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记者从中国石化上海石油了解到,闵行油库B5生物柴油调和设施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建成后B5生物柴油的年发货规模将达到40至60万吨。
下一步将继续扩大销售范围,年内预计将B5生物柴油推广到200座加油站,未来更多车辆可以“喝上”由“地沟油”参配而成的生物柴油。
B5生物柴油是使用餐饮行业及下水管道废弃的油料,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后,与普通石化柴油按照5比95的比例参配而成的绿色能源。
与传统的车用柴油相比,B5生物柴油具有环保性能好、原料来源广泛、可再生等特点,推广使用可降低石化燃料排放对环境的危害。
加注B5生物柴油可降低重金属及细颗粒物等污染气体排放量10%以上,氮氧化物净化效率达80%。
去年10月份,在上海市政府的指导和协调下,B5生物柴油开始推向市场,上海石油在奉贤区、浦东新区各设立了1个B5生物柴油加油站进行试点,打通了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进入成品油终端销售市场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全球首例。
今天,记者从中石化闵颛加油站了解到,该加油站内设有两个B5生物柴油加油处,在2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就有七八辆大巴和货车前来加注B5生物柴油。由于每天路过的大型车辆很多,时而还需排队等候。
胡先生是一名长途大巴司机,据他介绍,他经常来中石化闵颛加油站加注B5生物柴油,选择生物柴油的主要原因就是性价比高,每升大概能便宜3毛钱。
而另一名货车司机则是第一次来加生物柴油,他表示,“这种柴油价格相对便宜,而且还有满1000元送60元券的优惠活动,就想着先用一次开开看,如果和普通柴油的动力性能一样好,以后就选它了。”
中石化闵颛加油站的站长告诉记者,每天都有160到170辆大巴或者货车等过来加注B5生物柴油。
随着B5生物柴油逐步被消费者认可,中国石化上海石油陆续在环线、高速及物流单位较集中的加油站布点销售B5生物柴油。
据了解,至今年5月上旬,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已经在33座加油站布点销售,遍布市11个行政区域,总销量已超过2300万升,日销量达30万升。
其中位于枫泾收费站的金枫1号、金枫2号加油站日销量均在2万升以上。
为了满足B5生物柴油需求量的不断增长,进一步扩大销售范围,按照原先商定的方案,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决定在闵行油库新建B5生物柴油调和基地,以供应加油站进行加注业务。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拟新建2座200立方米锥底罐储存调和用生物柴油原液,新增3个B5生物柴油调和发油鹤位和2个卸油台位,新增3根输油管线和2根卸油管线,改造原有发货系统及泵、阀等设备,通过在线调和技术,形成完整的生物柴油调和系统。
该项目预计6月底将完成改建,建成后B5生物柴油的年发货规模将达到40至60万吨。
上海石油董事长、党委书记左兴凯介绍说,“在闵行油库建立B5生物柴油调和基地后,有利于降低物流运输等成本。因为B5生物柴油是由经过特殊处理的‘地沟油’与普通石化柴油按照5比9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调和燃料。这就意味着,现在要生产1吨的B5生物柴油,就要运950公斤普通石化柴油到生产企业,再运1吨的B5生物柴油回来,这样会造成很高的物流成本。此外,B5生物柴油调和基地建设原液罐后还可在线混配,这样生产出的生物柴油质量更为可控。”
下一步,中国石化上海石油还将根据加油站的地理位置和原有的油品供应情况,计划逐步增加布点,年内力争将B5生物柴油推广到200座加油站,进一步扩大销量。
“地沟油”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一直是市民外出就餐时最为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
那么,目前全市有多少“地沟油”被用于制作生物柴油呢?以后餐桌上还会出现“地沟油”吗?
据了解,上海已经实现了餐厨废弃油脂的闭环式管理,根据《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处置管理办法》,目前共有十几家企业专门负责全市的餐厨废弃油脂收运工作。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废弃物管理处副科长吴义烜告诉记者:“餐饮企业要拿到经营许可证,进行合法经营,需要向绿化市容局申报每年会产生多少餐厨废弃油脂。申报完成后,区绿化市容局会根据他们申报的量指定专门的收运单位,签署收运服务协议,然后定期上门收走这些废弃油脂。也就是说,所有合规的餐饮企业产生的餐厨废弃油脂都会被收走,不会变为‘地沟油’再回到市民的餐桌上,目前在这个体系内的共有3万多家餐饮企业。”
据介绍,最开始收过来的餐厨废弃油脂是含水含渣的,根据相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上海市每天会收运190吨左右的餐厨废弃油脂,经过过滤、化学反应、蒸馏等多道工序后,将产生含油量达到95%以上的油脂,日均有118吨左右。
通过这些油脂大概能提取出100吨的调和用生物柴油,将其按照一定的比例同普通石化柴油进行调配后,即可得到供车辆使用的B5生物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