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困难在何方? “分类处理设施不健全”受访市民反映最强烈


作者:谢克伟
编辑:张立
时间:2018-05-15 15:23

生活垃圾分类已经实施多年,但就好像老牛拉车,实施至今效果依然不太明显。

今年3月间,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提出魔都上海在2020年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实施方案》发布后,魔都市民对落实垃圾分类政策感到现状如何?会有啥困难和想法?

今天上海市统计局公布了对全市16周岁及以上2000位常住市民的调查情况。       

近六成居民小区已实施分类处理

2000年,上海被国家列为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对此有69.9%的受访市民表示知道,28.3%表示不知道,另有1.8%表示不清楚。与2017年相比,市民知晓率显著提高15.9个百分点。

■图片说明:受访市民对“上海是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知晓率比较

调查显示,58.6%的受访市民所在的居民小区已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38.3%表示没有实施,另有3.1%表示不知道。与2017年比,受访市民所在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实施比例提高7.8个百分点

■图片说明:受访市民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施率比较

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细化处理比例提高,“合并式”简单处理比例下降。

在受访市民中,按照《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要求“先挑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后,其余干湿分类处理”的占比为24.5%,比2017年提高1.2个百分点;“干湿分开处理”的为19.2%,提高4.1个百分点。

另外,“挑出有害垃圾或可回收垃圾,其余合并处理”的为27.6%,比2017年下降2.8个百分点;“不作分类处理”的占比为23.6%,比2017年下降3.8个百分点。

■图片说明:受访市民对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比较

主要障碍:设施不健全、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够、宣传组织不到位

在问及“目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主要障碍”时,受访市民选择比例最高的是“分类处理设施不健全”,为32.0%;其次是“市民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够”,为16.5%;第三是“宣传组织不到位”,为15.2%。

■图片说明:受访市民对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主要障碍的看法

当问及是否有必要把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上升到立法层面时,76.7%的受访市民持肯定态度。其中,表示很有必要的占20.8%,有必要的占55.9%,表示没必要的占22.8%,另有0.5%说不清楚。

调查显示,79.0%的受访市民愿意成为一名督促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志愿者。其中,表示十分愿意的占25.2%,比较愿意的为53.8%,不愿意的占20.3%,另有0.7%说不清楚。

根本解决办法:市民提高文明素质

市民对“按规定日期或时间投放分类垃圾”支持度最高,表示支持、比较支持两项合计占比为83.2%;其次是“垃圾袋条形码实名制管理”,表示支持的为80.8%;“购买政府统一监制的垃圾袋”、“取消固定垃圾桶,定时定点收取垃圾”支持比例依次为71.6%和65.6%。

当问及“从长远看,解决生活垃圾分类的根本办法”时,市民选择“提高文明素质”的比例最高,为51.3%;其次是“实行更加严格的垃圾分类处理制度”,为25.7%;第三是“完善立法执法工作”,为12.5%。


来源:周到