淮剧新市场的探索,谋求打开针对大学生、海归、白领等阶层的戏曲推动渠道,用淮剧的方式通过中国神话讲好中国故事。

中华创世神话吸引国际眼球

■图为《望夫石》剧照,大禹由陈继云扮演,女娇由陈丽娟扮演。

以“中华创世神话”为题,淮剧《神话中国之洪荒时代》在勇敢探索的路上,也迎来了国际专业眼光的认可,不久前,国际知名戏剧节——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向这部中国的戏剧作品抛来橄榄枝,邀请其今年8月赴戏剧节,为全球观众演出四场。

采访中,龚孝雄团长告诉记者,受邀的原因恰恰就是因为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中华创世神话”的主题:“西方的创世传说,老外已经非常熟悉,而对于东方的神话,他们充满好奇。对于‘洪荒时代’,人类孕育了不同的创世神话。面对大洪水,西方神话中人们登上诺亚方舟躲避灾难,中国古代人民面对洪荒却选择治理洪水,折射出中华民族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而像我们的《神话中国之洪荒时代》讲述的东方创世故事,有着外国人以前没有想过的叙事视角,他们觉得很有意思。所以,尽管我们给对方送去策划方案、音乐小样的时候,该剧还没有首演,但爱丁堡组委会收到后,很快便认可了。这次上海淮剧团能带这部戏去爱丁堡,归根结底源于题材带给我们的自信。”

5月1日,《神话中国之洪荒时代》在周信芳戏剧空间首演,很多老外观众前来观看,他们被别具一格的水袖、长绸以及中国戏曲音乐迷住了。其中不少观众甚至专程探访了上海淮剧团,看到《神话中国之洪荒时代》里人声、民乐、交响乐元素的结合,他们纷纷表示,对于这次演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昨天,上海淮剧团为《神话中国之洪荒时代》召开研讨会,邀请专家把脉,力求以更完美的演出出征爱丁堡。

8月23日至27日,淮剧《神话中国之洪荒时代》将走进英国爱丁堡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古典剧场,为全球观众连演四场。

■图为《息壤悲歌》剧照,鲧由王俊杰扮演。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